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类比思维的运用分析

2018-11-28 15:19吴家霞
名师在线 2018年17期
关键词:飞天事物内容

吴家霞

(江苏省南京市梅山第二小学,江苏南京 210039)

引 言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类比思维,主要是将相近的知识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并从中找出其中的差异和相同点,以便于学生对这些知识更好地掌握。从当前的小学教学现状来看,教材内容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性是很大的,相似含义的段落和句子较多,所以类比思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也是非常普遍的[1]。

一、类比思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优势

第一,类比思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有利于更快地发现知识之间的差异性,然后据此总结出重难点知识,突出有效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欲望,便于他们更好地掌握学科知识。

第二,类比思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有利于将知识之间的差异性更加直观地凸显出来,帮助学生加深知识的印象,增强他们的记忆,提高他们知识掌握和问题解决的有效性;同时,类比思维的运用,也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使他们用多重分析的思想去看待和解决问题,从而帮助他们更加准确地找到最佳的问题答案。

第三,类比思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养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思想,形成迁移思维,对他们的思维能力进行锻炼,进而促进他们学习有效性的提升。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教学问题,引导学生在处理问题时养成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课堂教学之后教师要善于对所学习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然后整理出科学的学习思路,最后要对文本前后知识进行对比和总结,以此来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类比思维运用的主要策略

(一)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感知课文中的类比现象

类比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其主要是将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相似事物。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苹果里的五角星》这节课时,邻居家的小男孩横切苹果之后,给我看苹果的横切面,跟我说苹果核像一颗五角星。文中将苹果核比作了五角星,从苹果中出现的五角星的图案鲜为人知,体现出了小孩子的创造力,与儿童的性格一样生动活泼,充满活力。

从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来看,类比方法的运用是很明显的。比如将时间比作海绵中的水、将人生看似马拉松等。这些不仅在小学语文课文中经常出现,在生活中也是显而易见的;同时,从人们的日常交流和表达中也不乏会应用到一些类比类词汇等,这其中包括比喻、明喻和暗喻等几种方式。类比方法作为小学语文学习最常用的方式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尤其是语文写作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类比思维是写作的前提和根本,只有有了类比思维,才能够熟练掌握写作教学中的比喻方法,从而促进写作质量的提升。

类比能够激发人们对相似事物的认可与认同。所以,在小学语文中应用类比思维,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启发他们的创造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使他们在知识学习中能够多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进而提升学科教学的有效性。

(二)利用结构映射,对文本内容的同与异进行深入分析

结构映射将已知与未知的两个结构之间进行对比,但这两个结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并据此形成对未知事物的构建。

例如,在教学《师恩难忘》这节课时,可以将其与《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文章结合起来,让学生利用结构映射,对两篇文本内容的同与异进行深入分析。授课过程:首先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过《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现在谁能来讲一讲这篇文章讲述了什么呢?”这样大家会快速地参与到课堂中来,纷纷主动进行故事讲述。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简单的几个词语对《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文章的内容进行概述。例如,如何体现感恩思想的?如何表达感恩的?接着,教师可以用几个词语概括两篇文章的内容,再将它们写在黑板上,形成一个思维导图,以此来凸显两篇文章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最后,对两篇文章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进行分析,从相同之处去体会感恩思想,突出文章主要想表达的报答师恩的情怀。

结构映射的过程就是将相似文本的内容进行压缩、对比和类推,让学生从相似文本中找到相似和不同的内容;并利用这些内容的差异性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欲望,使他们对课文的学习更具积极性,使其所获得的学习内容与其智慧和情感更加接近。

(三)类比创造,提高学生的再创造能力

事物之间的邻近性能够创造更多的可能性,也只有通过对事物之间邻近性的分析才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类比思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采用的就是类比创造的思想。也就是通过类比的方式,使得相互之间作用关系不大的方面联系到一起,并将其中的可能性都展现出来,这样其中所体现出的教学内容就能够促进学习者创造更多的学习可能性。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类比思维提高学生的再创造能力,就是通过类比思维和类比方式的应用,使得学生将临近事物之间的可能性把握得更加到位,进而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

例如,在学习《奇妙的克隆》这节课之后,很多学生都会认识到克隆的伟大,克隆是科技的进步,给人类社会创造了很大的财富;但也会有少数学生想到克隆技术的无限发展会对人类社会产生威胁,所以教师就可以据此引导学生进行文章的再创造。在具体的教学引导中,教师要摆脱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让学生敢于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展开想象。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更高,能够积极踊跃、勇敢果断地参与课堂学习,并能够激发出他们的创造热情,提高他们的创造力。此时,学生的能力也就接近了他们自我创造的临近价值了。

再如,在教学《梦圆飞天》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飞天梦与《西游记》结合起来,想一想如果自己是孙悟空有了飞天的本领,飞入天空之后想做点什么、会发生哪些大事等。通过这样的教学引导,学生的创造激情能够迅速被点燃,各种稀奇古怪的想法都会脱颖而出。比如飞天之后要做龙王向干旱地区下七天七夜大雨;飞天之后要娶嫦娥;飞天之后要做将军等。这些奇特的想法都源于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都与课文《梦圆飞天》的内容有着直接的联系。在此篇文章之后引导学生这样大胆地展开想象,并敢于进行创造,使得课堂教学更具趣味性和创造性,也更有挑战力,学生在学习之后容易获得更多的满足感。

结 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类比思维的运用,强调的是类比思维和方式中压缩、对比、类推的作用,力图通过类比使得知识之间的差异性、共性等更加地直观和形象,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类比的形式有很多种,类比的生成结果也是多样化的,其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来说是一种多样性的体验。类比思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也有利于促进学生获取深度的学习体验,提高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促进他们想象力的提升。这些对于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他们思维与素养的提升等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飞天事物内容
飞天之梦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美好的事物
另一种事物(组诗)
飞天探月,永不止步
飞天之路
主要内容
酒坛飞天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