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引领 深度辐射 构筑产教融合“双协同平台”

2018-11-28 11:35刘建清
世界教育信息 2018年21期
关键词:荆楚通识产教

刘建清

荆楚理工学院是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由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和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学校有30余年办学历史,37个本科专业,1.3万名学生。学校一直重视转型产教融合工作,2014年被认定为湖北省首批转型试点发展学校。

在产教融合方面,学校在协同育人平台和协同创新平台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试点引领,构建产教融合新生态

2015年,荆楚理工学院入选首批教育部中兴通讯信息通讯技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学校也成立了中兴通讯试点学院。之后,学院积极改革人才选拔方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师遴选考核和评价制度,不断完善学院内部治理机构,成立由主管教学院长、副校长联合管理的机构。学院投入1300多万元,建立1000多平米的实验室,开办了两个专业——物联网工程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目前已经招生三届,共有442名学生。

(一)校企融合,创建校企混合体

校企混合体建设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管理机制融合,学校管理层中,有一位企业代表作为专职副院长。师资队伍融合,企业有两三名教师在学校教学。人才培养融合,建设专业共同体,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建設资源。社会服务融合,建设产学研究共同体、,加强校企文化融合。

校企混合体建设项目已于2016年通过了验收,本科教学合格评估也得到专家和相关领导的高度评价。这一项目引领了学校其他专业的建设,以此为契机,学校又组建了云计算与信息技术、农村信息化与物联学科群,形成两大学科群为支撑的软件类专业集群、电子信息类集群来推进产教融合。

(二)行企共建,共构学科专业新生态

学院扩大合作方式,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荆门公司建设中兴通讯校外实训基地,借助工信部“蓝桥计划”平台,将国内1000多家软件企业作为备选实习基地。

二、深度辐射,构筑双协同育人平台

目前,荆楚理工学院有37个本科专业纳入专业群建设。2016年,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时候,首先提出了融合发展——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通过通识教育完成大学基本人格培养这一基本任务。大学本科教育也不能等同于专科教育,本科教育、专科教育的区别是学术、科学研究,因此,需要强调应用型与学术型融合、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融合、培养过程中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

为此,荆楚理工学院建设了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个性教育3个平台,希望学校与社会教育有效结合,共同致力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方面,通识教育课程55学分,专业主干课程60学分,个性发展课程25学分,学校希望通过五个学期完成通识教育和学科专业技术教学。我们认为,学技术很关键,但技术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没有强硬的学科理论作为基础,学生在毕业后的适应能力是非常有限的。

由此,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和企业联合培养一部分学生,且在学生学习阶段的后一年半根据企业需求来进行课程及实习安排。2018年,学校工作部署中提出,每一个学院必须得有一个产教融合平台,这一平台不仅仅是一个项目、一个实习、一个实习基地或一个班级,必须得有一个合作平台及机制,以真正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

三、关于产教融合的想法

一是学校领导要重视产教融合,促进学院里的教师动起来,仅靠政策难以执行,这是一个重要的思想工作。二是积极探索如何调动企业参与积极性,如何让产教融合成为双赢的事情。有的企业是为了培养急需人才,有些企业是为了扩大企业影响,明晰不同企业的具体诉求,才能真正开展可持续的合作。

编辑 王昕 校对 徐玲玲

猜你喜欢
荆楚通识产教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职教育“四实一体”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走读湖北
荆楚老乡敲钟忙
高校通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基于产教融合的 OBE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基于产教融合创新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荆楚战疫之歌
致逆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