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语用 基于学情 设计好课堂问题

2018-11-28 04:30吴启智
名师在线 2018年4期
关键词:语言表达黄河设计

吴启智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新城小学,福建厦门 361100)

引 言

学生在进行小学语文学习时,往往不能准确抓住学习要点,也不能准确回答课堂提问,这使得学生的语文学习变得难点重重。设计好课堂问题可以帮助学生通过被提问掌握教学重点,解决知识盲区。设计好教学问题要基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思维,最终才能达到提问的效果[1]。

一、善于设计引导,掌握问题关键

1.抓住教学关键点进行提问

小学语文提问中,教师的提问数量不是越多越好,反复、单一的提问方式,会让学生搞不清思考的重点,逐渐产生疲惫感,对回答问题失去兴趣,更会让学生激情涣散。因此教师在提问时要抓住教学的关键点进行提问。学生会通过教师的问题进行思考,抓住学习的重点。

例如,在进行《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的教学时,学生不能很好地从课本联想到环保,对文章更深层次思想的挖掘不够,无法一下子想到文章是想通过黄河的变化来呼吁大家保护环境,保护河流。这时,教师可以提问:“黄河的水以前不是黄色,黄河以前也很‘温柔’,洪水灾害很少。黄河发生这样的变化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发呢?”四年级的学生通常都知道环保的概念,也会明白黄河是因为人为的破坏才变成黄色的。经过思索后学生会得出要保护黄河的想法。教师应引导学生,使其通过语言的运用,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在回答问题时,可以围绕一些关键词作答,如黄河、保护、环境等词语。这样,学生就能达到“我口说我心”的目的。课堂问题的提出一定要抓住关键点,教师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引导,开展素质教育。语文教学最终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思索问题,掌握学习中的知识重点。

2.根据教学程度把握问题难易程度

学生在学习中有所收获,才会对之后的学习更有激情,在学习中遇到一些小困难,可能会使学生更勇敢地探索问题,找到解决方案。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的时候,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分层次地进行设计。如果一开始教师就提出一个少有学生能回答的问题,就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对教学内容失去自信;连续设计简易的问题,会让学生觉得学习没有挑战性,难以激发学习兴趣。有梯度的提问会让学生在回答问题中一步一步建立起学习自信。教师可以在学生建立回答问题的自信心后提出较难的问题,让学生感受教学内容的挑战性,也让学生在成功回答问题后获得成就感。

例如,在进行《鸟的天堂》的教学时,刚开始学习时教师可以提问:“谁能起来说说自己对文章中大榕树的感觉?”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回答起来比较容易,学生建立了一定的自信心。随后,教师提问:“为什么作者给文章取名叫鸟的天堂呢?”经过上一个问题的铺垫,学生有了一定的回答思路,可以联系榕树的形象来进行回答,回答的准确性更高。有梯度的、有联系的课堂提问一方面树立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自信心;另一方面也给了学生问题的思索方向,不至于没有思路。

二、重视学情,注意语用

1.课堂提问要具有针对性

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不但要具有针对性,还要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在提问时要做到用词准确,传达给学生的信息才能够准确,学生的思索方向才会跟随教师的引导,逐步得到提升。小学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教师在进行提问时要尽可能直观和形象。课堂提问一定要紧扣教学内容,不要提出一些又偏又怪的问题,更要避免课堂问题的随意性。课堂问题具有针对性是确保课堂问题高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进行课堂问题的设计时不要觉得数量越多越好,如果课堂问题过多,学生就可能出现思想疲劳,回答热情也不高。

例如,在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教师没必要对每个段落都进行提问,这样的教学提问低效而且容易引发学生反感。教师应抓住教学重点,通过提问让学生去思考读书的意义。比如,教师可以用直接提问的方式来发问:“请大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解。”这样的课堂提问简单明了,并没有为了提问形式而提问。在进行回答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有条理地回答问题,并思考意义是什么、收获了什么、我该怎么做等,这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

2.课堂提问要具有开放性

教师在进行课堂问题设计时要有开放的思想。课堂问题的设计要让学生有自由发挥的空间,有理即可,而不是答案唯一。课堂问题的创设是为了让学生发展思维,主动进行思索,提升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大家作为一名中国孩子又有什么样的呼声呢?”这属于开放性的问题,并且没有设置限制条件,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来回答,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也可以了解到学生心中的想法,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对相关问题进行解决。在学生进行表达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一些程度副词,能起到修饰的作用,比如我不想再天天看到你冷冷地和别人说话。程度副词的使用,能够增强表达情感,让听者更能体会表达者的感受。教师的教学方式早已不能只停留在“授人以鱼”,“授人以渔”才是开放进步的教学方式。

三、聚焦语用,引发提问

课堂提问不应该只停留在教师提问学生进行解答,应该扩展到学生提问,由教师和学生回答。传统教学中,教师牵着学生进行学习,学生缺乏自主思索和对所学知识提出问题的意识。学生提出问题是学生对知识从被动转为主动的第一步,通过学生主动提问也训练了其语言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的语言逻辑思维。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直接询问学生:“大家对于文章这部分的学习有没有什么疑问呢?”有些学生不敢提问,胆怯自己问的问题太简单遭到别人的讪笑,或者是因为胆怯不敢在课堂上进行发言。教师要多进行鼓励,让学生明白能提出问题说明进行了思考,不能因为问题简单就不提出来,小问题不解决之后会造成大问题。

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中实施“角色互换”的教学形式,学生作为提问者,教师作为解答者。如果学生提问少,教师可以主动提问一些简单的问题,用实际行动给学生做示范。在语言表达练习中,模仿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来模仿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以培养自身的表达能力。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方面的引导,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应用能力是很有帮助的。“角色扮演”将语言应用到实际中,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能够在这种语境中得到更好的培养。课堂教学问题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创设高效的语文课堂,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解决问题提升学生对语言表达的勇气,让学生更加乐于去表达自己心中的想法。

结 语

在课堂提问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提问是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学习,发展自己的思维,通过提问勇于去表达,学会去表达。好的课堂问题可以挖掘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水平,帮助学生对教材进行更深刻的理解,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参考文献]

[1] 邹秀梅.巧设提问,启发认知——小学语文提问要抓住学生认知需求[J].快乐阅读,2016,(22):91.

猜你喜欢
语言表达黄河设计
试析大班幼儿阅读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黄河』
数学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编写剧本台词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有种设计叫而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