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新液联合益生菌治疗活动期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

2018-12-04 05:35王海燕
实用临床医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新液结肠炎杆菌

王海燕

(永城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河南 永城 476600)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等特点。UC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多见于20~40岁,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及生活[1]。临床上治疗UC的药物主要有氨基水杨酸类、激素、免疫抑制剂、抗生素、肝素等,但多存在治疗时间长、药效慢、费用昂贵等劣势,故不作为临床首选的治疗药物[2]。益生菌是一种含有生理性活菌及其成分和产物的微生物制剂,广泛应用于胃肠道疾病的治疗;康复新液作为安全、无刺激性气味的纯中药制剂,具有活血除淤、生肌滋阴之功效[3]。2014年11月至2017年8月,笔者对52例活动期轻中度UC患者给予康复新液联合益生菌治疗,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4年11月至2017年8月永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活动期轻中度UC患者104例,均符合UC的诊断标准[4-5]。排除重症UC和患有严重的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器质性病变及感染性肠炎的患者。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104例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52例,男30例,女22例,年龄(35.64±4.79)岁,病程(6.81±1.25)个月。轻度27例,中度25例;中左半结肠炎27例,右半结肠炎16例,全结肠炎9例。观察组52例,男32例,女20例,年龄(35.85±4.85)岁,病程(6.59±1.19)个月。轻度29例,中度23例;中左半结肠炎28例,右半结肠炎17例,全结肠炎7例。2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包括抗炎、营养支持等治疗。同时,采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0.5 g口服,3 次·d-1。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康复新液5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 mL中配制成灌肠液100 mL,加温至38 ℃,于晚上睡前行保留灌肠,1 次·d-1。2组疗程均为8周。2组在治疗期间均未使用抗生素。

1.3 观察指标与中医症候评分标准

比较2组治疗8周后中医症候(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评分和治疗前、治疗8周后血清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7(IL-7)、白细胞介素-23(IL-23)水平,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不良反应情况。

中医症候评分标准:按文献[6]的标准对中医症候(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进行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8周后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评分均降低(均P<0.05)。见表1。2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表12组治疗8周后中医症候评分的比较

2组治疗前血清MDA水平及GSH-Px、SOD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8周后血清MDA水平降低,血清GSH-Px、SOD活性均升高(均P<0.05)。见表2。

表22组治疗前后血清MDA水平及GSH-Px、SOD活性的比较

组别nMDA c/(μmol·L-1)GSH-Px/(kU·L-1)SOD/(kU·L-1)治疗前治疗8周后治疗前治疗8周后治疗前治疗8周后观察组526.08±1.584.02±0.76114.85±10.25135.58±12.8195.56±8.15125.84±9.29对照组525.93±1.625.31±0.82112.69±10.19122.54±11.5296.12±8.21109.78±8.34t0.4788.3201.0785.4580.3499.276P>0.05<0.05>0.05<0.05>0.05<0.05

2组治疗前血清IL-7、IL-2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8周后血清IL-7、IL-23水平均降低P<0.05)。见表3。

表32组治疗前后血清IL-7、IL-23水平的比较

组别nIL-7IL-23治疗前治疗8周后治疗前治疗8周后观察组52852.54±88.15426.64±92.54467.94±56.21259.79±34.21对照组52849.83±86.45592.21±89.93459.28±54.38323.51±42.98t0.1589.2530.7988.365P>0.05<0.05>0.05<0.05

3 讨论

UC的病因可能与肠道黏膜对肠腔内细菌、毒素等有害物质抵抗力减退所致炎症反应失控有关[7]。中医认为,UC可归于“腹痛”“肠癖”及“泄泻”等范畴,其病理可能为脾胃虚弱,而湿浊、郁热蕴结于肠腑,致以气血俱伤、气机壅阻、血淤损于脉络而发病。脾虚湿盛乃该病之主要病机,脾虚为本,湿盛乃标,发病后期以本虚标实、脾肾气虚等为主证[8]。故中医辩证用药需以清热解毒、止血生肌、散瘀敛疮、通利血脉为主。康复新液是美洲大蠊干燥虫体的乙醇提取物制剂,专治血运、气机壅阻及瘀血内结之证,具有活血祛瘀、养阴生新、收湿敛疮、解毒利尿的功效。经药理学试验证实,康复新液不仅有利于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和血管新生,改善创面微循环,加速创面的修复,而且可调节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避免UC病情反复发作[2]。金双歧,即为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其可直接作用于肠道黏膜表层,形成保护屏障,抵抗肠腔内有害细菌、毒素等物质侵袭肠道黏膜,避免刺激及损伤肠道黏膜。同时,金双歧还可纠正肠道菌群紊乱,促进肠道形成双歧杆菌、粪肠球菌及嗜酸乳杆菌,稳定菌群平衡,有利于患者肠道功能的改善甚至恢复[3,7]。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8周后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评分均降低(均P<0.05),其与杨卫生等[9]研究的结果相似,并说明康复新液联合益生菌治疗活动期轻中度UC疗效显著。

氧化应激在UC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UC发病时,氧自由基(ROS)可对自身组织产生一定攻击作用,并可触发细胞膜上不饱和脂肪酸,引发脂质过氧化反应,产生大量的氧化应激产物(如MDA),进一步刺激炎性反应活化和炎症介质高水平表达,而在此过程中,抑制了清除ROS的抗氧化酶如GSH-Px及SOD等活性,进而ROS等有害物质过量生成,从而造成肠黏膜组织损害进一步加重[1]。另外,免疫系统紊乱及炎症也在UC患者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梁金仙[10]报道,UC患者血浆和肠黏膜中IL-17、IL-23呈高表达,而这两类炎症因子属于新辅助性T细胞亚群Thl7细胞分泌因子,可反映肠道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UC患者血清IL-17、IL-23水平均升高,说明IL-17、IL-23高水平表达可引发炎症级联反应,而治疗后,血清IL-17、IL-23水平均显著降低,说明康复新液可通过降低IL-17、IL-23的水平来抑制炎症级联反应,从而减轻UC患者的炎症反应。

猜你喜欢
新液结肠炎杆菌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正畸慢性牙龈炎的临床疗效
乳杆菌属分类学地位变迁后菌种名称英解汉译检索表(二)
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
解淀粉芽孢杆菌的作用及其产品开发
侧孢短芽孢杆菌A60
康复新液HPLC指纹图谱建立及6种成分测定
康复新液在腋皱襞切口大汗腺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康复新液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112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