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2018-11-28 08:25高文娇
儿童大世界 2018年12期
关键词:课文阅读教学教学模式

高文娇

(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藤田镇中心小学,江西 吉安 343000)

前言:语文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他们的交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除了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教授外,还要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更全面的发展。语文阅读对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丰富学生的语文思维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小组合作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意义

(一)有利于降低理解难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学模式主要是学生快速阅读—找出中心思想—教师讲解,这样的教学过程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的阅读思维非常被动,自主理解文章的能力比较弱。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自主思考和学习的机会,同学之间针对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共同解决问题,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理解能力,阅读过程也更加轻松,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有利于增强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团队合作精神是当前社会对人才提出的必然要求,因此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们的学习目标是一致的,相互帮助和带动共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增强了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二、小组合作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明确学习目标,分组开展讨论

要想有效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明确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学习是基础。比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圆明园当年的辉煌,了解圆明园毁灭的历史,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因此在开展阅读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相关的图片资料,为课文的学习奠定基础。在开展阅读教学之前,教师要明确学习目标,提出问题:圆明园里究竟有什么,能让人们如此赞美它呢?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和讨论,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让这一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促使学生更深刻的感受圆明园的辉煌。

(二)创设合作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有效的情境创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小组合作教学中,教师也需要创设合作的学习情境。比如在开展阅读教学之前,教师可以设计猜字谜的活动“一人一张口,口下长只手”,猜一字;教师把学生分成两个组,其中一组是班上成绩一般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可以相互讨论,共同得出答案;另一小组是班上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但是他们只能自己思考,不允许讨论,最后成绩一般的小组领先得到了答案。通过这个活动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明白小组合作的重要性,多人的力量是强大的。将这一概念运用到语文阅读教学中,更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积极引导学生,拓展学生思维能力

小组合作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呈现出的效果也很好。但是学生在刚接触这种教学模式的时候会感到迷茫,不知道在应该怎么学习,阅读的效率非常低下。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也要充分发挥出引导者的角色,积极引导学生,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山中访友》这一课文的教学中,老师可以提出“选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的阅读任务,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自由朗读,与同学分享自己喜欢的句子。很多同学都对课文中“老桥—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树—是我的知己...这段文字有深刻的领悟,同学们相互分享和探讨,将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当成了自己的朋友,更能理解和体会作者“山中访友”的情感。这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更直观和真实,有效拓展了学生们的思维。

三、结语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与他人进行交流,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小组合作学习就可以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同学之间合作交流与分享,学习氛围更加融洽,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情感。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组合作学习的氛围更加轻松自由,与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相比有更多的优势。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学老师提供更多的参考,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更有效的运用到语文阅读教学中,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课文阅读教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背课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