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8-11-28 04:30樊宏辉
名师在线 2018年4期
关键词:小鸡数学知识思维能力

樊宏辉

(江苏省启东市决心小学,江苏启东 226226)

引 言

在新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被列入了教学任务。数学是一门注重思维活动的科目,需要学生拥有清晰的思维能力才能将其研究透彻。教师需要把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工作,不断创新研究更多能拓展学生思维空间的教学措施,让学生在享受思维碰撞的同时,获得更多的知识。

一、数学思维能力的内涵

数学思维主要是指学生在面对问题时,可以把问题数字化,变成数学问题。数学思维能力则是指学生能利用数学思维,对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探究出数学规律,还可以利用数学思维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是一种结合了逻辑、想象、推理的综合性能力[1]。

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第一,数学思维能力可以将学生的知识和数学方法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拓展思维空间,让学生学会更多的思维方式,增强学生的解题能力;第二,数学思维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判断问题,可以让学生形成看待数学问题的独特角度,促进数学能力的提高。

三、小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措施

1.数形结合,强化思维深度

数形结合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思维方式,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把知识利用图形表达出来,更形象生动,方便学生直观地观察,再将图形转变为数量关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计算。

如在学习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时,大部分教师只是让学生背公式,单纯教授理论知识。学生不知道公式为什么是这样的,导致很多学生公式记住了,遇到问题时却无从下手。教师要针对这个问题,引导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计算前先画一个图形,根据图形求解,通过这个方式,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实践

我们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时,可以借助情境的作用,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对学生进行引导,把枯燥的数学知识承载在情境中,让学生从视觉感知升华到理论的认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能力。

如我们在帮助一年级的小朋友认识什么是球体、正方体等立体几何图形时,如果只是告诉他们球体、正方体的物理特征,小朋友们可能难以在脑海里勾勒出形状来,难以理解。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搭积木的小活动,让学生利用一些几何体搭房子,在学生做活动的过程中顺势向学生介绍这些几何体,让学生在玩的同时学习到数学知识。

3.联系生活,实现教学目的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都存在着数学知识。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将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两者紧密结合,利用学生生活中见到过的数学例子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场景向学生提问,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进行解答,通过实际问题,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

如在学习分数时,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的情境向学生设置应用题,如一个小镇有一个养鸡场,他们打算分三个批次将一批小鸡卖出去,第一次出售的小鸡比总的小鸡数少三分之一,第二次卖的小鸡比一半少120只,第三次卖出了350只,请问,这个养鸡场总共有多少只小鸡?这种生活化的问题便于学生理解,不会出现学生连题目都看不懂的尴尬处境。在学生思考时,教师可以适当给予提示,如让学生尝试用假设法解决问题。通过这个方式,学生可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易于理解,对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用处。

结 语

总的来说,数学思维能力对于学生学习数学的作用是巨大的,它可以让小学生打下良好的数学学习基础,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开一个好头。教师需要加强对教学方案的设计创新,通过各种灵活的教学措施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的小学教育事业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 杨波.浅析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2011,(08):86-87.

猜你喜欢
小鸡数学知识思维能力
闪电小鸡
小鸡想飞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小鸡不见啦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