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文学科素养的语言运用“四有”研究

2018-11-28 15:19欧阳英
名师在线 2018年17期
关键词:四有语言文字学科

欧阳英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太平镇信诚木棉小学,广东广州 510980)

引 言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就是要体现“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即以语言训练为中心,特别是要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两个基本点”即培养语文能力(听、说、读、写),提高人文素养。要实现“两个基本点”,这就要求语言文字运用要紧扣语文学科素养,努力实现“四有”:有标、有序、有趣和有效。那么如何实现小学语文学科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运用的“四有”呢?在本文中,笔者以课堂实践来说明。

一、方向明确,用之有标

小学语文学科素养的培养在实际操作中以《语文课程标准》为课堂教学提供参考底线[1]。教师要把握课程标准,重点应该放在“目标要求”和“评价要求”的解读上。所以,在进行语言文字运用时,教师要紧扣《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和“评价要求”,使语言文字运用更具针对性和目标性,达到“去粕取精”的目的。

如《刷子李》一课的教学,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五年级下册阅读中“体会领悟”的目标要求:“领悟文章的基本写法——继续学习描写的方法,特别是人物描写的方法,体会表情达意的效果。”一位教师把这篇略读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继续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为了达成这一教学目标,她在“领悟写法,深悟‘刷子李’”这一教学环节中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进行了如下的设计。

1.师生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引导学生探究:

(1)从正面刻画“刷子李”精湛技艺的句子,体会抓细节刻画人物的方法。

(2)从“黑衣”和“白点”这一侧面描写,进一步体会抓细节刻画人物的方法。

在引导学生探究时主要分四步走:读句、谈感受—讨论、说理由—探究、悟写法—小结、学运用。

2.写话训练。在学生探究了作者通过侧面描写和对比手法来刻画人物特点后,她安排了如下的小练笔:

请选择以下的一个开头,学着运用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的方法抓住细节写写他(她)的特点。如果这两个都不喜欢,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一个人写。

▲表妹今年虽然只有三岁,可人人都夸她是个“小才女”。

▲我的邻居张大爷是一位“怪”老头。

从以上案例可见,教师紧紧围绕《语文课程标准》来确定教学目标,把准了方向;然后,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听、说、读、写的语言文字运用。每一个练习都以教学目标为中心,不偏不倚,都能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

二、层次分明,用之有序

语文教师在进行语言文字运用训练时,要认真解读文本,又要超越文本,实现学习内容的迁移,引领课堂向纵深发展。教学不仅仅局限于文本,还要关注课外,使学生的学习从课内到课外,体现知识习得的层次性。

如某位教师在品读《丑小鸭》中的“他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大家都叫他‘丑小鸭’”这个句子时,就进行了这样的语言文字运用训练:

(1)读一读,想想作者写了丑小鸭的哪几个部分?请用“_________ ”把它们画出来。

(2)丑小鸭的“毛、嘴巴、身子”分别长得什么样子?请在对应的词语下面画上“~”。

(3)指导读短语“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

(4)词语搭配训练:

例:毛灰灰的—灰灰的毛 嘴巴大大的—( )

身子瘦瘦的—( ) ( )—( )

(5)课件出示其他鸭子图片,学生练习说话:其他的小鸭毛( ),嘴巴( ),身子( ),可爱极了。

纵观整个语言文字运用训练,教者的视野开阔,心存大语文观,把学生的学习从课内引到课外;学生的回答纵横延展,层次分明,个性得到张扬。

三、形式多样,用之有趣

语言文字运用的形式要丰富,切忌单一、乏味,失去“语文味”。在形式上,听的练习可以听课文录音或听师生读文本内容去思考问题;说的练习可以是补充填空、连线、找朋友、想象补白、说话练习;读的练习可以多种形式的朗读;写的练习可以是续写、给特定情境写话、运用方法写话……

如某位教师在教《太阳》一课时,就设计了形式丰富的语言文字运用训练:

有品读句子的训练:读一读第2、3自然段,找一找用了列数字说明方法的句子。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一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6000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2500倍。

(1)听同学读句子,看你能听出什么?

(2)用“______”画出具体的数字。

(3)这样写突出了太阳的什么特点?用一个字说明。

有整节课的巩固训练:

1.填空。

《太阳》这篇文章运用了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的说明方法,介绍了太阳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_ 的三个特点。

2.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句子“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运用了打比方的写法。 ( )

(2)句子“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6000摄氏度……”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 )

这一课的语言文字运用可谓集听、说、读、写的训练于一体,形式丰富,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四、主体彰显,用之有效

小学语文学科素养的提出有助于教师把握义务教育阶段教学领域深化素质教育的学科要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就需要提高语文课堂听、说、读、写训练的实效性。那如何去提高呢?笔者认为要提高语言文字运用的实效性,就要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参与度”去衡量。

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关键在于语言文字运用训练方式的选择上。教师应该多采用同桌、四人小组、找好朋友、开火车、开飞机和学号轮换等方式,让所有学生都能拥有学习的机会。如《窗前的气球》生字教学的环节,一位教师是通过这种方式处理的。

音:小老师领读—开火车拼读—开飞机直呼生字—指名直呼

形:你认识了哪个字?怎么认识的?能给它组词吗?(开火车说)

全班齐读AABB式叠词:摇摇晃晃、叽叽喳喳,指名(按学号)说说自己积累到的叠词。

义:(示词语)全班认读—用词说话(指名10名学生)—全班再读

书写:指导写“病”—全班观察,发现(四人小组说)—范写、生练习—评议(同桌)

在听课中,笔者粗略计算了一下,就生字教学这个环节,全班42人,人均读、说的机会达到4次以上,部分学生多达6次以上,可见学生的参与面很广,真真正正把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落到实处,以生为本。

结 语

实践证明,依据语文学科素养进行语言文字的运用训练,就能真正落实语言文字运用的“四有”——有标、有序、有趣、有效,课堂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进而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四有语言文字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关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语言文字规范 中华通韵(征求意见稿)
“超学科”来啦
小学英语“四有”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进社区 争“四有”
自我管理出“四有”孩子
古诗教学,须从“四有”起步
安陆市荣膺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