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 新理念 新课堂

2018-11-28 08:25徐灵霞
儿童大世界 2018年12期
关键词:课外语文老师

徐灵霞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吴村中心小学,江西 上饶 334600)

实施以课程改革为中心的教育改革以来,贯彻新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发生了重要的变化,由重视教师“教”变为重视学生的“学”,由授受式教学变为鼓励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由知识的传递者变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探索者,促进者。学生的地位发生了变化,由被灌输对象变为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由被培养成统一规格的人变为尊重差异,发展个性的特长。为此,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如下尝试,努力构建一个新课标下的新课堂。

一、开放课堂,以学为主

把课堂还给学生,首先要求老师彻底转变观念,从高尚的讲台走下来,与学生平等,做一个课堂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开放课堂,真正使课堂教学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因此语文教学必须联系生活实际,注重语文实践,能力训练,要以语文知识为基础,做到切实有效,课内课外有机结合。无论课内课外,都必须围绕一个核心、两个基本点,也就是围绕“能力训练”这个核心而展开,两个基本点就是课内与课外。课内注重于练习,课外致力于阅读,课内课外相互结合,不拘泥于教材内容,而延伸到课外阅读教材,并穿插一些课外读物,这样课堂教学气氛就比较活跃,对深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起到很好的作用。

在教学中,我首先从自读课文和课内外古诗词着手,通过指导学生自读课文学会用自己的人生经历,知识积累,工具书等方法去探索课文内容,体味学习的乐趣,课前,我要求学生进行材料收集工作,如同一作者的,同一内容的,同一时代的,让学生收集起来,阅读整合,进行比较,相互印证。有利于学生整合掌握知识。

为了打破“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坐观”的局面。我让学生自行组成若干个小组,搜集整理资料,分工协作,搜集整理资料加入自己的分析和见解,然后在课堂上交流,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可以使他们掌握的课外知识得以互补,同时也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谓一石三鸟。

二、民主合作,张扬个性

新课程的理念之一就是合作学习,把以教为主变为以学为主。就要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言“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一堂课的成败,不是看你讲得有多好,而要看学生学得有多好。课堂教学怎样才能叫完成教学任务?不是老师讲完了,讲清了就行,只有学生学会了才算完成教学任务,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尽可能把学生和自己的距离拉近,使之感到亲近;和教材拉近距离,使之感到亲和;跟教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拉近距离,使之共振共鸣。我的做法是“多送蜜,少送刺”,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充分调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学生自己的生活为中介解决学生生活的多样性、具体性和教材内容的抽象性、概括性的矛盾.语文教学就是要倡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去获得独特的感受、独特的体验和独特的理解。如,在课堂上,不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我都鼓励学生自己制定学习目标,设计学习重点,互相讨论问题,使他们真正做到畅所欲言,懂什么设计什么,想到什么说什么,人人都有发表意见和看法的权利机会,良好的学习风气蔚然行成,如,单元测试时,变老师评改为学生集体评议,让学生进行小组互改,集体评议,形成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有利于信息交换。这样做,既有学生的集体评价,也有学生自我评价,整个学习活动是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进行的。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师生之间是一种真诚合作,平等和谐的新型伙伴关系。

三、宏观调制,微观放开

有人说过,勤劳的老师会教出懒惰的学生。知识不让学生主动去感悟获取,问题不让学生自己去探讨解决,疑难也是老师包办,这样学生就像一个带着口袋装东西的人,慢慢就没有了学习的主动性。我们老师在课堂上“懒惰”一些,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这就需要老师宏观的调制,微观放开。应放手让学生去尝试错误。没有经过挫折的成功,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让学生在自主的前提下,合作讨论、相互补充,自己去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选取不同的视角、采取不同的方法、获得不同的结论。由于每个学生的经验背景不同、兴趣爱好迥异、性格气质有别,应提倡结论的多样化。

如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演练,表演,辩论,品读、竞赛,当老师,做发言人等,目标是把问题交给学生去讨论解决,把要点教给学生去归纳总结,方法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和琢磨,还可以让学生大胆猜想,有疑问也可以让学生互相解答,还可以保留和认可一些有分歧的意见。只有在学生的思维出现说不清,道不明或者无法准确表达时,老师才适当点拨启发和引导,就算有时候一堂课预先设定的任务没有完成,但是只要学生在这堂课收获方法,激发了探索的兴趣,为以后的主动学习打下了基础,就体现了课堂效益最本质的要求。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我多倾听学生的意见和看法,多关注学生的即时反应,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见解,引领学生做一个不唯师,不唯书,达到教与学充分和谐共振,如赞可夫所说:“努力使学生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自由地呼吸。”

猜你喜欢
课外语文老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