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直观模型学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随笔

2018-11-28 08:25洪文超
儿童大世界 2018年12期
关键词:线图计数器小棒

洪文超

(陕西师范大学大兴新区小学 ,陕西 西安 710032)

一年级学生即将要进行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学习,20以内数的加减法则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加减运算的基础。尤其是本学期学习的——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是学生较难理解掌握的部分。因此,要让学生在理解运算道理的基础上掌握运算方法,以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为突破难点,我在日常教学中会结合教科书采用小棒、计数器和数线三种模型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发现:部分同学在学习之前已经知道如何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但不能很好地表达计算的道理,没有真正理解为什么要这么算。或者学生单一地通过背诵或数数的方法来算出得数,不会利用具体模型解释算法的过程。那么如何才能充分发挥小棒、计数器和数线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退位减法的道理,从而提高20以内退位减法的熟练程度呢?我结合日常教学经验进行了一些思考。

小棒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个直观模型,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均以小棒为主要的学具。要鼓励学生有多种摆法,并且学会交流倾听,理解他人的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结合摆小棒的过程,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要求学生描述清楚自己的操作步骤,先摆什么后摆什么,语言与操作能够相对应。而计数器能更好地体现“位值”,凸显“借1当十”,因此在操作之前可以让学生回忆计数器的相关知识,明确十位上的一颗珠子代表多少。对于数线图,要让学生先看数线图,认识数线图。例如让学生明白“顺着数”相当于加法、“倒着数”相当于减法,明确画图的步骤。三种模型由直观逐步走向抽象,结合使用,丰富并发展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例如学习“13-8”时,第一个数线图呈现的是从13开始一个一个往回数的过程,也就是一根一根地减。可以充分利用学生一根一根数小棒减的经验,引导学生在数线上数的过程。第二个图是分段数,先往前数3个,再往前数5个,与“平十法”相对应,可以适时把数的过程在数线上画出来。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问题:为什么先往前数3个?最后要结合模型使习题的设计变得丰富多彩。在学习初期,可以要求学生用小棒或计数器先做一做,再算一算,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实物和算式的联系,理解运算的道理。在基本掌握了算法后,可以采用学生先计算再利用模型进行解释的方法。

计算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内容之一,希望这些思考能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数学、运用数学,在数学的海洋里尽情遨游。

猜你喜欢
线图计数器小棒
临床-影像组学列线图术前预测直肠癌T分期
采用虚拟计数器的电子式膜式燃气表
基于箱线图的出厂水和管网水水质分析
寻找规律巧算根数
一起数小棒
巧移小棒
东山头遗址采集石器线图
计数器竞争冒险及其处理的仿真分析
任意N进制计数器的设计方法
基于单片机的仰卧起坐计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