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设计与实践

2018-12-05 15:26付永红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8年2期
关键词:任课教师思政课理论课

王 建,付永红

(锦州医科大学,辽宁 锦州 121000)

0 引 言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大学生思想品质的重要途径。由于多种原因,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很低是不争的事实,而开展专题式教学能有效解决该问题。因此,本文对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的设计与实践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为提高高校思政课专题教学的实效性提供借鉴。

1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专题式教学的意义

专题教学就是任课教师从思政课的教学大纲入手,提炼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并结合学生和教材的实际确定主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进行再次整体性、系统性的整合,每个思政课任课教师以不同主题进行专题讲座的方式来组织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题式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环境下专题式教学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方式,通过开展专题式教学,可以有效整合教学内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升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

1.1 可以有效整合教学内容和教育资源

在思政课的教学中,实施专题教学模式,可以使每位任课老师选择自己最擅长和研究最深入的内容进行教学,可以有效整合教学内容和教育资源,进一步深化对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理解,也可以促使任课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同时,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可以及时分享教学成果,有利于进一步整合教学内容和教育资源。

1.2 可以有效提升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开展专题教学,可以使任课教师从大量的教学内容中解脱出来,认真研究自己擅长的领域,能够取得更多的教学和研究成果,使自己成为此部分内容的专家。除此之外,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授课风格,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色”,使学生在同一门课程的学习中能感受到每一位教师的授课风采,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效的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1.3 可以有效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思政课专题式教学的有效开展,可以让每个大学生参与到思政课的教学中来,进而用所学的理论观点分析和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升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进一步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2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的特点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将思政课的专题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使高校的思政教学呈现出以下特点。

2.1 课程的教学内容系统化

在专题教学中,任课教师可以以专题为线索,分析教材各部分内容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将教材知识进行分析、整合,进而归纳总结出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系统。每个专题都有各自的内容,而且专题之间相互联系,融为一体。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具体化为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学生通过系统化学习,不仅可以从整体上把握思政教学体系,还可以从细节入手,理顺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强化思政课教学的效果。

2.2 教师的教学方法多样化

专题教学的方法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方法的综合体,只要是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方法都可以运用。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思政课的专题教学需要更多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教师可以采取“网络+专题”的教学方法。专题教学需要任课教师结合学生们关注的热点和疑难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教师可以采用案例式教学方法。同时,专题教学更需要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解决问题,教师可以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目前,较流行的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都可以在专题教学中广泛实施。

2.3 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自主性

在思政课的专题教学过程中,网络化可以打破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他们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进行学习。教师只需要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启发和引导即可,剩下的就要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通过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开拓视野,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4 实施“形成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专题教学注重的是知识理解和能力提升,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因此,在考核上和传统的考核方式也有所差异。通常专题教学的考核方式是“形成性和终结性”相结合。形成性考核方式就是平时考试,考试的内容包括上课出勤、发言、论文写作和读书心得等。这种考核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终结性考核就是期末笔试,重点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政课专题教学实施“形成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有利于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3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策略

3.1 通过网络整合专题教学的内容

在思政课专题教学中,任课教师首先要结合课程的教学大纲、培养目标、学生的客观条件,借助网络整合专题教学内容。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整合,要求任课教师对所有思政课的理论体系有总体上的认识和把握。授课前,教师要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相关教学资料。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收集网络资源,以加深对专题内容的理解。另外,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媒体开设专题教学的讨论平台,为学生提供他们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并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

3.2 打造思政课专题网络教学平台

网络教学比传统教学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和优势。因此,在思政课的专题教学中,任课教师应该借助更多的微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打造多层次、多维度、覆盖广的网络专题教学平台,以适应微媒体时代的发展。首先,每个思政课教师都要建立自己的网络平台,通过微博、QQ、微信等微媒体工具与学生进行即时交流。其次,高校的思政课教学管理部门,要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二级网站建设,及时上传教学的相关资料,包括教学大纲、教案、课件等,并在网站上设立BBS讨论交流系统,使其成为集理论性、服务性、思想性、趣味性和参与性于一体的专题教育教学网站。最后,高校的思政课教学管理部门也可以开设微信教学平台,让学生及时发布微言、微语的信息,进一步反馈教学内容,真正形成“多媒体+网络+专题”的教学方式。

3.3 课堂实践和课下实践相结合的专题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开拓眼界、丰富头脑,提升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思政课的专题教学中,可以实施课堂实践教学与课下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即在专题教学的过程中以课堂实践为主,以社会实践教学为辅。课题教学实践主要采取讨论、辩论、学生授课等形式,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教学的主体。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除此之外,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参观考察、社会调研等课下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向社会、认识社会,使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学会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和解决社会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同时,在实践教学结束后,学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交流自己的收获感言和实践感受。

3.4 实施网络化案例专题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一种通过案例分析进行教学的方法。教师通过网络化教学平台设计和教学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在网络教学平台上积极发言、参与讨论。专题案例要结合我国建设和发展中遇到的最新问题,也要结合国际的形势和大众关心的新闻热点,更要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专题理论来分析案例,加深他们对基本知识和要点的理解,真正达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目的。

4 结 语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内容丰富、覆盖范围广,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本文通过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提出了网络化环境下高校思政课专题教学的模式和策略。在思政课专题教学中,高校通过实施这些策略,能够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中,从而全面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升了思政课专题教学的实效性。

[1]段俊霞,潘建屯.课程统整理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的反思[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6(2).

[2]谷炜江,汝秀梅.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优化高校思政课专题教学的效果[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5(9).

[3]侯丽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的意义及实施策略[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9).

猜你喜欢
任课教师思政课理论课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合作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论高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协作与沟通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任课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的作用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