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瑜伽教练培训机构发展制约因素调查与分析

2018-11-26 00:07魏新新杨井平
运动精品 2018年2期
关键词:淄博市瑜伽教练

魏新新 刘 军 杨井平

(1.广州体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500;2.东营市东营区第三中学,257000;3.山东师范大学,250014 )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各种健身活动陆续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从各大电台、网络、报刊杂志等有关瑜伽的信息来看,瑜伽已经作为一项热门的健身活动进入当今人们的生活[1]。瑜伽爱好者数量极速增长,瑜伽市场也在不断扩大,一时间各式各样的瑜伽馆遍地开花,专业的瑜伽教练成了抢手的香饽饽。一些学员经过短时间内培训,一跃成为高级瑜伽教练,甚至一些学员经过短期自学便开始进行指导,由于学习的不规范性,在指导过程中难免会造成被指导者身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政府主管部门至今没有出台相应的瑜伽从业资格规定,瑜伽教练培训机构之间经常进行恶性竞争,瑜伽教练培训行业极不规范。瑜伽教练培训市场的系统化和规范化亟不可待。

1 淄博市瑜伽教练培训机构现状

淄博市瑜伽教练培训机构数量不多,员工数量都达不到50人,所以规模多属于小型与微型,在培训课程内容方面很多的培训机构较长时间没有进行更新。培训的费用约在六千元以上,这对于一般的家庭来说,算的上一笔不小的支出。参加培训的学员年龄多处于21岁至26岁之间,偏向于年轻化,这个时期的他们充满了朝气与活力,但是经验不足,可能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才可以完全胜任瑜伽运动的指导。

2 淄博市瑜伽教练培训机构发展制约因素

2.1 内部因素

2.1.1 经营方法不当

在调查中发现,淄博市瑜伽教练培训机构中管理者与机构投资人多数为同一人担任,没有聘请专门的管理人才,导致机构的发展方向模糊,运营模式不符合本机构发展的现状。在经营过程中,为了获取利润,打虚假广告欺骗消费者,在招生过程中所承诺的条件,学业结束时往往没有履行,致使后期的再培训工作面临很多的难题。采用不正当的竞争方式,对其他培训机构进行恶意诋毁,一味的打价格战,在培训的质量上并没有实质性的提高。瑜伽健身机构运营理念必须按照消费群体的角度考虑,关键是要知道消费群体想要的是什么[2]。

2.1.2 课程设置没有统一的标准

瑜伽培训机构的课程内容让人“眼花缭乱”,每个机构的课程设置都不一样,其中生理学、解刨学、营养学等课程大多数培训机构中并没有涉及。培训机构的课程内容很少有更新的现象,老旧的知识内容体系根本无法顺应时代的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健身教练员培训的需求,健身瑜伽培训机构应根据学员的初步摸底分析,从而制定培训课程,计划等[3]。因此,培训机构应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与当今社会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和课程,但是在调查中发现,淄博市大多数瑜伽培训机构在课程设置方面没有这方面的参照。对外宣称采用的是小班化教学,但是在培训中却是统一进行培训,运用填充式的教学方法,学员学习的积极性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接受知识也是比较消极,所以最终的学习效果有点差强人意。

2.1.3 培训时间不合理

调查发现,淄博市瑜伽培训机构培训时间大多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这对于瑜伽这样一门历史悠久,具有深刻内涵所在的古老哲学,学习效果也应该只能算是“浅尝辄止”了。培训不到两个月,学员就可以拿到高级瑜伽导师证书,证书的含金量便可想而知了。学业结束以后,这些所谓的高级瑜伽导师却要去瑜伽馆或者健身房进行瑜伽运动的指导工作,这必然会导致很多的瑜伽练习者身体受到损伤。由此可见,一个优秀的瑜伽教练对于瑜伽练习者来说是多么重要。当然一个好的瑜伽教练的培养并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的,瑜伽教练在指导过程中需要全方位考虑,要因材施教,照顾到每一位学员的情况,至少要让70%的学员能够做到教习的动作,这需要长期的坚持与学习积累而成。培训机构对学员培训进行时间的安排,有55%的学员持不满意态度,认为过于紧张,学习效果不是很理想,有的时候导师的授课只是匆匆忙忙,学员根本没有时间去理解,只是一味的死记硬背。

