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中长跑教学与测试运动风险预防研究 *

2018-11-26 00:07张小龙宋金庄
运动精品 2018年2期
关键词:中长跑体质测试

王 凯 张小龙 宋金庄

(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102249;2.中国戏曲学院,北京 100073)

1 中长跑运动开展的必要性

参加中长跑锻炼对呼吸系统与心血管系统都有着良好的影响,长期参加中长跑运动,可以让心脏收缩力加强和心肌更加发达,从而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相关研究显示,当今世界,心血管疾病是人类最大的杀手,排在其他疾病之首。中长跑锻炼还能使血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加,而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增加可有效提高体内营养水平和代谢能力,白细胞还有吞噬细菌和异物的作用,经常参加中长跑锻炼,可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中长跑运动对大学生锻炼意志品质的培养与锻炼,培养学生战胜困难,提高挑战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另外,中长跑锻炼能够消耗多余的脂肪,是较佳的塑身方法,激发学生保持良好的身材曲线和对美的追求。

中长跑对学生身心的独特作用,全国普通高校的公共体育课程指导纲要要求,对女生800米和男生1000米跑(以下简称800米和1000米跑)均作为重要教学内容高度重视,一般本科体育必修课程大纲的教学评价内容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内容对此也是如此。本科体育教学大纲对发展心肺功能和耐力素质的800米和1000米跑愈加重视。近年来,中长跑在体育教学评价中比例也在不断加大,2014年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规定,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将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如果毕业时测试成绩达不到50分,将按结业处理。这使人们对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格外关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还增加的800米跑和1000米跑测试,其权重不仅占成绩30%,而且具有否决权,即测试达不到60分,《标准》成绩最高分记为59分。如果学生这项测试不及格,将影响到《标准》的整体成绩。这有效的促使教学机构重视中长跑运动的开展,然而,近年来,各种运动猝死和长跑事件的发生,让原本在学生眼里枯燥乏味的中长跑运动处在谈跑色变的风口浪尖,学生和大众终于找到脱离中长跑项目锻炼名正言顺的理由。作为一名体育教育工作者,一方面我们需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与手段,但因咽废食,未免太过因小失大。一方面师生应积极地开展中长跑教学与测试,另一方面,如何规避学生在运动中的风险也至关重要。因而,大学生运动风险预防策略研究尤为必要。

2 风险理论与中长跑风险分析

风险是在未来的一个特定时间内由于事物变化的不确定性给风险承担主体带来潜在一定损失的可能性。风险现象都具有两个本质属性: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潜在的损失性[1]。从20世纪初西方学者提出风险理论至今,风险管理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风险无处不在,有些风险事先可以预料,有些事先无法预料,风险的形式多种多样,所以组织者必须对中长跑教学及测试过程中的风险有全面的认识,并在认识和评估这些风险的基础上,优化组合各种技术和手段,实现对风险的妥善处理和有效控制。而风险分析理论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是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一门新型管理科学,指风险管理主体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决策管理等方式,对风险实施有效控制和妥善处理损失的过程[2]。

2.1 大学生风险评估中体质分类

对大学生风险的分类主要针对同人群,采用不同的教学与锻炼方法,有学者把中长跑学生人群分为三个体质群:较差体质组,即学生体型肥胖、超重和低体重身体形态;一般体质组,相对较正常身体形态,不在肥胖和超瘦的范围;优秀体质组,达到《标准》中正常身体形态,达到具体的体质健康指标。

另一种大学生体质分类方法体质包括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疾病的预防能力等。针对不同的学生体质类型,选择不同的练习方法。体质类型基本上包括以下五种类型:(1) 健康型是指身体健壮,有较强的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和欲望,并能承受较大的运动负荷者。这类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选择参加大强度运动,常用综合练习法、重复练习法和间歇练习法等练习方法进行锻炼。(2)一般型是指身体基本健壮,但无疾病,体质一般者。此类体质型在学生占大多数,他们往往认为自身无病而缺乏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和恒心,进行体育锻炼往往流于形式, 这类学生有一定的运动潜力,教师激发他们的兴趣,尤为重要。(3) 体弱型是指体弱多病的学生。为增强体质,战胜疾病,增进健康,宜采用慢跑的方式进行锻炼。(4)肥胖型是指体重超过正常标准的学生,他们的锻炼多为减肥,因此可选择强度不够,时间稍长的持续跑。(5)瘦弱型是指体重低于正常标准的学生。他们应加强背、胸、臀的练习,增加这些部位的维度。

