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狠抓落实重要论述的思想认识

2018-11-30 09:29李秋实王明生
群众 2018年21期
关键词:实招习近平马克思主义

李秋实 王明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投入更多精力、下更大气力抓落实,加强领导,科学统筹,狠抓落实,把改革重点放到解决实際问题上来。”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增强狠抓落实本领,就是要“坚持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有机结合起来,勇于攻坚克难,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狠抓落实,是新时代我们必须要坚持和运用的科学方法,是我们党在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进而实现伟大梦想中必须要坚持和增强的本领之一,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蕴。

狠抓落实的实践意义

只有狠抓落实,才能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走向纵深。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改革重在落实,也难在落实。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克难实践中,我们必须增强狠抓落实本领,不断发扬“钉钉子精神”。“钉钉子”需要找准靶心、精准发力。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找出病灶,以问题为导向,找准现有制度、环节、领域存在的问题,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把改革重点放到解决实际问题上来。“钉钉子”还要选好钉子,找好锤子。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因时因地出台政策,科学制定改革方案。在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了40多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共审议、通过重点改革文件400余份,这些改革的良药、良方、良策实现了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今天,抓落实的有利条件越来越多,改革的各项基础也更加坚实,因而要投入更多精力、下更大气力抓落实。

只有狠抓落实,才能实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改革不易,在于挣脱思想观念的束缚,在于破除既得利益的羁绊。主观能动性包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的主观意识和实践活动对客观世界的反作用。我们要在改造世界中加深认识,在深化认识中改造世界。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以来历经艰难困苦,能够不断创造新的辉煌,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发挥真理性认识对实践的积极促进作用,最重要的是要发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狠抓落实,就是要真正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以新思想定向领航。

只有狠抓落实,才能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显著特征。狠抓落实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特点,其“攻坚克难”“钉钉子精神”等内涵也充分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具体实际。正是因为长期以来锲而不舍勇于创新、狠抓落实,我们把党中央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落到了实处,不断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艰辛的实践和理论探索,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不仅改变了中国,而且走向世界、影响世界,其思想力量、理论价值、实践贡献正在全球彰显出来,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中国的原创性贡献。

狠抓落实的关键环节

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狠抓落实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谋实事”,目的始终是为了群众、造福群众。要注重解决民生问题,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把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出实招”,就是要结合群众的现实需求,有针对性地推出一批改革举措。“求实效”,就是始终要以人民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来检验改革成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只有坚决改、马上改,才能真正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效。

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狠抓落实强调“做细做好”,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光芒。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狠抓落实就是要针对主要矛盾,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要找到最合适的途径和最精准的方法,对事关战略全局、长远发展和人民福祉的紧要问题,进行科学统筹、优先解决。“出实招、求实效”需要更好地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提出新思路、谋划新战略、落实新举措,努力实现发展的质量、效率、公平和可持续的有机统一。让新发展理念落地生根、化为实践,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和行动,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善于把握工作的时度效,既抓全局的重点,也抓局部的重点,做到工作一盘棋。

必须坚持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有机结合。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特点,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大环境所共同决定的。这就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有实干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既要做好“久久为功”的准备,又要在落实工作中坚持“雷厉风行”的作风。要拿出敢于担当的勇气和决心,越是难度大的改革,越要动真碰硬,一抓到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抓改革的关键,要亲自抓、带头干,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狠抓落实的过程,就是把党的理论、方针、政策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过程;增强狠抓落实本领,就是让党员领导干部更加坚定自觉地为实现党的初心和使命而奋斗。

狠抓落实的价值意蕴

狠抓落实,是坚持和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直接体现。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加强党对改革工作的领导要体现在抓落实、见成效上。只有在狠抓落实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才能把好方向、谋好大局、定好政策,不断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重大领域改革需要党中央作出整体推进的部署,复杂改革难题需要党引导大家准确研判。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只有在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对实际工作的狠抓落实中才能得以实现。在“狠抓”和“落实”的过程中,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狠抓落实,是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继承和发扬。毛泽东对“实事求是”有精准定义:“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邓小平把解放思想纳入实事求是的范畴,强调了主体能动性在解放思想中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狠抓落实”的方法论进一步突出了“实事求是”命题中的“求”的过程和重要性,从而深化了对“实事求是”思想的认识。“坚持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与“实事求是”思想一脉相承。“说实话”就是说清事实,讲求真理;“谋实事、出实招”就是探求群众需要,谋求科学政策,力求落到实处;“求实效”就是以人民满意为准绳,追求方针政策的实际效果。

狠抓落实,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思想原则的鲜明表达。狠抓落实所强调的“久久为功”和“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都体现了真理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即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真理性认识只是相对的,需要从实践到认识,并在新的实践中检验认识的真理性,进而在新一轮实践中形成新的认识。坚持“狠抓落实”就是真正地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能盲从真理,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过程,在“狠抓落实”中逐步形成规律性认识,再用规律性认识指导更广泛的落实。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苏胜利

猜你喜欢
实招习近平马克思主义
以实招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之成效
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
筑巢引凤出实招 固巢养凤促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立足市情支实招 精准施策促脱贫
标题党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习近平主席访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