2.1.4 培考一体化

目前,我国还没有针对瑜伽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也没有像美国瑜伽联盟(YogaAlliance)一样的社会公信度高的非政府组织[4]。淄博市虽然开设瑜伽协会,但是由于时间较短,并没有完全实现对瑜伽培训机构的统一管理,每个培训机构还是一如既往地按照自己的培训方法实施培训工作。为了达到培训机构利益最大化,“陪考一体化”成为多数培训机构中存在的现象。培训机构中所毕业的学员,都是在自己的机构中进行考核,更甚至监考老师也只有自己的培训导师,难免会出现“护短”的现象。经过培训机构培训的学员,大多也只会拿到该培训机构所颁发的资质证书,这种证书并不受社会认可,只是一种在该机构参加某种级别培训的证明而已。

2.1.5 宣传方式单一化

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时代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资源与庞大的网络传媒体系,如果瑜伽俱乐部注重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现“宣传——销售——管理——监督”的网络管理一体化,将会给瑜伽俱乐部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5]。无论是瑜伽俱乐部,还是瑜伽教练培训机构都要选用多元化的宣传方式展开工作,但是在调查中发现,淄博市瑜伽培训机构的宣传的方式多选用微信公众号,而根本没有属于自己专属的网站,甚至通过网络搜索根本无法查到相关的信息。虽说微信公众号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宣传手段,但是它的宣传是要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必须消费者关注后才可以接受宣传的内容,宣传力度并不高,收效甚微。

2.2 外部因素

2.2.1 体育消费水平不高

经济发展水平从根本上影响着人们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与行为,影响着人们体育消费的观念与体育市场的发展。在 2017年上半年淄博市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淄博GDP达2274.7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5925元,并且2017年最新的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中显示,淄博居于三线城市。由此可见淄博市经济发展的情况一般,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在空间上对人才的滞留有一定的制约作用,高素质高学历的专业性人才数量会有所减少,人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以及健身意识也有所下降。淄博市居民中高收入群体相对不多,瑜伽教练培训的费用大约在六千元以上,这对于一般的家庭来说,算的上一笔不小的支出,多数情况下选择消费的概率不大。

2.2.2 市场管理不规范

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上有很多注册的瑜伽健身机构根本没有师资培训的资质,多是在私底下进行培训,同时,淄博市并没有一家瑜伽教练培训机构经过体育主管部门资质的审核,培训证书也多是本机构所颁发,或者是打着某某有名气的协会招牌进行证书的认证与颁发。只要学员交钱,最后都会拿到资格证书,并不存在考试不及格影响证书颁发的现象。目前淄博市瑜伽教练的培训费用、内容、时间、课程、目标等都有没有统一的标准,整个瑜伽培训市场都处于混乱状态。淄博市瑜伽行业监管处于空白状态,虽然有成立淄博市瑜伽协会,但是协会刚刚成立,只是社团性质的组织,对大部分的瑜伽培训机构起不到严格的监管作用。

3 淄博市瑜伽教练培训机构发展对策

3.1 采用科学的经营管理方法

应任用专业性的管理人才对培训机构进行科学化管理,用创新的思维模式,参照国外有名气的培训机构发展理念,研究出适合本土化的发展方向。培训机构之间,也可以采用多家培训机构联合的方式,进行股份所有制的合作,共同发展,制定出培训机构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培训机构应注重提升培训质量,提高在行业中的竞争力,以期能够瓜分更多的市场份额。

3.2 对培训课程统一进行标准化设置

培训机构应根据市场需要,设定培训课程的内容,例如瑜伽教练在指导过程中需要有较高的专业素养,那么在设置课程时就要有所涉及。培训课程的合理性、科学性关乎瑜伽教练的整体素质高低,影响着瑜伽行业的未来走向,不合理的事物终究要被取缔,所以课程设置的合理化、科学化极其重要,会影响瑜伽行业发展的高度与远度。

3.3 培训时间的合理性安排

培训时间的合理性,是达到培训效果的保障,培机构为了盈利,往往缩短时间,加快培训的速度,这直接导致了学员的学习效果不佳,知识与技能的学习需要一个认识、理解、熟记、复习的过程。但是时间的限制,只会让培训导师一味的赶进程,忘记了培训的本质,这也是导致瑜伽教练整体素质层次不齐的重要原因。时间的合理性安排极其需要,过于紧张的学习时间,学习起来会比较吃力,最终的学习效果会差很多,因此培训机构在安排时间时,应该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基础较差的学员需要的时间就多一些,基础好的学员所需时间就可以少一些,不应该进行整体性培训,要按照学员的基础进行分班,培训机构可以参照多方条件合理安排时间。