2.2 风险筛查

对学生家族遗传病史的筛查,是否有先天性心脏病、哮喘等不能参加高强度运动的疾病和病史。让学生知道自身身体情况,不冒然参加剧烈运动,预防意外的发生。体检指标在正常边缘;肥胖人群和体弱人群也是风险的高发人群。

3 风险的预防

3.1 体检

发生运动猝死的运动员中相当一部分是本身就有疾病的。比如心血管疾病,这是运动猝死的首因,其次是脑猝死,因此,进行必要的体检,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非常重要。但是,再详细的体检也不可能将所有的疾病都检查出来,而且有些猝死的运动员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患有某些疾病,所以赛前体检不可能彻底排除运动猝死发生的可能性。许多潜伏的疾病在不运动的情况下,看不出来只有在做一些运动性的试验后才能查出。所以体检能预防的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

3.2 急救

在中长跑运动中最害怕的事情就是心脏骤停引起的突然昏迷,心脏骤停的情况发生,一般急救都有个“时间窗”,即昏迷后的 4-5分钟内是黄金抢救时间。如果判断没有呼吸和心跳了,需要马上做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若呼吸心跳稳定,就应及时观察患者体温变化,并防止昏迷状态下对呕吐分泌物的误吸,出现窒息。因此,学生在耐力性项目测试过程中,学校在医疗人员的配备上非常重要。

3.3 科学锻炼

普及学生科学锻炼意识,不能空腹参加锻炼和测试,特别是早上参加中长跑锻炼和练习的学生,吃早餐尤为重要,不然低血糖容易引起头晕、心悸,参加剧烈运动甚至造成晕厥。另外,学生应养成做好准备活动的习惯。准备活动可以使体温升高,增加散热,降低肌肉的黏滞性,提高神经中枢的协调性,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成绩,还可以延迟测试中极点的出现,降低运动损伤的机率。

3.4 运动中学生自我感受的重要性

注意运动前、运动中或运动后出现的胸闷、压迫感、极度疲劳等症状,或在运动中出现胸闷、气促、心慌、头痛、恶心的情况,要中止运动,然后充分休息。不能盲目坚持,这样就可以减少或避免猝死的发生。近期犯过心脏病的人,患有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或心肌炎的人,未经系统训练的人,有这类疾病的患者应当在运动中多加注意,量力而为。如在感冒发烧时也不要硬挺着坚持锻炼。人在感冒发烧时,心脏供血供氧频率加快,此时如果再运动,势必会加重心脏的负担,严重时引发心肌炎。坚持运动不仅会使心脏功能受损,而且也有可能发生意外。

3.5 补充各种水分、电解质的重要性

一般学生运动中平均心率达 150-190 次/分,要比平时快出一倍以上,运动中大量产热,通过出汗蒸发散热,大量出汗会流失钠、钾、钙等电解质,高热和电解质流失容易诱发心律失常。所以合理分配体力,及时足量地补充水分、电解质和能量至关重要。高热、严重脱水、电解质流失和能量补充不足,会加重应激从而诱发猝死发生。

3.6 保障措施与宣传

有关主管部门应加强学生中长跑教学与测试的安全管理,还计划推出细化安全宣传教育的新举措。因为只有学生了解教学与测试中自己的身体状况,才能能够最有效地进行自我保护。

3.7 合理的考核评价方法

大学生女子800米和1000米的测试,有严格标准的评分方法,但如果能把学生的练习态度与进步程度也加以考虑,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参加锻炼的积极性,教育的主体是学生,体育教育一切应以提高学生的体质为中心,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为学生身体的长足发展奠定基础。

4 小结

中长跑独特的功能使其成为大学生身体教育中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为了减少中长跑运动事故的发生,运动中风险的规避与预防尤为重要。对大学生参加中长跑的风险进行筛查,有效做好预防措施,让学生真正脱离谈跑色变的险境,这对学生运动安全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1]李晓静,宋翠翠.体育赛事赞助商风险评估与风险规避的研究——以奥运会为例.武汉体育学院学报[J].2009(9):26-28.

[2]范道津,陈伟珂.风险管理理论与工具[M].天津: 天津大学大学出版社,2010.

[3]大学生体质健康达标测试的风险识别、评估及应对.卢松波.体育教育[J].2016(7):39-40.

[4]蒋浩.高等院校体育教学风险评估研究--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例[J].时代文学,2015(9).

猜你喜欢
中长跑体质测试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如何提高中长跑成绩
提高中考体育中长跑成绩的分析与策略
浅谈怎样在中长跑教学中提高初中生参与的积极性及成绩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心理测试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
心理小测试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