我国民间资本供给规模测算方法研究

2018-11-22 09:29
统计与决策 2018年20期
关键词:储蓄存款供给量民营企业

王 铮

(1.西安交通大学 经济与金融学院,西安710061;2.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创新创业教育学院,郑州451191)

0 引言

民间资本市场作为分散市场风险的“非市场制度”,广泛地存在于世界各地。而由于其处于正规金融的边界地带而成为各国政府高度关注的一个领域。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金融抑制的背景下,民间资本对于民营经济发展及中国整体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1]。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进程中,政府针对许多垄断行业开始了不同程度的放开,允许民间资本进入[2],使得民间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变得更大[3],特别是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来鼓励和引导我国民间资本有效地融入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中,对于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4]。

现有文献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金融服务创新等方面的民间资本投资进行了深入研究。辜胜阻等[5]指出新型城镇化要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就必须激活民间资本。民间资本参与度的变化当期会显著推动城市基础设施绩效的改进,但其长期效应并不显著[6]。原因在于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时,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一个倒U型关系[7]。可见民间资本通过与实体经济相融合、与虚拟经济相补充,可以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增长的需要。特别是民间资本市场的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8]。然而,邓路等[9]的研究表明地区制度环境不好,会导致民间资本对当地经济的增长产生负向作用。因此,为了改善民间资本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负面作用,解决实体经济尤其是地方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就必须研究民间资本市场失衡的深层次原因[10],前提就是测算我国民间资本市场的供给规模,本文将深入研究这一主题。

1 现有测度方法的理论内涵

1.1 周松山关于温州民间资金的计算方法

周松山(2010)认为民间资金包括民间货币资本、企业利润、租金和利息四个部分。从投资引导的角度来看,货币资本和生息资本是民间资金的主体,主要表现为存款或现金。具体包括:非国有企业存款、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本期外汇存款、本期净投放现金量以及用于证券、基金、期货、外汇、黄金投资等证券投资形式的保证金部分。因此,可以从时点角度对民间资金作量化统计,来测度民间资金的供给规模。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CW是民间资金供给规模;CN是非国有企业存款;CP是城乡居民储蓄存款;CE是本期外汇存款;CC是本期净投放现金量或居民手持现金量;CM是用于证券、基金、期货、外汇、黄金投资等证券投资形式的保证金。

1.2 李富有关于陕西民间资本的计算方法

李富有和刘奕(2005)认为陕西省民间资本由现实民间资本和潜在民间资本两部分构成。其中,现实民间资本是指用于投资的那部分资本,包括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的投资获利部分、居民的流动性金融资产中的股票证券部分、税后利润以及民营企业的部分税后利润。基于此,现实民间资本供应量的测算公式为:

其中,Cr是现实民间资本;CP是城乡居民储蓄存款;RP是投资获利的比例;STP是股票及其他股权;SEP是证券;LAP是其他流动资产;EIP是养老金;HPFP是住房公积金;NPPE是民营经济税后利润;RI是再投资的比例。

潜在民间资本是指暂时闲置的、未来有可能成为现实民间资本、构成现实民间资本有效来源的那部分资本,即游离在银行体系之外,但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最终投入到民营经济的那部分资本。这包括居民储蓄存款中活期部分,即用于购房、婚嫁、留学而积攒存款中的一部分以及居民手中为应付临时性短期需要及灵活偏好而拥有的部分现金。计算公式为:

其中,Cnr是潜在民间资本;CP是城乡居民储蓄存款;RDD是中活期存款占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的比例;RHM是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中用于购房、婚嫁、留学等所占比例;RHMI是购房、婚嫁、留学等储蓄存款中用于再投资的比例;CC是本期净投放现金量或居民手持现金量;RSTP是居民手持现金中用于居民手中为应付临时性短期需要及灵活偏好的比例。因此,民间资本供给总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CS是民间资本供给总量。

