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学中要讲求循序渐进的原则

2018-11-28 04:30倪凌华
名师在线 2018年4期
关键词:喉咙音色声乐

倪凌华

(江苏省启东市东元小学,江苏启东 226235)

引 言

小学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歌唱方法,要借助一系列有效的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提高歌唱能力。教师要通过呼吸训练、喉咙打开、三腔共鸣以及情感歌唱诸多方面的训练,帮助学生找到轻松歌唱的状态。训练中教师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提升学生的音乐能力,发展学生的音乐素养,避免造成欲速则不达的现象。

一、打好呼吸基础,做到正确歌唱

呼吸是歌唱的基础。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打好歌唱的基础,科学训练气息,引导学生运用呼吸进行有支撑的歌唱,帮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奠定歌唱的基础,为进一步打造动听的音色,做好充足的准备。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强调歌唱中呼吸的重要性,科学训练中帮助学生巧妙运用呼吸来进行正确的歌唱[1]。

例如,在学习歌曲《西风的话》时,我在课堂中着重进行了呼吸的训练,帮助学生学会有呼吸支撑的歌唱方法,让他们打好歌唱的基础,打造动听的音色。在训练中,教师要讲求循序渐进的原则,从点滴做起,从吸气、保持到呼气,逐步展开科学的训练,帮助学生学会胸腹式的联合呼吸方法。首先我带领学生进行吸气的训练,引导学生分别感知急吸和缓吸两种吸气状态,吸气的时候要强调口腔及会厌部的打开,用半打哈欠的方法体验吸气时口腔的自然打开,帮助学生更加饱满地吸气。随后我带领学生进行气息保持的训练,让学生学会气息吸入后科学地保持。这一项训练十分重要,它能帮助学生将有效的气息科学利用起来,进行科学的歌唱。为了让学生真切地感知保持状态,我运用搬重物的感觉引导学生体验气息在腰部的扩展感,帮助学生将气息流动起来。最后我引导学生感知呼气,引导学生体验缓呼,让他们延长气息的支撑时间,这样就能够运用气息科学地歌唱了。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训练中逐步掌握了呼吸的诀窍,做到了有呼吸支撑的歌唱。

教师在开展声乐教学时,要把气息的训练作为一项基础训练着重来抓,要帮助学生奠定歌唱的基础,这样才能稳步提升学生的歌唱能力,让学生在气息支撑下轻松地歌唱。

二、确保喉咙打开,做到科学歌唱

歌唱训练中喉咙的打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训练。教师在声乐教学中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帮助学生打开喉咙,让学生歌唱的声音更通畅明亮,打造歌唱中动听的音色。喉咙打开的训练要逐步展开,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地开展,确保学生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中科学歌唱[2]。

例如,在学习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时,为了让学生更快地做到喉咙打开,我制定了一系列直观形象的训练方法,帮助学生感知喉咙打开的科学歌唱。我首先采用“吃苹果”的方法,引导学生将手攥成拳头,把拳头想象成苹果,张大嘴设想吞苹果,用这样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打开口腔,带动喉咙的打开。随后我带领学生感知口腔的打开,用半打哈欠的方法来体验咽喉部位的放松,并引导学生在这种打开的状态中进行发声及歌唱,让学生体验喉咙打开时,音色的通畅。随后我引导学生进行歌曲的演唱,帮助学生体验喉咙打开状态中轻松自如的歌唱方法,让学生知道喉咙打开的重要性,并做到歌唱中主动积极地打开,打造歌唱中动听的音色。

我在喉咙打开的训练中讲求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口腔的打开带动喉咙的打开,从喉咙的打开体验声音的通畅,一步步做到喉咙打开下轻松自如地发声,帮助学生获得通畅明亮的歌唱音色,顺利完成科学歌唱的教学任务。

