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提高小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2018-11-28 08:25
儿童大世界 2018年12期
关键词:甜点本课语篇

武 艳

(西安交大阳光小学,陕西 西安 710043)

本文以清华版小学英语一年级下册Unit 4 Health Food Lesson 27为例,探讨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体验到不同的话语理解,如何构建多维语言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语用意识,增强语用能力。

一、优化教材语境,反映真实交际需求

清华版小学英语一年级下册Unit 4 Health Food Lesson 27的教学内容文本如下:

What’s your favorite food?

Ice cream!

Cake!

Chocolate!

Don’t eat too much sweet food.

为了使吃甜点这个语境更贴近生活实际,笔者适当增添了“Have a picnic with me”的语篇,为学生创设了运用所学语言的语境。增添的语篇如下:Oh! It’s 8 o’clock.I’m going to have a picnic.What do you want? And What’s your favorite food?

去野餐与准备野餐食物,与最喜爱的甜点有着密切联系,这就使得谈论甜点的话题呈现更自然、真实。在教学中增添恰当的语篇背景,既能优化和丰富教材原有的语境,又能起到巩固已学知识和引出新学知识的作用。增添语篇同时要注意与学生的认知能力结合起来,不恰当的语境创设往往会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使学习效果适得其反。

二、补充教材内容,丰富语篇内涵

笔者和学生关于最喜爱甜点的对话是在学生学习完本课的重点句型之后,作为语言输出活动呈现的,对话内容如下:

T: What’s your favorite food?

S1: (观看图片)Ice cream! Don’t eat too much ice cream.It’s too sweet.

S2: (观看图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 Don’t eat too much ice cream.___________.

S3& S4: (观看图片)Chocolat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 Don’t eat too much sweet food.

笔者自然地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谈论最喜爱的甜点,以此引导学生学习What’s your favorite food?的语言表达,学会用Don’t eat too much….提出合理的饮食建议。该语篇除了教育孩子Don’t eat too much …以外的另一重要意图:如何处理爱吃、不能多吃、也不能浪费的食物,也是本课的“留白”所在。以该语篇为例,学生可以向好朋友、同学等进行分享,最终使“my favorite food”更具有人文的意义。

语言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使用的,如果学生能够在相对完整、真实的情境中接触、体验、理解和学习语言,他们就能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意义和用法,也能更好地掌握语言的形式。教师在教学中要围绕课时话题来完善和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适当补充教学内容,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有效地学习和运用语言。

三、有序推进语言训练,丰富学生的语言体验

(一) 在发散性思维中丰富语言

导课时,笔者呈现Have a picnic的计划,但因为最近很忙,抽不出时间来准备野餐食物,请同学们给帮帮忙。因此,笔者顺势提出问题:What’s your favorite food?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储备,在教师提供的语言结构的辅助下给出有新意的回答,学生在这个开放性问题中发散思维,丰富语言。

(二)在整体感知中理解语言

本节课在让学生第一次整体感知语篇内容前,以图片和问题提示作支架,引导学生有重点地听录音文本,以此来帮助学生有效捕捉录音中的关键信息。在学生听语篇时,笔者没有把语篇的文字内容呈现在PPT上,而是根据录音的播放速度,通过图片给出一定的提示,帮助学生根据获得的信息进行判断,让学生在整体感知文本的过程中理解所学语言,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三)在完成任务中训练语言

任务1:在通过直观的图片了解了多吃甜点带来的危害后,初步学会如何提出合理的饮食建议。例如,一位学生会说Chocolate is sweet! If I eat it in the morning, at noon and at night.What will happen?另一位学生根据听到的信息判断:Don’t eat too much… It’s unhealthy.然后交换角色进行操练。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信息差的存在给学生留下了思考的空间,学生之间的互动真实且有意义。

任务2:在学生掌握了有关甜点及如何提出合理的饮食建议后,基于语境的连续性和语篇内容的完整性,笔者设计了一个角色扮演活动,在小组活动中,让学生扮演老师,将课文内容在生活中演绎,以此作为阶段性的小结。在图片和对话框架的提示下,学生能自然地将新学到的有关最喜爱的甜点的表达与他人进行交流,并根据个人喜好提出适当的饮食建议,使应用性较强的甜点话题自然地融入到日常的交际中。在这个过程中,所学语言的语义内涵得以凸显,其中蕴含的情感变化得以体验,其应有的语用功能也得以实现。

任务3:在学生初步理解文本对话后,笔者请学生根据图片内容回答或提出相关问题,“1.If you see the picture, you should give us the answer.2.If you hear ‘aho’, you should give us the sentence.Eg: Don’t eat too much sweet food.3.If you see ‘?’, you should try to give us a question.Eg: What’s your favorite food?”这三个问题,以此来检测学生对于 “What’s your favorite food?和提出适当的饮食意见”的理解。

任务4:在小记者采访的语境中,学生模拟小记者与采访对象的问答活动,通过采访不同的同学,在语境中操练并运用语言。

T: What’s your favorite food?

S1: Cake! / My favorite food is cake.

T: Cake is nice.Don’t eat too much cake.I want to share!

教师设计任务时要注意任务的真实性,要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前后任务要循序渐进,使学生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来学习语言,获得和积累相应的学习经验,培养在真实生活中运用所学语言的能力。

(四)在分享中升华语言

“分享”主题是串联起本课的重要话题之一,是本课重要的精神内涵,也是关联起各个环节的重要线索。让学生自由谈论“I want to share my…”,谈论的过程中既是本课语言知识的再现,又是语言升华、获得言语表达的过程。

四、注重文本课后延伸,拓展学生的综合语用能力

比如,学生在学习完本课时的语篇内容、理清文本脉络后,通过不同的途径采访朋友最喜爱的甜点,练习重点句型;以教材文本为范例和小伙伴进行情境表演,或者和小伙伴一起编一首儿歌。这样的课后作业是围绕课堂上的语言内容与语境来设计相应的课后练习,是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有效迁移和拓展。

猜你喜欢
甜点本课语篇
熊妈妈的甜点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搞怪的甜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大灰狼的甜点屋
A double inequality for the modulus of the Grötzsch ring in Rn
甜点师 美丽不止多一分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