1.3 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课题组计算方法

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课题组(2002)认为民间资本形成能力是指实际民间资本与潜在民间资本之和。其中,实际民间资本主要是指非国有投资完成额中的“企业、个人自筹”与“集资、预付款”。潜在民间资本是指居民个人手持现金、居民个人储蓄、非国有法人税后利润中未用于生产经营的部分等三部分资金中可能用于投资的那部分。根据该课题组对相关概念的解释,构建了如下的计算公式:

(1)实际民间资本的计算公式:

其中,CrYt+1Y是第(t+1)期的实际民间资本;ICt是第(t)期的非国有投资完成额;PCRt1是第(t)期非国有投资资金来源中民间资金所占比例;RNDZ是非国有投资完成额年均递增率。

(2)潜在民间资本的计算公式:

其中,Cnrt是第(t)期的潜在民间资本;CPt是第(t)期的城乡居民储蓄存款;RPIt是第(t)期的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中投资所占比例;CCt是第(t)期的本期净投放现金量或居民手持现金量;RSTPt是第(t)期的居民手持现金中用于生产经营备用金的比例;NPPEt是第(t)期的非国有经济法人单位税后利润①该指标实际上与李富有教授方法中的“民营经济税后利润”具有相同的理论内涵,故选用相同变量名称。;RIt是第(t)期非国有经济法人单位税后利润中用于再投资的比例;CnrYt+1Y是第(t+1)期的潜在民间资本;RPC是民间资本年均递增率。

(3)浙江省民间资本形成能力的计算公式:

其中CXCYt+1Y是第(t+1)期的民间资本形成能力。该文献主要对浙江省在“十五”期间民间资本的形成能力进行了研究,本质上是对一段时期内民间资本的存量进行估计,而与某一时刻点上的民间资本供给量的估计有所区别。

1.4 李建军关于全国未观测信贷规模的计算方法

李建军(2010)采用未观测信贷(Non-observed Loan,NOL)指标来测度未观测金融的规模。未观测信贷规模指未观测金融活动在一定时期内产生的贷款数额,等于在观察期的期末时点上尚未偿付的余额。由于未观测信贷行为具有隐蔽性强的特点,导致与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相比,其监测统计只能从借款人角度出发。借款人主要包括农户、私营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等中小型经济主体。这类中小型经济主体具有如下特点:第一,经济规模小;第二,可抵押的资产价值低;第三,其借款数额较低。同时未观测金融活动组织形式多样,对农户、私营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等中小型经济主体的多种层次、多样化且分散性的融资需求具有明显的优势。

基于经济与金融的基本关系原理,可知要想实现一定规模的GDP就需要依赖一定的贷款规模。因此,定义如下的计算未观测信贷规模的基本公式:

其中,NOL是农户、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单位全部未观测贷款;NOLe是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单位未观测短期贷款;NOLf是农户未观测短期贷款;ts是短期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率。

其中,RYSLe是单位GDP短期贷款系数②单位GDP贷款系数是指一定时期内全部贷款总额与同期GDP之间的比值,表明金融机构对经济活动支持程度的大小。而由于缺少相关的长期贷款数据,所以在实际计算中采用的是单位GDP短期贷款系数(RYSL),即一定时期内全部短期贷款总额与同期GDP之间的比值。;Y是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单位的产值;Yf是农户的产值;SLe是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单位的正规贷款满足率;SLf是农户的正规贷款满足率。

其中,RYLe是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单位的单位GDP短期贷款系数;RYLf是农户的单位GDP短期贷款系数;Le是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单位的短期贷款额;Lf是农户的短期贷款额。

2 现有测度方法的基本评价

周松山方法既有优点但也存在缺陷。优点是:第一,计算起来具有可操作性。公式里所涉及到的企业存款、储蓄存款等指标,都可以在相关的统计年鉴中找到。而且能明确计算出民间资金的供给量,具有很好的直观性和可操作性;第二,公式里涉及到的内容符合民间资金供给的组成要素,从而形成了一个测算民间资金供给量的基本公式。不足之处是:第一,此方法测算的是温州市民间资金的供给量,与全国民间资本供给量之间存在概念上的区别;第二,此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高估了民间资本的供给量。原因在于这种方法把居民储蓄存款全部纳入到计算范围之内,扩大了民间资本的范围;第三,这种方法是用来计算温州地区的民间资金供给量的。以此来测度全国的民间资本供给量肯定会高估结果,不符合谨慎性原则;第四,此种方法只能在经济行为发生后统计计算民间资本的供给量,不能预测民间资本的供给规模。