三、掌握三腔共鸣,做到轻松歌唱

科学的歌唱要讲求三腔共鸣。教师要运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歌唱技能,在一系列有效的训练中,掌握何为“三腔”,如何运用“共鸣”,在三腔联合的运作中,达到轻松歌唱的目的,体验三腔共鸣中音色的饱满与圆润,有效提高歌唱水平。

例如,在学习歌曲《五月的夜晚》时,针对三腔共鸣的歌唱,我展开了一系列的发声训练,帮助学生体验歌唱中轻松的状态,找到歌唱统一的位置,做到高位置的共鸣歌唱。我首先详细讲解了什么是“三腔”,即头腔、口腔及胸腔,让学生在完全了解之后再系统地展开训练。之后,我带领学生逐一感知这三腔的歌唱,首先从胸腔开始,引导学生感知低音区歌唱时胸腔的振动,可将手放在胸口处,感知胸口的振动,用这样的方法来感知歌唱中胸腔的运用。随后进行中音区的歌唱,我引导学生感知口腔在歌唱中的运用,引导学生打开口腔,打造更加饱满的音色。最后我带领学生进行头腔的歌唱体验,引导学生用假声来进行高音的歌唱,教会他们歌唱高音时放松喉头的办法,打造轻松的头腔歌唱。逐一体验了各个腔体的歌唱之后,我进行科学的发声演示,让学生聆听三腔共鸣歌唱中音色的饱满与明亮,提醒学生在歌唱低中高各个音区时,都要将声音挂到高位置,将三腔科学地融合到一起,打造三个腔体一起运作的声音,帮助学生做到歌唱中三腔的互动,引导学生三腔比例适中地展开演唱。

教师在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歌唱的过程中,要将三腔共鸣作为重点的训练内容来抓,教师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帮助学生运用三腔共鸣的方法进行歌唱,引导他们统一位置、放松声带,打造完美的歌唱声音。

四、注重情感渗透,做到动情歌唱

科学的声乐教学,要注重学生情感歌唱的培养。小学音乐教师要把情感歌唱作为歌唱表演的最高境界,要在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以情带声”的歌唱,以此来提高学生歌唱表演的水平,帮助他们体验情感歌唱对音色的影响,做到投入的表演、动情的歌唱。

例如,在学习歌曲《我爱我的家乡》时,我着重针对歌唱表演中的情感投入,进行了科学的训练,帮助学生学会情感投入地歌唱。这一训练也要讲求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要追求速度而违背了规律。我首先从学生的思想情感着手,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和观摩视频MTV,来帮助学生理解歌曲中热爱家乡的情感表达。随后我引导学生进行表情及动作的训练,通过生动表情来带动内心的情感表达,借助手势动作的作用,来提高情感表演的水平,用表情及动作的表演来打造歌唱中情感真挚的歌唱效果。在一系列的科学训练中,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不断提升,表情和动作的配合也更加协调,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情感歌唱的能力。

音乐教师在进行声乐教学时,要把情感歌唱作为歌唱训练的重点内容,这是声乐歌唱中较高层次的表演。音乐教师要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带动学生歌唱的情绪表现,做到情感真挚地动情歌唱,提高学生声乐表演的能力。

结 语

总之,在小学声乐的教学中,音乐教师要注重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逐步展开科学的训练,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声乐歌唱水平。借助气息支撑的歌唱训练、打开喉咙的系统练习、三腔共鸣的科学歌唱以及以情带声的情感表演,来打造动听的音色,帮助学生逐步做到在轻松自如的状态中歌唱,完美演绎音乐作品。

[参考文献]

[1] 孙晓峰.论声乐教学中的审美意识培养[J].北方音乐,2015,(08):101-103.

[2] 严淑.浅谈声乐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作用[J].黄河之声,2009,(13):48-49.

猜你喜欢
喉咙音色声乐
演唱中国声乐作品的责任与使命——喻宜萱1946—1948年声乐活动考述
计算机音乐编曲中音色的复合应用
计算机音乐编曲中音色的复合应用
《喉咙里的奔马》创作谈
喉咙里的奔马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