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治理文化建设

2018-11-29 09:53杨科正
大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办学大学制度

杨科正 刘 娜

治理是管理的高级阶段,而治理文化的形成是治理体系形成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最高目标。就大学治理本质而言,是一种经过长时间发展已经普遍建立起来的学术文化规范和特定院校自身的文化规范的混合物。[1]

近年来,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大潮下,大学治理工作也成为当前重要内容之一,各级政府和大学纷纷开展治理制度机制建设、平台建设,但要取得根本性成效,就必须提升到文化治理的层面,真正实现治理现代化。

一、大学治理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目标意义

(一)大学治理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第一,文化治理是治理的最高境界。著名经济学家和社会活动家成思危教授将管理水平分为三个阶段:经验管理、科学管理、文化管理。文化管理是管理的最高境界,文化治理也自然是治理的最理想状态,大学治理的最高境界就是形成先进科学的大学治理文化。文化决定理念,理念决定战略,战略决定制度,制度决定行动,行动决定效果,效果最终又影响文化。[2]因为任何一个组织不可能完全靠制度管理好,再好的制度也有局限性,弥补的办法就是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文化作为非正式制度,其作用不亚于正式制度,它可影响人的精神风貌、价值观念、思想行为、道德规范等,这些恰是大学实现有效治理不可或缺的文化认同和价值支撑。

第二,大学本质上是文化组织机构。从根本意义上讲,教育本身就是文化的组织化、正规化、特殊化传承,大学就是一种文化机构,大学发展靠的就是通过历史沧桑凝炼出来的恒久弥新的文化遗产。正如王冀生先生所言:“大学的本质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与社会的经济和政治机构鼎足而立的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大学是在积淀和创造的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基础上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高深学术的高等学府。”[3]表面看来办学需要大楼、大师,实质上需要先进文化,教书育人需要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文化化人,科学研究需要日积月累,需要求真、向善、唯美,追求高远,因此可以说,办大学就是办文化。且大学作为学术组织,结构松散、主体下沉,与政府的官僚体制、企业的经济体制不同,唯知识和创新为权威,需要遵循知识创新的规律来运行。

(二)大学治理文化建设的目标意义

治理的目标是达到善治,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科学的治理文化通过柔性手段的“人化”管理,有助于发展人作为主体性存在的思想力量,帮助治理各主体方形成先进的治理思想认识、行为习惯方式及价值追求。就大学治理而言,治理的目标就是为了构建政府宏观管理、大学依法办学、市场有效调节、社会积极参与的大学外部治理体系机制和党委领导、校长治校、教授治学、民主办学的校内治理体系机制,引导利益相关者通过协商、对话、合作以及公民伙伴关系等方式积极参与大学公共事务的管理,实现大学多元主体治理权利的共享,达到各利益相关方合作共治、共赢发展的目的。在当前,强化大学治理文化建设,不仅有助于促成科学大学治理体系建成,提升大学治理现代化能力和水平,而且也有助于发挥我国文化优势,促进治理长效机制建设,保障大学持续科学发展。

二、大学治理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代治理理念和实践在我国发展较晚,大学治理的理念和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代政治经济制度及西方思潮的影响下,我们在大学治理文化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

第一,官僚主义模式占据主导。在我国,“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当前表现依然严重,既表现在政府与大学的外部治理关系中的政府过于强势,学校自主权不足,有明显的“政策治校”模式。[4]也表现在校内治理关系党政权力与师生权利之间中的“行政化”色彩依然明显,行政权力侵蚀学术权力,既损害了大学办学自主权的充分发挥,也制约着学术权力、学术自由的实现。

第二,工具主义模式盛行。在经济主导、效率至上的社会里,绩效管理、目标管理很受推崇,并逐步弥漫到大学,一方面政府对学校、学校对二级办学单位设置时间发展目标,五年、年度、学期,甚至季度任务指标,另一方面,量化考核学校及教师成绩,科研立项数、科研经费数、论文专著数、成果转化率、成果获奖数、教学工作量等“客观”指标,与学校综合排名、资源配置、教师职称晋升等紧密挂钩,主导着学校和教师的日常行为。在学生中也普遍实施综合评分排名,并作为评优、选干、党员发展等方面重要依据。

第三,功利主义越来越严重。急功近利是当今社会一大通病,“工程化”“市场化”等成为大学管理者最普遍的话语方式和行动准则。美国著名教育家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曾经说过,大学要满足社会的需要,而不是它的欲望。但我们的政府更多地强调大学对社会发展的现实作用、当下利益,例如曾经倡导的高等教育产业化活动等,办学目光短浅,本末倒置。学校围绕项目、经费获得办学,教师为职称、职务晋升而为,学生更多注重的是毕业后的工作条件和经济待遇。大学对人类社会长远发展、大学生长远发展关注不够,钱学森之问依然得不到有效解答。

第四,保守主义依然存在。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封闭保守主义特征本身就比较明显,学在官府,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封闭的校园、长方形的课堂桌椅规矩布局,“象牙塔”特征明显。另一方面,新中国成立后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响,大学办学唯政策、文件和领导讲话是从,大学领导的人财物绝对处置权得不到有效监控,是“计划经济时代最后的堡垒”。尤其是许多地方高校,办学中既不能与世界一流接轨,也不能紧密结合地方社会资源、特征需要而办学,抱守精英教育办学模式,闭门造车,自娱自乐。

第五,人治现象长期存在。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典型的人治社会、一朝天子一朝臣,领导任期政绩意识、形象工程观念突出,法治意识、契约精神不强,权大于法现象时有发生。大学发展特别受领导个人思想意识影响过大,受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学校主要领导个人理念和能力影响甚大,加之我国大学主要领导的任期都相对有限,不可能出现哈佛大学一任校长40余年的现象,发展的随意性很大,政策的稳定性、延续性不够,这与百年树人的教育规律很不相称。

