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结球白菜菱歌的选育及配套种植技术

2018-12-05 07:21张庆胡锦彬薄永明郭焕茹
中国果菜 2018年11期
关键词:蕾期结球叶色

张庆 ,胡锦彬 ,薄永明*,郭焕茹

(1.宁波市种植业管理总站,浙江宁波315012;2.宁波微萌种业有限公司,浙江宁波315012)

白菜是人们普遍喜食的“菜篮子”蔬菜,也是重要的“渡淡”和“救灾”蔬菜。据统计,浙江省常年种植白菜近6万hm2,年直接产值约35亿元;宁波市常年种植白菜8000 hm2,年直接产值超过4.5亿元。白菜市场需求量大,但主要靠当地生产供应。

华东沿海各地气候湿润,台风暴雨、高温干旱等灾害天气频发,对白菜生产不利。多年来,华王、华冠、早生华京等日本白菜品种在当地占有相当高的比重,其品质普遍优于国内品种,但抗病性、抗逆性相对较差,地区适应性也存在较大的制约性,且种子价格昂贵、数量有限。为有效减少对国外品种的依赖,降低生产成本,亟需选育适应我国生产实际的优良品种[1]。本项目以抗病、抗逆、优质为白菜育种目标,应用多种育种手段,经过多年的实践,培育成了不结球白菜新品种菱歌,并已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了菱歌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探索。

1 品种选育

1.1 亲本来源及特征

菱歌是用2个自交不亲和系材料杂交选育的F1代品种。母本为自交不亲和系“03-6-2-8-3-1-2-S”。2000年引自日本武藏野种苗园中矮脚品种华王,通过8代自交纯化选育出的自交不亲和系。在F2代即对入选单株进行蕾期自交和花期自交授粉,确定自交不亲和系;在F3~F8均严格进行蕾期自交授粉,经连续8代自交获得纯合自交不亲和系,自交亲和指数0.439,表现为矮脚、叶形阔椭圆、叶色和叶柄绿色、大头、束腰性好。

父本为自交不亲和系“11-2-6-2-2-2-1-S”。2000年引自泰国正大公司高脚品种正大抗热青三号,通过8代自交纯化选育出的自交不亲和系。类似于母本,也是在F2代即对入选单株进行蕾期自交和花期自交授粉,确定自交不亲和系;在F3~F8进行蕾期自交授粉,经连续8代自交获得纯合自交不亲和系,自交亲和指数0.086。该不亲和系表现为中脚、叶形椭圆、叶色和叶柄绿色、束腰性中等。

1.2 选育过程

2008年开始根据育种目标进行组合选配,并对不同株系的配合力进行严格测试。经连续3年的品种比较和生产性试验,筛选出“03-6-2-8-3-1-2-S×11-2-6-2-2-2-1-S”组合表现优良。主要性状表现为矮脚、大头、叶形椭圆、叶色和叶柄绿色、束腰性好、较耐抽薹。2012定名为“初绿1301”,2014年申请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2017年正式定名为“菱歌”。该品种已在浙江、上海、福建等地示范试种多年,表现良好。

2 品种特性

2.1 主要植物学性状

菱歌株型半直立,矮脚,大头,束腰性强。叶片阔椭圆形,中等大小,叶面和叶缘光滑,叶色翠绿,叶柄浅绿。该品种长势旺、生长快、耐寒性好,抗病性强,较耐抽薹,适合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季和秋冬季节栽培,南方温度适宜地区(如福建、广东、海南)可四季播种,9~10月份播种表现最好。菱歌的主要植物学性状见表1。选择浙江省主栽品种华王为对照(CK)。

2.2 主要经济性状

表2可以看出,与华王相比,菱歌生长势强,整齐度高,株型紧凑不披散,束腰性好,叶色翠绿有光泽,叶片柔软性中等,总体外观漂亮,商品性好。夏季栽培不易拨节,更能发挥品种优势。

2.3 产量

表2表明,菱歌产量优势明显。白菜收获(播种到采收55 d左右),平均单株重180 g,平均产量32.50 t/hm2,较对照增产12.4%。

2.4 抗性

多年多点试种和生产示范结果表明(表3),菱歌抗病抗逆性强,田间表现良好,试验过程中没有发生软腐病、霜霉病和病毒病。菱歌耐寒性强,在冬春低温下生长良好;夏秋季节栽培耐热性、耐湿性优于对照华王。

表1 不结球白菜菱歌主要植物学性状Table 1 Main botanical characters of non-heading bok choy"Lingge"

表2 不结球白菜菱歌主要经济性状及产量表现Table 2 Main economic characters and yield of non-heading bok choy"Lingge"

