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
——儿童美术创作的新桥梁

2018-11-28 04:30湛娟娟
名师在线 2018年4期
关键词:绘本美术创作

湛娟娟

(江苏省淮安市外国语实验小学,江苏淮安 223001)

引 言

2011版美术新课标中指出“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1]。绘本以大量的图画为主,利用图画叙述有趣的故事,具有强烈的视觉性。这正与我们的美术教学不谋而合,符合我们美术教学的课程性质,给我们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带来鲜活的生机,赋予美术课程更宽更广的创作空间。

巧妙地运用绘本图书,可以帮助儿童感知画面,体验美术语言的运用,感受绘画所带来的视觉震撼,学习大师名家的创作方式与方法,提高儿童的艺术鉴赏能力与美术创作能力。

一、欣赏绘本,感知美术视觉元素

如《月亮的味道》《猜猜我有多爱你》《爱心树》等这些优秀的绘本作品流传甚广,堪称“经典”。儿童之所以喜欢阅读,正是被书中可爱、稚嫩、有趣的各类动物、植物、人物造型所吸引。绘本中吸引儿童的这些造型与形象便是培养儿童学习美术的兴趣源泉。

1.营造绘本情境,调动儿童兴趣

绘本书籍中人物、动物、植物的造型都具有鲜明的个性,比如线条简洁、憨态可掬的巴巴爸爸,淘气任性的彼得兔、稚嫩夸张的大卫……这些造型可爱、生动,深受儿童喜爱,同时也是我们美术教学的丰富资源。在教学中,我常常巧妙运用绘本来吸引儿童的兴趣,营造出温馨趣味的美术课堂氛围。

如教学苏少版一年级《月亮,你好》,我在课堂的开始播放优美安静的音乐,出示绘本中的图片,音乐和图片的结合,给儿童带来视觉上的冲击感,使其快速地沉浸在画面的故事中……接下来,我以《月亮的味道》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讲故事、编故事、画故事,充分调动儿童的好奇心和参与性,发挥热情与创作激情,画出自己与月亮之间发生的奇妙故事。学生积极地参与,创作思维被拓展开来。

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利用绘本故事《月亮的味道》和书中很多小动物的角色造型丰富儿童的绘画素材积累,有效拓展了学生美术创作时的创意思维。在教学中有机地选取绘本故事中的某一个点并将之扩展,可以使教学与情境融为一体,使绘本的价值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与运用。

2.感受绘本图画,学习美术语言

绘本的画面表现形式、色彩运用、构图方式方法等都是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有利资源,可以丰富儿童艺术鉴赏能力,拓宽儿童的美术文化视野,为美术创作提供更丰富的思维拓展之路。

如教学苏少版三年级《动物装饰画》,我先请学生说一说大象的模样,然后以“有一只大象却和别人长得不一样”为导语,出示绘本《花格子大象艾玛》的图片。学生的兴趣立刻被调动起来,想要了解这只“不一样”的大象。我一边讲艾玛的故事,一边展示精美的故事画面。学生被花格子大象艾玛的形象所吸引,对教学内容充满无限的期待与渴求。学生通过自己对画面的视觉感知,了解学习到动物装饰画可以抓住动物的外形特征进行夸张简化变形,运用点线面的搭配和综合使用可以产生画面中有规律的图案美感。之后,我以“森林里的动物彩装节”为创作主题,进行作业的创作与展示。

儿童对图画的敏感程度远胜过文字,他们通过阅读图画而理解故事内容。儿童喜欢关注画面的细节,每一次阅读都会有不一样的感知和新的发现。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巧妙截取适合教学内容的画面,选择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联想迁移,可以为美术课堂教学增色添彩,尤其是对较为单调枯燥的技能技法知识的学习效果显著,化难为简,增强美术知识的趣味性,拓展学生的思维。

二、多元文化,体验美术个性风格

2011版新课标凸显了美术课程的“视觉性特征”,并指出多给学生感悟美术作品的机会。儿童审美品位的提高,建立在儿童具备大量丰富的形象贮存的基础上,需要调动各种美术课程资源加以高效利用。绘本的艺术风格多元化,美术教师应充分利用这样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欣赏感受的机会,提高其审美品位。

如教学苏少版六年级人物画单元,学生常常觉得人物画高深莫测,一味追求画得像而不敢下笔。这时,我出示了许多绘本中的人物图片,引导学生欣赏评析其人物表现的不同方式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寻找自己所喜爱的绘画风格,树立信心。学生看到这么多不一样的人物表现图片,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能力,可以进行绘本风格的尝试,可以进行线描的写生……有效解决了班级学生绘画水平高低不同的难题,同时,也突出了美术教学中的分层作业要求。

绘本这种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其造型轻而易举地就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远比教师简单的讲述和多张范例要优秀得多。巧妙合理地运用这些绘本资源,会使美术课堂更加精彩。

三、创作绘本,描绘心中故事创想

美术活动是再创造的过程。绘本书籍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充满创意的故事情节、生动有趣的画面,只要合理运用于美术课堂教学中,便可以很大程度激发儿童的创造力。教师利用绘本中有趣的故事内容、多变的画面情景,对学生进行递进式的启发和引导,可打开学生创意思维的大门,使其进行大胆的创新和再创造。

根据绘本进行作品创作和学习时,我主要采用两种方式:

绘本临摹:选择一幅或者多幅喜欢的画面进行临摹描绘。但临摹要有目的,要知道为了掌握什么样的绘画技能而去临摹,才可以达到临摹学习的效果。

绘本创作:可以根据绘本故事的原型进行续编或改编,也可以仿照书中的故事进行类似的创作,比如以童谣、民间故事、歌曲来改编创作,提高创作能力,拓展美术思维。

四、创作评价,相互交流学习成果

新课标指出:美术评价要注重美术学习表现的评价,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习惯的养成、学习态度的培养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激励学生学会学习、大胆观察、敢于表达的良好学习品质,比评价一幅静态的作品要有效得多。所以说,评价环节是美术教学中重要而不可缺少的环节。

绘本创作的过程中,作业多是以平面的形式呈现,在评价时我鼓励学生自评、互评,并写上一句简单的评语。在此基础上,我再给予评价和奖励,写出我的感受,让学生从自己出发、从他人观点、从老师建议多角度了解、感受、评析自己作品的优缺点,及时反思,更上一层楼。

在美术课堂学习中,学生不论是对自己或是他人的作品展开评价,都可以让他们在一次又一次的评价过程中学会评价的方法、诚恳的对人态度,同时他们的表现能力、表达能力、自信心以及批判思维均能获得进步。当然,评价的每一种方式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在教学过程或学生作品展现中灵活地使用不同的评价方法,根据不同的学生个性采用合适的评价手段,持续地进行多元评价,才能做到真正有效的评价,促进课堂效果的提高。

结 语

优秀的儿童绘本有着无穷的魅力,美丽的绘本给儿童的阅读打开了一扇窗,其丰富的资源也给儿童的美术创造架起一座新桥梁,为儿童的美术创作打开了一个新思路,帮助儿童走向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的艺术之路。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美术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1.

猜你喜欢
绘本美术创作
绘本
绘本
绘本
美术篇
《一墙之隔》创作谈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