李富有方法同样存在优点与缺陷。优点是:弥补了周松山测算方法的不足。该方法只将用于投资的资本计入民间资本,这样更具有现实意义,更符合谨慎性的原则,能为民间资本的使用提供更为准确的数据资料。缺陷在于:第一,公式中的投资获利比例、再投资比例需要通过调研获得,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第二,此方法原是计算陕西民间资本的公式,会过高估计有关潜在民间资本。

中国人民银行课题组方法也存在优点与缺陷,与上一方法相似,优点是:弥补了第一种测算方法的不足,仅将用于投资的资本计入民间资本,能为民间资本的使用提供更为准确的数据资料。此种测算方法的缺陷是:第一,用非国有固定资产投资来测算现实民间资本供给量,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低估实际民间资本供给量;第二,此种方法只能在事后统计民间资本的供给量,而不能用于预测;第三,计算潜在民间资本供给量时,保障性资金占比等各种比率要通过调研获得,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观测误差。

李建军方法也具有一定的缺陷。首先,它所研究的经济活动单位主要是中小型经济主体,只是全部经济主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该方法测算出的未观测信贷规模低于我国未观测信贷的总量。此外,它在估算包括个体工商户、私营中小企业、农户等中小型经济主体的未观测贷款规模时,参照对象选择了全部贷款与GDP比率,而且以信贷需求主体在生产中所需要的贷款比率不低于上述比率为假定前提。上述基本假设条件与现实情况有一定差距。

3 基于构成法的加法模型

综上所述,这四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原因在于:对民间资本概念的界定不准确。为了更好地测算民间资本供给规模,就需要从概念界定方面对现有的测算方法进行改进。

3.1 概念界定

理论界对民间资本供给的内涵和外延都尚未有完全统一的概念。王含笑[11]指出民间资本是指除国有资本外的,在市场规律的调配下可以自由地支配的非国有、外商资本、集体以及家庭资产。洪亮论述了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的关系,认为二者的关系本质上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而揭示了民间资本的本质特征。上述研究成果从不同的分析角度对民间资本供给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虽然在某些问题上仍然有各自不同的意见,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以资本的所有权作为标准,将民间资本定义为与“国有资本”和“外资资本”对立的“非政府”、“非外资”部门拥有的资本。通过对与民间资本有关的各种概念进行对比分析,本文对民间资本供给作如下的理论定义:

民间资本供给是指居民个人、民营企业相互之间进行的民间借贷和民间投融资活动中出借人提供的资本,是在短期之内可以灵活运用、借取方便,可供居民以及民营企业随时支配使用的资本。其理论内涵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一是从主体上说,民间资本供给主体主要是民营企业、城镇居民和农户;二是从构成上说,民间资本供给主要包括居民储蓄存款、银行短期理财产品、股票证券保证金、居民手持现金、住房公积金、民营企业存款和社会保障基金。其中,居民储蓄存款是民间资本的最主要分布形态,占到民间资本供给的53.20%;三是从流向上说,民间资本供给主要流向了股市、房市、稀缺资源等,流向实体经济的较少。

3.2 基于构成法的加法模型及计算结果

根据本文有关民间资本供给的定义以及上述已有方法的比较分析,考虑实际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择储蓄存款(活期存款和定期转为活期的存款)、银行短期理财产品、居民手持现金、民营企业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保证金以及储蓄存款中剩余的、没有被提取出来的住房公积金、社会保障金等指标来计算民间资本供给规模。以此为基础,构建如下测度民间资本供给规模的加法模型:

其中,S是民间资本供给量;CC是居民类民间资本供给量;PE是民营企业类民间资本供给量;Cr是储蓄存款(活期储蓄存款+定期转活部分);M是短期理财产品;CCa是居民手持现金;G是股票债券基金保证金;O是其他(包括住房公积金和社会保险基金);ECa是民企库存现金;Co是民营企业存款。