表3 不结球白菜抗性表现Table 3 Resistance of non heading bok choy

3 配套栽培技术

3.1 播种期

北方地区4~9月可播种,长江流域3~4月、8~10月初可播种。南方湿度适宜地区(如福建南部、广东、海南等地)可四季播种,以9~10月播种表现最佳。

3.2 栽培方式

秋冬季和春季一般以露地栽培为主,直播和育苗移栽均可。夏秋高温季节以大棚设施内直播栽培为宜[2]。

3.3 田块选择

选用地势干燥、排灌方便、地下水位较低、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力强的壤土或黏壤土栽培为宜。前茬以葱蒜类、茄果类、瓜类、豆类等作物为佳。

3.4 整地施基肥

种植前7~10 d,结合翻耕施基肥。按照每生产100 kg白菜吸收氮(N)0.15 kg、磷(以 P2O5计)0.07 kg、钾(以K2O计)0.2 kg的需肥规律合理施肥。采收小棵菜的一般施三元复合肥(15-15-15,下同)300 kg/hm2,采收大棵菜的施三元复合肥525 kg/hm2。精细整地做畦,畦面略呈龟背形,畦宽1.5 m(连沟),沟宽30 cm。

3.5 播种和育苗

根据菱歌的品种特性适时分期分批播种,直播栽培的大田用种量 6~9 kg/hm2、育苗移栽的 2.25~3.0 kg/hm2,苗床与大田的比例1:10~1:8。播前浇足底水,均匀撒播后覆盖畦面,夏秋高温季节覆盖1~2层遮阳网降温保湿,冬春季节覆盖薄膜增温保湿。当80%左右种子出苗后,揭去遮阳网或薄膜等覆盖物。高温季节选择在傍晚揭遮阳网,低温季节则在中午揭去薄膜。幼苗开始“拉十字”时进行第1次间苗,除去过密的小苗,保持株距3~4 cm,当长出4~5片真叶时进行第2次间苗,除去弱苗、病苗,保持株距6~8 cm。在间苗的同时拔除杂草。苗期保持土壤湿润,若天气高温干旱,需及时浇水;雨后及时排水,避免苗地积水。

3.6 定植

定植株密度根据栽培季节、土壤肥力和采收目标等综合确定。菱歌株型紧凑,可适当密植,一般采收大棵菜的株行距保持(18~23 cm)×(18~23 cm),采收中棵菜的株行距(14~18 cm)×(12~15 cm)。高温期间宜选择在阴天或晴天傍晚定植,冬春低温季节则在晴天上午进行,边起苗边定植,同时浇透“定植水”。

3.7 肥水管理

菱歌耐肥耐湿性较好,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可适当多追肥,以速效肥为主。在3~4片真叶时喷施0.2%尿素液,用肥量为45~75 kg/hm2。采收大棵菜的,可追施速效氮肥3~5次,每隔10~15 d一次,追肥总量为尿素150~225 kg/hm2。追肥结合浇水进行,采收前7 d控制施肥。土壤过干应及时浇水,雨后及时排水,整个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以促进植株稳健生长。

3.8 病虫草害防治

菱歌抗病性较强,一般不用防病,以防虫为主,要优先采用农业、物理和生物防治方法。在夏季播种前采用高温闷棚杀灭土传病菌和地下害虫的同时,积极做好清洁田园、深沟高畦、科学施肥等工作;大棚全程密闭防虫网覆盖,在棚内悬挂黄板、性诱剂等措施防虫杀虫。蚜虫可用溴氰虫酰胺10%可分散油悬浮剂每次0.045~0.06 kg/hm2、或高效氯氟氰菊酯2.5%微乳剂每次2.25×10-3~3×10-3kg/hm2喷雾防治;黄曲条跳甲可用0.3 kg/L氯虫·噻虫嗪悬浮剂每次0.125~0.15 kg/hm2喷淋、或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每次0.036~0.042 kg/hm2喷雾防治;小菜蛾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每次0.945×10-2~1.215×10-2kg/hm2喷雾防治;蜗牛可用四聚乙醛6%颗粒剂每次0.45~0.585 kg/hm2撒施防治。

杂草较多的田块,可在播种前5 d用330 g/L二甲戊灵乳油495~742.5 g/hm2土表喷雾,或选用96%精异甲草胺乳油1000倍液于播后第2 d进行土表喷雾处理,也能起到很好的治理效果。

3.9 采收

根据市场需求,分期分批采收。菱歌一般秋冬季栽培,在播种后45 d左右采收,春季宜在抽薹前采收,夏季一般在播种25 d左右采收。

猜你喜欢
蕾期结球叶色
蕾期低温胁迫对棉花光合特性的影响
夏 荷
不同肥料在结球生菜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上海地区秋季设施栽培结球生菜品比试验
泰安气候条件对‘黄金芽’茶树新梢呈色及生化成分的影响
水稻突变体库的构建及部分性状分析
结球甘蓝与菜心正反嫁接比较试验
棉花萌发期抗旱性与苗期干旱存活率的关系
哈尔滨秋季22种乔木叶片色彩属性与气温变化的相关性
保护地结球生菜为啥不结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