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自主化管理的实践点滴

2018-11-28 04:30汪宝生
名师在线 2018年4期
关键词:班集体集体班级

汪宝生

(江苏省海安县雅周镇中心小学,江苏南通 226600)

引 言

自主是人的天性,小学生正处于自主性逐步形成并发展的重要阶段。长期以来,小学班级管理过分地强调标准化、同步化,忽略了对于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培养。为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要摒弃以往那种指令式、压迫式的班级管理方式,将规范管理和自我管理相结合,实行自主化的班集体建设模式,让学生成为班级的小主人。笔者结合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与思考,谈一谈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中的点滴收获。

一、小目标——明确方向、分步实施、逐节提升

目标太大难以有效实施,要想让一个个小目标产生凝聚力,需要教师学会整合,整合个人、群体和团队目标,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团队精神的整体提升[1]。我制定了当前一段时间的主要活动目标:培养和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提高学生对集体与个人之间关系的认知水平。为此,我组织学生开展了“我与集体”的系列教育活动:“我爱集体,我爱我家”——引导学生在关心集体的体验活动中认识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个人发展与集体发展是紧密相关的;“我为集体添光彩”——引导学生在为集体做贡献的体验活动中进一步感受到集体荣辱与个人荣辱休戚相关;“齐心协力争第一”——引导学生在竞赛活动中培养合作意识和强烈的集体荣誉感;“集体的温暖”——主动搜集学生平时活动的点点滴滴,以海安微教育为展示平台,积极打造班级风采。调动全体成员的积极性,在这样的体验活动中改善学生间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交往智能,同时,在集体中营造浓浓的爱的氛围,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实现自我认知方面的发展。

开学第一天,我就明确地向同学们提出我们的长远奋斗目标:我以四(3)班为荣,四(3)班以我为荣,达到学校先进班集体的水平。总目标确定后,设置阶段性目标与之相配合,并结合“雏鹰争章”活动,为表现好的学生颁发“劳动章”“爱国章”“创新章”“助人章”等,不断勉励学生,激发学生不断前进。这样,每天一个小目标,每天一个努力方向,使同学们在不断的超越中距离大目标越走越近。我们班的各项活动受到了校领导和老师们的肯定,为开学后的学习生活和班级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小主人——确定规范、积极参与、共同遵守

要在集体中真正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教师就必须遵从学生的内心,以生为本。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有着强烈的参与欲和表现欲。教师有义务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使学生在实践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如丁榕老师所说:班集体的建设要在活动中完成,根据学生心理、生理、思维、接受能力等特点,在有的问题上需要为学生进行合情合理的情境创设,助人自助、促人自悟,让学生在同伴间的合作交流中有所体验,有所感悟,在同伴的榜样感染与互助中维护自己的心理平衡,进一步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在这种思想支配下,我从开学初着手培养班干部的骨干,后半学期实现全员管理。经过培养,我们的小干部逐渐成熟,于是在后半学期,我让全班同学都参与了班级的管理工作,除了正副班长、学习委员外,每组分别设有语文、数学、英语组长,而班长、学习委员等重要职位分别由第一任班干部担任,其他干部则由组内根据情况讨论决定。平时的很多活动比如班会、练操、公益劳动等都让学生自己主持。每天由学习委员核查布置的作业,由生活委员总结一日常规的落实,每个星期的带操员也由同学们轮流担任,所有的事情不再是某一个人的,而是集体的事情。而我也从繁杂的班务工作中解脱出来,不必事事躬亲,也无须紧跟不放,只须稍做指导,同学们自己就可以把事情搞定,做到了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

三、小团体——以点带面、差别处理、彰显个性

班集体里很多孩子从小在家人、长辈们的千般呵护、万般宠爱中成长,只见阳光,不见雨露,他们的“自我中心”意识比较严重。也有少部分是单亲家庭和留守儿童,平时缺少关爱,他们普遍存在一种“我行我素”“破罐子破摔”的现象。我接手的四年级(3)班,刚开学时桌椅歪了很少有人去摆放整齐,室内垃圾很少有人去主动捡拾,饮水机、日光灯也不能及时关闭,时刻需要老师提醒……这些现象的出现引发了我对班级管理的思考:小学阶段正处于集体意识培养的关键时期,自己应该抓好这根弦,在平时多关注,加强对学生集体意识的培养。

一方面,我结合学生的性格、爱好等差异,鼓励和引导他们结帮结对,并有意识地“安插”一部分具有引领能力的学生,积极地进行启发和暗示,推动这个小团体逐渐向好的方向发展,努力克服在学习、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另一方面,注重班集体中每个人的优点与特长,充分打造展示平台,让更多的学生在张扬自己个性的同时,感受集体的温暖和力量,不断提高自信心。无论是哪个孩子取得了好的成绩,比如作文竞赛获奖、绘画作品展出、书法等级评优,我都会在班上及时表扬,和所有人一起为他庆祝,让他感受到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明白自己是集体不可或缺的一分子。正是这样的鼓励,极大提高了学生发挥特长的积极性,又不断提高了班集体的凝聚力,增强了每个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现象在我们班已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由于这一系列活动针对性比较强,因此,活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经过几年的班主任工作,我觉得班主任在管理的过程中也应关注一下处理方法,因为这影响到问题解决的成败:

1.表扬为主,批评为辅

身为教师,我们应该本着教育为主的原则,给予他们情感的安慰和行动上的支持。赏识他好的表现面,对于不好的一面也要批评指正,指明正确的方向。

2.宽容以待,学会尊重

很多时候,学生犯错误是因为不小心或者自制力薄弱,错在不自知。当老师跟他们讲清是非,他们就明白了。对于这种情况,不应该揪着学生的错误不放,放大后果的严重性,只有尊重学生的成长,给他们改过的机会和空间,他们才会更快地进步。

3.提优补缺,取长补短

十个手指有长短,每个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作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要懂得教会学生利用自己的特长为自己赢得荣誉,赢得社会的认可,让学生在以后的人生中能看到自己的价值。

4.培养默契,增进友谊

班主任不走近学生是做不好工作的。有时,你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能给学生很强的暗示。班主任尽量做到一碗水端平,以公平公正的原则处理班级事务,学会蹲下身子,尽可能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

结 语

总而言之,要想管理好一个班级,必须做到“目标明确、以人为本、团结协作”。只有实现自主化的班级管理,一切成为大家自觉的动力,我们的团队才能从优秀走向更优秀!

[参考文献]

[1] 焦连华.为了花儿的靓丽——小学班主任教学管理初探[J].考试周刊,2017,(19):177-178.

猜你喜欢
班集体集体班级
我为集体献一计
班级“无课日”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人心齐,泰山移
中等职业学校班集体建设的策略研究
警犬集体过生日
温暖的班集体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提升学生自主管理水平 构建特色班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