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亭烨
(六盘水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贵州 六盘水 553000)
贵州地处祖国的西南,自古就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该地区居民自古开始从事农业的种植和培育,可以说,自贵州有史以来直到近代农业一直是该省经济的命脉,支撑着贵州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贵州土地贫瘠,交通闭塞,农业发展水平很低,这种情况一直困扰着该地区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近期,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在六盘水试点,随后便在贵州全面铺开,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如果要想推进这一改革的效益潜能继续向深层次延续,必须配以综合性的举措,例如,现代农业的教育培训等,配套措施助推改革,形成合力,把改革的红利效能发挥到最大。本文回顾民国时期贵州农业教育的发展历史,以求为目前的改革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任何一项改革和发展都是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紧密相连的,贵州农业教育的兴起不是偶然的,是与当时的经济社会的实际情况相联系的,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战败屈服,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割地赔款。随后帝国主义列强,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不断发动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不仅丧失国权、割让土地,甚至支付巨额的战争赔款,财政困难的清政府为偿还贷款,加大了对国内农民阶层的盘剥,贵州人穷地狭,百姓生活困苦,再加上统治阶级的不断盘剥,使原本已经处于爆发边缘的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官逼民反,贵州少数民族起义不断,如同光年间的苗民和侗民起义,震动了清王朝在西南的统治秩序,为稳定边疆统治,平息叛乱,增加百姓的收入,从而减轻阶级矛盾,清政府开始在西南地区(包括贵州)地区改进农业技术,发展农业生产,推行农业教育。
在清乾隆年间,时任遵义知府的陈玉壂,从中原蚕桑种植发达地区引进蚕桑,经过多次实验种植成功,并在贵州其他适宜地区推广种植,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一度贵州遵义的丝绸可以和蜀锦和江南的绸缎等中国名锦一竟高下。《遵义府志·农桑卷十六上》记载,“自是郡善养蚕,迄今几百年矣。纺织之声向闻,才斛林阴迷于道路,邻叟村妮相遇,惟絮话春丝几何,秋丝几何,子弟养织之善否。而土著卑贩走都会,十十五五……遵稠之名,竟与吴菱,蜀锦争价于中州,远缴界绝不邻之区,……不下中州产。”由此可见,贵州蚕桑业在的繁荣景象。然而,到了鸦片战争以后,“洋烟之利倍之,又东洋之价值贱而色艳”,鸦片种植开始在贵州地区泛滥,加之样布的竞争,贵州地区的蚕桑种植开始严重下滑,已具规模的纺织业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在这种情况下,光绪年间,主政贵州的封疆大吏充分认识到种植鸦片并非经济之根本,在工业极度落后的贵州,如果传统的农业不能恢复和发展,贵州的经济社会的稳定会出现危机。因此,上奏朝廷请求创办农业教育学堂,以促进农业的发展。
贵州历来有“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的说法。“人无三分银”究其原因是因为,进入农业社会之后,尤其是铁质生产工具出现之后,可耕种农作物的土地极其稀少的贵州,开始落后于其它可耕土地较多的地区。清朝康熙雍正之后,由于国家税收政策的改变,以及高产作物,贵州人口暴增,再加上贵州原生环境恶劣,民国时期石漠化的灾害已经十分严重,根据《贵州省志》民国时期石漠化的程度已经达到65.63%,几乎接近现在贵州石漠化的程度,可耕土地的稀缺再加上石漠化灾害的加深,农业经济遭受打击较大,为了在有限的土地资源实现最大的产出,稳定农业生产,改变旧有的农业生产方式,提升农业生产率,成为清末民国时期重要的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发展农业教育是重要的途径之一。
