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游泳运动员一般自我效能调查研究

2018-11-26 00:51宋耀伟吴时郁文关昊天张大千
体育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显著性量表效能

宋耀伟吴 冬 时郁文关昊天 张大千



陕西省游泳运动员一般自我效能调查研究

宋耀伟1吴 冬2时郁文1关昊天3张大千1

(1.西安体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8;2.陕西省游泳运动管理中心,陕西 西安 710065; 3.集美大学,福建 厦门 361021 )

以40名陕西省游泳运动员为对象,采用中文版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调查分析,旨在分析陕西省游泳运动员一般自我效能状况,并通过训练提高运动员自我效能,使运动员在训练中更加努力自觉,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

游泳;运动员;一般自我效能;陕西省

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中“自我效能感”是其中的核心概念,在1977年被提出,是指个体在特定的情境中,特别是面对环境中的挑战时,对自身某种行为能力的自信程度,即自己在面临某一具体行为活动任务时,能够在什么水平上、以什么程度完成该行为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者主体自我感受。自我效能感与一个人所具有的技能水平并不直接关联,而是与对自身所具有的技能可以做出怎么的判断有直接关联。另外,班杜拉的理论认为,具有不同自我效能感的人,其思维、感觉以及行为都不同,自我效能感能影响(加强或削弱)个体的动机水平,高自我效能感更喜欢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通常为自己确立的目标较高。目前,自我效能被认为是运动成就的一个重要促进动因, 是运动成绩的有效预测因子。自我效能感越高, 努力程度也就越高, 运动成绩进而也越好。

自我效能感通常是指“一个特定领域”的概念,这是由于不同领域之间的活动存在差异性,使得一个人在不同的领域中的自我效能感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个体在某一方面有较高的自我效能,而在另一方面可能并不一定同样出色。因此,可以将自我效能感分为一般自我效能感和特殊自我效能感两种。一般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应付面对新鲜事物或各种不同环境的挑战时一种总体性的自信,特殊自我效能感则可以更好地预测某一特定领域、特点情境中个体的特定表现,一般自我效能感可以对个体一般情况下的反应倾向做出普遍性预测,其优势体现在可重复性以及广泛的可比性等方面。因此,本研究中运动员自我效能的测量工具拟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本研究旨在分析陕西省游泳运动员一般自我效能状况,并通过训练提高运动员自我效能,使运动员在训练中更加努力自觉,进而达到运动成绩提高的目的。

1 研究对象方法

1.1 研究对象与施测对象

以陕西省游泳队运动员为施测对象,对40名运动员进行测试,有效(问卷)人数为37人(份)。其中男运动员16人,女运动员21人;国际健将1人,健将5人,一级11人,二级16人,三级4人;自由泳主项14人,仰泳主项5人,蛙泳主项8人,蝶泳主项7人,混合泳主项3人;10~13岁7人,14~16岁8人,17岁~17岁以上4人。

1.2 测试材料

采用中文版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1997)[1],量表共10个问题。记分形式由4点改为5点量表法,“0”代表非常不同意,“1”代表不同意,“2”代表无意见,“3”代表同意,“4”代表非常同意。

1.3 施测步骤

一般自我效能量表与大五人格量表混合在一起进行测试,采用集体当面发放,统一回收的形式测试,测试时间大约5min,数据分析中只对一般自我效能量表进行分析研究。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21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陕西游泳运动员与中国速度耐力性项群运动员对比

表1 陕西省游泳运动员一般自我效能状况

总体(n=37)男运动员(n=16)女运动员(n=21) 平均数±标准差22.49±4.9524.50±4.1821.29±4.97 中位数222321 最大值313131 最小值131713 全距181418

表2 中国速度耐力性项群优秀运动员的自我能效状况

男运动员(n=16)女运动员(n=21) 平均数±标准差25.15±5.0523.07±5.00 中位数2523 最大值4037 最小值1312 全距2725

将陕西省游泳运动员(以下简称“实验组”)和中国速度耐力性项群优秀运动员(以下简称“对照组”)的一般自我效能进行比较发现,实验组运动员的一般自我效能均差于对照组。具体差距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总得分方面,实验组男(24.06)、女运动员(21.29)均低于对照组(男25.15、女23.07);其次,实验组男(31)、女运动员(31)的最大值(即一般自我效能水平最高者)亦均低于对照组(男40、女37)。

根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2],自我效能的形成过程实质上就是个体对效能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效能信息包括有4 个方面,分别是个体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又称间接经验),他人的评价、劝说及自我规劝,个体的情绪和生理状态。运动员正是通过对效能信息的选择、整合, 对外部信息和内部信息进行加工, 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效能感。另外,相关研究指出,自我效能感高的运动员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于情境的要求上,并能够被面对的困难激发出更多的努力;低自我效能感的运动员会过多想到自身的不足,并将潜在的困难看得比实际更严重。这种思维会使个体将更多注意力转向可能的失败和不利的后果,而不是如何有效地运用其能力战胜困难[3]。

综上所述,陕西省游泳运动员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较低,可能会影响运动员对于效能信息的加工过程,进而运动员在面对挑战时的应变及处理偏离重心,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在训练或比赛之中。因此,自我效能是今后陕西游泳运动员心理训练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的问题。