根据公式(12)以及民间资本各组成部分的实际测算,可以对民间资本供给规模进行实际测算,结果见表1:

表1 加法公式下测算的2011—2015年我国民间资本供给量规模 (单位:亿元)

由表1可知,截止至2015年计入民间资本的居民储蓄存款有23.8万亿元左右,短期理财产品有10.9万亿元左右,居民手持现金为1.58万亿元左右,计入民间资本的股票债券基金保证金有2.6万亿元左右,计入民间资本的“两金”有4.997万亿元左右,民企库存现金为1.008万亿元,民营企业存款为5.51万亿元左右,加总得到全国民间资本供给总量为50.39万亿元。而在2011年民间资本供给量仅为30.09万亿元,到了2015年增长到50.39万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16.87%,超过了同期GDP的涨幅。

综上所述,上述方法能够反映出民间资本的来源和各个组成部分的大小,比较直接地反映出民间资本的来源、后果、成份等诸多细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国民经济统计理论方法体系相一致,具有很高的理论性。此外,在某些情况下,一些非官方研究机构组织的调查可以最大程度地减轻被调查者刻意隐瞒从事私人间借贷事实的动机,因此有助于更准确地估计民间资本的实际规模。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显著的不足:所估计结果的精确度高度依赖于相关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发放、收集环节,过高的调研成本常常限制了该方法的效果。而且估计结果与其他研究成果之间不具有可比性。

4 测算结果的应用

民间资本供给的主体主要是民营企业和居民。根据表1的测算结果可知,民间资本供给量主要由六个部分组成。在这些组成部分中,民营企业存款属于民营企业可动用的存款;而剩下的五个组成部分,包括储蓄存款、银行短期理财产品、居民手持现金、股票债券基金保证金、被提取出来的“两金”等部分属于居民可动用的闲置资金,据此可以计算出民营企业和居民两大类主体对民间资本供给量的贡献度,见表2与表3。

表2 居民和民营企业的民间资本供给量 (单位:亿元)

表3 居民和民营企业对民间资本供给量贡献度 (单位:亿元)

由表2和表3可以得出,居民对民间资本供给的贡献远远大于民营企业对民间资本供给的贡献。居民的贡献度占86%左右,并且该比例还在逐年增加,而民营企业的贡献度只占比13%左右。因此,居民是民间资本供给最主要的主体。导致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在于:从收入来看,民营企业通常都是小微企业,其年营业收入的总量并不高,导致其能用于民间资本供给的资金量并不高,表明民营企业进行民间资本供给的能力并不高;从企业闲置资金的使用来看,民营企业用于民间资本供给的资金量也很少,仅为其闲置资金的11.25%,表明民间资本进行民间资本供给的意愿并不高;而从民营企业参与民间借贷的比率来看,比例也很低,只有23.43%的民营企业作为资金供给者参与了民间借贷,表明民间资本实际参与民间资本供给的比例比较低。可见,无论从民营企业从事民间资本供给的能力(营业收入)、意愿(闲置资金用途)和行动(民间借贷参与者)等各方面来看,其都不会成为我国民间资本供给最重要的主体。

5 结论

本文构建的加法模型能够较准确地测算出我国民间资本供给规模。同时,还可以据此分析不同主体对民间资本供给的作用。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我国2011年民间资本供给量仅为30.09万亿元,到了2015年增长到50.39万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16.87%,超过了同期GDP的涨幅。

第二,居民对民间资本供给的贡献远远大于民营企业对民间资本供给的贡献。居民的贡献度占86%左右,并且该比例还在逐年增加,而民营企业的贡献度只占比13%左右。因此,居民是民间资本供给最主要的主体。

猜你喜欢
储蓄存款供给量民营企业
函数零点应用问题的热门考点剖析
我国生鲜乳供给的价格滞后效应分析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银行存款失踪的相关问题分析
考虑政府补贴的天然气市场供给博弈模型研究
储蓄存款与商业银行教案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民营企业组建关工委的探索
民营企业关工委“五抓”出成效
二千年初安徽省多数运动员膳食营养供给状况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