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要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撑

2018-11-28 11:35翁鸣
世界教育信息 2018年21期
关键词:人才培训农村

翁鸣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人才支撑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前些年农村很多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财力资源都是由农村向城市流动,这是单向的,大部分农村青壮年劳力都出去打工,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除人才瓶颈制约,实现双向流动,城市的人才、资金要流到农村去,这样才能保证农村的发展,才能留得住人。因此,要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聚集社会各方人才,造就更多乡土人才,形成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五个方面。一是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随着城市化进程,农业也向现代化发展,要掌握农业技术、产品质量的安全性、标准的操作,未来的农民肯定是具备专业知识的新型农民。二是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现在农村特别缺乏专业人才,因为人才都流到大城市,所以這就提出地方高等学校、职业院校综合利用教育培训资源,灵活设置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振兴培养专业化人才。三是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包括高校、科研院校,使城市的资源也要流向农村。四是鼓励各界投身乡村建设,要有社会的力量参与。五是创新乡村人才的培育,包括本土培养和人才引进。

中央一号文件为乡村人才支撑指明了方向,但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单纯的培育很困难,怎么来做培训,培训对象愿不愿意参加、能不能接受,效果如何,都是值得考虑的问题。因此,我们的培训要做深入的调查研究,比如一定要让现在的年轻人中学毕业就参加培训,等到四十几岁培训就困难了,要有引导、需求,要在实践当中做出不断的努力和探索,这并不是简单的事情。

现阶段农村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人才匮乏,甚至有效劳动力缺乏现象严重;二是党的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情况普遍存在。

由此可见,要完成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的任务并非易事,因此我们要深入研究,精心准备,否则就是浪费资源。教育事业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发展,地方高校要抓住乡村振兴的历史性机遇,为党和国家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实现教学改革和办学理念的转变,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大局。

第一,实现乡村振兴要抓住历史的机遇,传统的学院式办学模式要和地方的政府有机结合,地方需要什么,企业发展需要什么,智库在当中提供咨询服务,才能找到思路和建设。

第二,提供人才支持,包括高校的教师干部挂职、担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程、农村志愿者、项目帮扶等多种形式,让教师干部体会到农村需要什么,这样才能找到教学改革的方向。

第三,加快教学改革和课程调整,通过参与调研,体会哪些方面做的工作是不够的,哪些是需要完善的。

第四,地方高校有很多教学资源,可以培养农村急需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党的领导,包括农村基层的领导,这需要干部队伍建设,包括高校未来如何培养高质量的宣教生。我曾在地方上担任过4年半的副书记,对此我有深深的体会,农村急迫需要高素质、有知识、政治方向坚定的干部去锻炼,需要外来的力量介入,这就为高校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第五,建立市校合作农技服务体系,借鉴浙江大学与湖州市的合作模式,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业技术推广新体系,为农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讲到,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他强调,一是坚持办学的正确政治方向,二是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三是形成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总而言之,只要我们认真领会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把握高校教育与乡村振兴的结合点,就能够更好地贯彻落实坚持方向和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

编辑 吕伊雯 校对 朱婷婷

猜你喜欢
人才培训农村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会议·培训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教师培训还需“精准滴灌”
毛遂自荐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