三、大学治理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

从广义上讲,文化可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四个方面。

(一)以大学精神为旨塑造大学治理的先进理念

美国著名高等教育家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说过:总的来说,在保障大学高水平方面,大学精神比任何设施、任何组织都更有效。[5]大学治理理念一方面需要彰显大学文化的核心要素,即大学精神,具体说来就是既要体现欧洲经典大学的“三A原则”,学术自由(Academic Freedom)、学术自治(Academic Autonomy)、学术中立(Academic Neutrality),也要体现目前我们普遍认同的大学自治、校长治校、教授治学,学术自由、追求真理、敢于创新、勇于批判等千百年来大学延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另一方面需要强化法治观念、民主意识、开放办学等现代治理理念。同时,作为中国大学,还必须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特别要体现人文关怀,凸显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个人与集体、做人与做事等方面的和谐统一,彰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而且应在校训、校徽、校歌、校风、教风、学风等学校标志性文化口号中予以显现,昭示社会。

(二)以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为方向健全大学治理制度体系

治理体系必须依靠制度来保障。制度文化可分为表层制度文化和深层制度文化,前者是指以文本、书面或电子文字等形式呈现出来的制度,后者是指人们对创建制度与遵守制度的态度、价值观、认同观等。制度安排的实际效果更要在于营造一种大学所独具的组织文化氛围,着意于人的精神与物质需求、大学近期目标与长远发展、对内的自我完善与对外的社会奉献等的和谐统一。[6]因此,大学治理重在制度,根在文化。作为制度建设,要充分体现“大学自治、校长治校、教授治学、民主办学”等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要义,尤其要做好学校章程、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细则、党委会和校务会议事规则、学术委员会章程、教授委员会章程、理事会章程、校友会章程、教代会和学代会制度实施细则、院系管理规则等基本制度建设,明确校内外各治理主体的职责范围、权力界限、组织架构等,从而使其科学有效。

(三)以规范组织运行规则促成大学治理行为习惯的养成

美国组织行为学者温德尔·弗伦奇说过,组织发展和转型首先在于实现从文化认知到行为习惯的转变。[7]大学从管理到治理以及治理的方式既反映了相关人员内在对大学组织的理念及认识,也是各方相关人员的日常行为习惯的写照,治理能力高低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人的行为习惯方面。在大学治理体系建设中,构建完整的制度体系只是基础,而这些制度的规则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治理效能的发挥,例如党委会和教代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学术委员会和理事会的人员组成、组织领导、表决方式等都必须进行科学设定和严格遵守,完善各治理组织机构的运行规则,规范治理主体行为方式,并促成治理主体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将思想理念转化为实践行动,从而促进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四)以标识性建筑设施昭示大学治理的文化标志

历史悠久、成就卓著的大学都有其标志性文化符号、标志建筑物,例如,哈佛大学的威德纳图书馆、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苹果树(智慧树)、斯坦福大学的胡佛纪念塔、哥伦比亚大学的“饥饿的狮子”铜像、东京大学安田大讲堂、北京大学的“一塔湖图”、清华大学的二校门、北京师范大学的“木铎金声”、 复旦大学的“驴背诗思” 塑像、厦门大学的嘉庚楼群、云南师大的三绝碑等。可以说,这是学校的印记,甚至可以说是大学人的图腾和精神寄托,它们完全发挥着以物化人的意义。因此,与其他建筑类别相比,大学建筑在审美、结构、功能上要求更高,要在充分实现建筑基本功用的基础上,外部环境空间和文化寓意要精心设计,使其富有文化内涵和环境感染力,要善于利用校园中的古树、名贵植物、自然水体、历史遗迹及具有建筑艺术价值的建筑物等,重视景观环境序列中的不同视点所引发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感受。特别在学校的关键点建设,如校门、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礼堂、雕塑等,融通大学治理理念。

(五)以日常校园文化营造大学治理的文化氛围

华中科技大学刘献君教授提出了大学育人的“泡菜理论” 昭示我们,青年学生在大学里,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只是一个方面,更主要的是感受一种文化熏陶。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师生员工的凝聚力,培养良好的校风。而且任何一种校园文化,一经形成之后,必然传承下去,不因时代、社会制度不同而消失。因此,要以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学术报告、科技竞赛、社团活动等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营造大学治理的文化氛围。

总之,大学治理文化形成是大学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意义重大,其建设是一项基础性、根本性系统工程,从理念、制度、行为到环境因素等方面,都需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凝聚、发展而形成,需要各治理主体方持久乃至永远为之不懈奋斗。

注释:

[1]Tierneuy,W.G. A Cultural Analysis of Shared Govern-ance: The Challenges Ahead[A].Tiereney,W.G. The Impact of Culture on Organizaticnal Decision making: Theory and Practice in Higher Education [C]. Virginia:Stylus Publishing,2008:171.

[2]吴俊清,朱 红,朱 敬. 大学文化治理:概念、理念、环境与研究内涵[J]. 现代教育管理,2012,(12).

[3]王冀生. 文化是大学之魂[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4).

[4]方芳. 大学治理结构变迁中的权力配置、运行与监督[J].高校教育管理,2016,(10).

[5]Abraham Flexner Universities:American English German[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0:348.

[6]阎光才. 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89.

[7]温德尔·弗伦奇. 组织发展与转型:有效的变革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办学大学制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党的领导制度是居于统领地位的制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制度空转,是“稻草人”在作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