3.4 完善考核制度,统一考核标准

在实地走访中了解到,目前瑜伽培训的考核很不规范,有些培训机构甚至都没有存在考核这一项,只要学业结束,便直接颁发资格证书,导致证书毫无含金量。考核就是通过考试,核查学员的学习情况,当地政府部门可以制定出一套完善的考核制度,免除学员的后顾之忧。各个培训机构共同设定考核标准,由当地瑜伽协会进行考核,监考的老师,可以让是政府主管部门及高校专业老师共同参与,学员考试过程中,不告知姓名与培训机构,相信在这种情况下的考核结果比较公正、公平,极大的提高瑜伽教练的整体素质。在考核中,不及格的学员可以免费进行再培训,直到考核通过为止。

3.5 选择多元化的宣传手段

宣传方式有很多类型,常见的有:宣传单、学校合作、网络推广、报刊杂志、电视媒体等形式。在人流集中的地方可以采用宣传单页发放,并结合电子显示屏的滚动播放,增加消费者认知的机会,以便以后有需要时可以在第一时间想到。培训机构在宣传过程中应根据当时的需要以及周边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营销手段,可以多种宣传方式进行组合,现在已有很多培训机构参加国家体育总局举办的全国健身瑜伽公开赛,以借此来宣传自己的知名度,同时也可以与同行业练习者进行交流,取长补短。特别是在比赛中,有专业的评委老师做评审,让自己更加直观的发现练习中的缺点与不足,增长很多的见识与经验。

3.6 引导大众转变消费意识

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主要是用于个人或家庭需要,这种需要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又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学员由于自身的需要或是锻炼身体,或是人际交往或是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等等,培训机构要善于发现消费者的需求,积极引导大众的健身意识,加强他们健身的动机,潜移默化的去改变大众的健身意识,让他们参与进来,只有这样才能有机会转变他们的消费意识,增加他们的消费水平。

3.7 加强社会各界的监督作用,建立行政主管部门

淄博市瑜伽协会要想办法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号召力,定期组织开展座谈会与研讨会,总结各自的经验与疑问之处,共同商量解决的办法,然后制定出多方认同的行业规范标准。只有规范化的发展才可以让瑜伽行业走的更远更久,培训机构之间也要良性竞争,互相诋毁的现象要尽可能的避免出现,毕竟培训业是千千万万的培训机构所组成,互相的诋毁只能让瑜伽行业更加乌烟瘴气,彼此之间要做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行业素质。政府主管部门要尽快出台相关的行业法规,分清瑜伽行业的归属行政部门,具体到各个地方区域。现在瑜伽培训费用普遍较高,联系并组织培训机构管理者,共同规范收费标准。帮助瑜伽行业找准自己的社会定位,引领该行业绿色的发展。引导培训机构与高校体育专业进行合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就业机会,扩大培训机构的优质生源,提高收益。在瑜伽教练培训市场中,政府部门要积极发挥自己的宏观调控能力,多鼓励社会各界的力量,帮助瑜伽行业逐渐走上正轨,最终实现双赢。

4 结语

瑜伽教练培训业正逐渐成为我国体育培训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从流行瑜伽开始,就伴随着媒体和业内人士要“统一资质认证”的呼吁,可是至今为止,瑜伽行业仍然鱼龙混杂。这也是因为瑜伽本身就属于“舶来品”,事物的产生与发展都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鲜事物需要被认可、需要被检验,要有时间的过渡,适者生存的法则在任何事物身上都被体现的淋漓尽致。目前国家体育总局已经成立全国瑜伽运动推广委员会,全国瑜伽爱好者和瑜伽从业者有了自己的全国性组织,多年来在民间蓬勃发展但却混乱的瑜伽运动将走上规范发展的道路。相信在总局的带领下,在委员会的推动下,瑜伽行业会越来越规范化,越来越本土化。

[1]赵莹.北京市部分私企瑜伽活动的开展与对策研究[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14.

[2]刘慧.淮北市瑜伽健身机构运营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淮北:淮北师范大学,2015.

[3]于巴锁.健身瑜伽教练培训模式的探索与开发[J].体育世界,2015(8):37-38.

[4]孟祥如.我国瑜伽教练岗位培训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6.

[5]吴静.广西主要城市瑜伽俱乐部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9.

猜你喜欢
淄博市瑜伽教练
原始感瑜伽工作室
淄博市大力推进交互式在线教学系统应用
Hello White瑜伽馆
犀利的机器人教练
迎接瑜伽日
我的妈妈是“超级侦探”
我家的小客人
练瑜伽,悠着点
睡着了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