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游戏模式下的幼儿体育游戏课程

2018-11-28 08:25郑巧巧
儿童大世界 2018年12期
关键词:器械游戏运动

郑巧巧

(重庆市长寿区第二实验小学校,重庆 长寿401220 )

幼儿园课程要注重教学游戏化,幼儿园体育教学更应凸显游戏精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要“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资助选择和自由活动的时间”。体育活动是通过提供充分的活动场地、丰富的活动材料,设计科学的活动内容来发展锻炼幼儿运动能力,提高幼儿身体素质,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促进幼儿思维和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协同发展的一种活动形式。在幼儿体育课程的实施中,不仅要注重教师的“教”,更应注重幼儿的“学”。以幼儿熟悉的场景、经验、动作等为基础,坚持适合幼儿的方式,聚焦幼儿游戏体验,实现教学游戏化。

一、设置体育游戏名称,引发幼儿兴趣

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对周围的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熟悉的事物是引发幼儿兴趣、快速进入活动状态的关键。如果体育游戏的名字不是幼儿熟悉和喜欢的,玩过之后他们大多不会记得。很多老师认为名字无关紧要,教学过程才是重点。其实体育游戏的名字能够唤醒幼儿的已有经验,引发幼儿的回忆,提高幼儿经验的迁移水平。

二、创设支持游戏环境,提供游戏条件

(一)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氛围,变限制为支持

出于安全的考虑,教师常常会限制和约束幼儿的行为,这种限制在户外体育活动中更为明显。但好奇心会造成教师越是限制,幼儿越是好奇的情况。稍微调皮大胆的幼儿就容易在缺乏相应的运动经验下去试,这样也就越容易发生事故。因此,在户外体育活动中,教师应创设自由宽松的环境,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让幼儿自主决定玩什么、怎么玩、和谁玩、玩多久,让幼儿在自主的活动中发现问题、积累运动经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幼儿自主游戏。

(二)投放适宜的运动器械、材料,变被动为主动

幼儿自主运动的基本条件和前提是要有丰富多样的器械和材料。科学有效的器械和材料有益于将幼儿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生动有趣、丰富可变的器械材料能激发幼儿自主运动的意愿和兴趣,让幼儿体验运动的乐趣,感受运动的无穷魅力,同时也要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幼儿能力和水平的差异。

(三)提供充分的游戏时间、空间,变封闭为开放

幼儿的体育游戏需要多元化、开放性的时间和空间,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才能真正实现幼儿的游戏自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都明确指出:幼儿每天要有一个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和两个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教师在安排幼儿体育活动是要符合幼儿课程的要求,做到动静搭配、室内室外相结合、运动负荷适宜等。

幼儿运动的场地也不仅仅局限于操场。沙坑、水池、大树、台阶、走廊等都可以是幼儿活动的场所,只要教师因地制宜设计相应的游戏,就能赋予这些场地活动的功能。

三、聚焦幼儿游戏体验,实现知识生成

“发展性是教学最根本的价值追求,更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基础”,教学活动的根本追求是促进个体发展。幼儿体育游戏活动不是在教学环节中引入某个游戏元素以吸引幼儿的注意,而是要在过程中彰显幼儿游戏体验。

(一)幼儿的兴趣性体验

幼儿在体育游戏活动中的兴趣性体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幼儿的一种情不自禁的被卷入、被吸引的心理状态,这种体验的获得是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自我反思,从而建立的意义感。

(二)幼儿的自主性体验

在适合幼儿的情境下设置体育课程内容,尊重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幼儿充分地拥有选择的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活动及活动器械,进行运动和游戏,有利于培养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有利于教师针对不同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指导,实现因材施教。

(三)幼儿的获得感体验

幼儿的获得感是随着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升而产生的自我成长体验。教学中让幼儿体验获得感,就要建立起符合知识与幼儿自我成长之间有意义的联结,让知识走进幼儿的世界,从而让幼儿在游戏化教学中感受自我成长与改变。

四、运用互动教学策略,促进深度学习

体育运动游戏中可通过幼儿与幼儿互动的形式,让幼儿与他人、文本及自身紧密结合,将知识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幼儿探索的热情,让幼儿体验到与同伴共同完成任务的幸福。互动教学除了幼幼互动,还有师幼互动。教学要有回应,有效的回应是促进活动高质量开展的重要因素。体育运动游戏中,教师要针对幼儿的生活世界和个体经验等展开全面、丰富、深度的回应。幼儿会从教师的回应中获取信息,实现幼儿的深度学习。

猜你喜欢
器械游戏运动
不正经运动范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外来器械实行集中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健身器械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经皮器械复位法治疗难复性骨折8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