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课堂教学方式变革研究

2018-11-26 10:57吴秋歌李纳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变革教学方式环境

吴秋歌 李纳

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对教育变革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影响,学校教育也必然要调整传统的教学方式以适应时代的要求。那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课堂教学方式如何变革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课堂教学方式变革的必要性

传统高中课堂多是“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听,师生互动相对较少。而现代教学理念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掌握学习知识的技巧,而不仅仅是知识内容本身。在高考的压力下,不少高中依然将分数作为衡量教学效果、评判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标准,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显得难上加难。有的教师甚至连制作和播放课件都存在困难,还有部分教师虽然能够熟练地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却很少自己去设计、制作课件。此外,在某些比较发达的地区,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只注重形式而忽视教学本身的内容,花哨的形式反而干扰了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有效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当前教学方式改革的重点所在。

二、信息技術环境下高中课堂教学方式变革的措施

1.更新教学观念

教学方式改革的前提是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认识到信息技术在高中课堂应用的重要性。首先,21世纪的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受网上教育和辅导,教育的主要场所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校。这就要求教师更多地运用信息技术,不断学习提升,丰富知识。其次,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理念应该是高效、快速、灵活、多变的,这就要求教师及时转变角色,主动从讲解员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

2.教学方式多元

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学应该是一种探究式、合作式的教学,必须有多媒体工具的辅助。探究式教学指的是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教会学生上网查找资料的基本方法与技巧,鼓励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将知识运用到解决问题的具体操作中。合作式的教学往往是在自学基础上进行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建立微信学习小组,互相督促学习,共同进步。

3.提高教师技能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方式改革,对教师自身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学校应该设置专门的培训课程,对教师开展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学校可以尝试在广大师生之间、兄弟院校之间,组织关于信息技术在课堂使用情况的调研与技能竞赛,以此来激发教师学习信息技术的主动性。学校还应该建立完善的资源共享网络,方便师生进行资源检索和使用,从而体现出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课堂的现代化、技术化。

(责 编 帕 拉)

猜你喜欢
变革教学方式环境
卷首语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环境清洁工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变革领导力的三个层面
漫观环境
“致敬变革者”颁奖盛典
变革中的转机
论环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