鉴于一系列的危机,光绪年间,贵州巡抚的林绍年根据贵州的实际情况上奏朝廷,请求筹建蚕桑学堂,创办了第一所现代化农业学堂。他在上奏中指出,详细分析了贵州的自然环境以及面临的严峻形势,提出只有发展现代农业教育,才能解决贵州的问题。在上奏的同时,他还向江浙地区招募教员,并购买相关仪器设备。并命令各州、厅、县等下属,选派优秀学员到学堂学习。学堂设立后,林绍年任命按察使全懋来总理学堂,负责学校的一应事务。新设立的学堂,分为内堂和外堂两个课业,内堂学生学习养蚕种桑,学习缫丝等课学为主,同时还要学习数学、物理和种植等各项辅助课业,内堂课业需要学习两年;外堂课业以实践为主,专门在专门开辟的试验田里种桑、养蚕以及学习缫丝,外堂学习时间较短,只需半年就可以毕业,学堂所需要的经费全由专门成立的机构按需要拨付。不仅如此,对于学员毕业后的就业去向也做了具体规定,根据《贵州通志·学校志》记载,“学员毕业后,即派往下属,逐一指授或者添设学堂,逛业甄微。”由此可见,贵州蚕桑学堂要求毕业的生员到下属各州厅县,去传授新式蚕桑之法,或者去下面州厅县所开设的新学堂去任教员。
在省立蚕桑学堂的影响下,下属各州府厅县,开始陆续设立农业学堂,对贵州的蚕桑产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安顺地区创办的蚕桑学堂传授西洋制丝之法,色彩艳丽,销路甚广,其质量不亚于江浙所产丝绸。可见,各地蚕桑学堂的创办对推动贵州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从蚕桑学堂开始,贵州农业教育事业开始迅速发展起来,继贵州蚕桑学堂之后,为了进一步打开局面,贵州新任巡抚庞红书于清光绪34年,再次上奏朝廷,请求筹建贵州农林学堂,朝廷应允,在广大开明士绅的支持下,贵州官立农林学堂成立,由于学校发展迅速,该学堂规模当时已经不能满足办学的需要,于是贵州省巡抚衙门开始收购贵阳附近的山林地,用于建设新的校舍,建成后学校规模占地百余亩,规模之大让人称奇,而且学堂内学科门类之多,可谓冠盖中国。根据《贵州通志·学校志》中记载,贵州农林学堂开设课程有农业、蚕桑、林木、畜牧四大科,学制两年,生员遍布全省。
贵州农业教育兴起之后,摇摇欲坠的清王朝便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走完了它最后的路程。但是,清王朝的覆灭并没有带走其留下的这一日盛的风气。进入民国之后,贵州农林学堂进行改组更名为贵州农林学校,后来经过调整,又改名为贵州甲种农业学校,该校实行现代化管理,开设农、蚕、林三大专业,课程涵盖作物学、病虫害、桑树种植、缫丝等学科,不仅如此为了适应发展的潮流,该学校还设有文学、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等辅修科目,课程多而且实用,与近代办学潮流一致,抗战时期,该学校又更名为省立高级农业职业技术学校,并且增设了园艺和兽医专业。但是进入民国后,学生规模一直不多,从未超过百数,但是从发展的视角来看,它仍旧推动了贵州近代农业教育的发展。在农林学校的影响以及省政府的倡议下,其他相关的学校和专业相继出现,例如贵阳毓秀女子中学开设附课学习蚕桑,贵阳县设立蚕桑实习所,专门指导蚕桑种植;后来在贵阳筹建了缫丝厂,成为各蚕桑学堂的实习实训基地,这些学堂的办学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并且有些学堂在新中国成立后,也为农业高校的建立贡献了力量。
贵州近代农业教育为地狭民贫的贵州农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先进的农业科技和农业思维进入贵州,对贵州农业劳动者走出愚昧落后的生产思维和生产方式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当今贵州农村地区的 “三变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探究贵州农业教育发展历史,对于助推当今的改革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如何梳理可用的思路脉络,仍需要学者继续努力研究。
[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 郑珍,莫友芝.遵义府志.农桑卷.第十六卷[Z].1838.
[3] 《贵州省志》编纂委员会.贵州省志·地理志(上)[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100.
[4] 杨士超.民国时期贵州石漠化分布的复原及其成因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0.
[5] 《贵州通志》编纂委员会.贵州通志·学校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