2.2 陕西省游泳运动员一般自我效能的性别比较

表3 陕西省不同性别游泳运动员自我效能情况

± maxminirange 陕西男(n=16)24.50±4.18311714 陕西女(n=21)21.29±4.97311318

研究结果显示,陕西省不同性别游泳运动员一般自我效能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这与大多数研究结果相吻合,男运动员一般自我效能高于女运动员。中国运动员心理常数调查结果显示[2],性别并不是影响运动员一般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影响因素,性别的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差异效果量很小,本研究结果亦与其相似。一般自我效能是运动员形成最佳比赛心理状态的重要影响因素,是面对挑战、解决困难的心理支撑,同样是自信水平的重要体现[4]。因此如何提高陕西省游泳运动员的自我效能,能够面对、解决训练、比赛中的挑战,是广大教练员、运动员、科研人员面临的重要任务。

2.3 陕西省游泳运动员一般自我效能的运动等级比较

表4 陕西省不同主项游泳运动员自我效能情况

健将一级二级三级 n ± n ± n ± n ± 陕西627.00±5.291124.82±4.211620.19±3.83420.25±2.99

陕西省不同等级游泳运动员自我效能总体差异性非常显著(P<0.01)。由于被试中只有一名国际级运动健将,无法做方差分析的时候分析,因此将该名国际健将划入到运动健将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健将与二级运动员(P<0.01)、一级运动员与二级运动员(P<0.01)自我效能感差异均具有非常显著性,三级运动员与健将(P<0.01)自我效能感具有显著性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等级越高的运动员自我效能越高,说明自我效能感会随着运动竞技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笔者认为,运动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限的,当运动员达到较高的、并难以再突破的竞技水平时,如果还能通过相应的心理训练继续提高自我效能水平,那么根据运动竞技水平与自我效能相互促进的原理,运动水平和竞技能力亦将因自我效能的提升而得到提高。

2.4 陕西省游泳运动员一般自我效能的主项比较

表5 陕西省不同主项游泳运动员自我效能情况

蝶泳仰泳蛙泳自由泳混合泳 n ± N ± n ± n ± n ± 陕西720.43±3.74523.00±5.96921.78±4.551323.15±5.03328.00±3.46

陕西省不同主项游泳运动员自我效能总体无显著性差异,组间只有混合泳与蝶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效果量较小,表明不同主项对陕西省游泳运动员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较小。

2.5 陕西省游泳运动员一般自我效能的年龄比较

表6 陕西省不同年龄游泳运动员自我效能情况

10-13岁14-16岁17岁及以上 n ± n ± n ± 陕西1520.33±3.421523.26±4.98726.42±5.06

陕西省不同年龄游泳运动员自我效能总体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17岁及以上组与10~13岁组(P<0.01)差异非常显著。可以看出,运动员的年龄越大,自我效能感越高。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运动员的自我效能感也将逐步提升,这与多年来积累的经验直接相关,说明自信,以及面对挑战、解决问题的能力会随着经验的积累而得到提升,表明运动员的成长必须是由“新手”磨练到“行家”的。另外,不同年龄自我效能感的研究结果与不同运动等级较相似,体现出自我效能感的一般规律与特点,即时间与水平的累积是影响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因素。

3 结论

3.1 陕西省游泳运动员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低于中国速度耐力性项群优秀运动员。

3.2 陕西省不同性别游泳运动员一般自我效能差异具有显著性,男运动员一般自我效能高于女运动员。

3.3 陕西省不同等级游泳运动员自我效能总体差异性非常显著,等级越高的运动员自我效能越高。

3.4 陕西省不同主项游泳运动员自我效能总体无显著性差异,不同主项对运动员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较小。

3.5 陕西省不同年龄游泳运动员自我效能总体具有显著性差异,运动员的年龄越大,自我效能感越高。随着运动员年龄的增长,自我效能感也将得到提升。

[1] 张力为,毛志雄.体育科学常用心理量表评定手册[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10).

[2] 常芸,张忠秋,陈吉棣.中国运动员生理心理常数和营养状况调查[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289.

[3] 潘秀刚,陈善平,张中江.陕西省专业运动员自我效能现状的调查分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0(25)1:57-59.

[4] 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游泳教材小组.游泳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351.

Survey on the General Self-efficacy of Swimmers in Shaanxi Province

SONG Yaowei , etal.

(Xi’an Sports College, Xi’an 710068, Shaanxi, China)

宋耀伟(1984—),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游泳教学与训练、体育社会科学。

吴冬(1981—),硕士,中级教练,研究方向:游泳训练与运动员机能监控。

猜你喜欢
显著性量表效能
英语写作评分量表研究
生态旅游景区服务场景的量表开发研究
立足优化设计提高作业效能
一种结合多尺度特征融合与像素损失加权的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
视频序列中视觉显著性图像区域自动提取仿真
红外空空导弹抗干扰效能评估建模
提升水域救援装备应用效能的思考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欧盟法院判决明确欧盟商标通过使用获得显著性的地域认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