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图书管理的经济学分析及其优化路径

2018-12-06 03:45
金融经济 2018年20期
关键词:图书资料管理员图书

一、引言

图书作为人类社会历史文明、思想智慧、知识技术的载体,其管理、传播与储藏对人类文明延续和经济社会进步具有重大影响。对于企业来说,图书是企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基础,一方面通过为企业员工提供丰富的知识储备与经验技巧,促进企业员工综合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为企业生产与创新营造积极有利的微观环境;另一方面通过收集与淬炼经济社会最前沿的市场信息与生产技术,向企业管理层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与知识性辅助,为企业决策与经营创造灵活多样的宏观视野。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大量的信息孤岛由社交网络串联并整合,纸质图书资料数据化与信息化趋势愈发明显,现代化的企业图书管理网络系统呼之欲出。然而,受到技术能力及财力预算制约,社会上大多数企业往往缺乏契合企业特点的现代化图书管理网络系统,难以实现内部图书资料的智能化、数字化和移动化,甚至在图书信息归纳与整合过程中出现冲突与矛盾情形,这使得企业管理层在面对众多信息资源时难以统筹兼顾,降低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效率与质量。因此,在日益激烈的经济市场竞争环境中,如何加强图书管理能力建设,提升对市场信息资源的掌控力,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亟待解决的难题。

二、企业图书管理的必要性与内涵分析

(一)企业图书管理的必要性

1.有利于企业员工专业性知识获取

企业图书馆拥有着众多所在行业特性的图书资源,具有较强的权威性,是企业员工专业性知识收集与获取的主要渠道。企业加强图书管理,不断更新图书馆内具有新技术、新方法的图书资料,让企业员工更为便捷地获取新技能与新知识,有利于企业员工知识水平与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从而提升企业生产经营的技术层次与效率水平。此外,企业图书管理可以为员工技能培训与能力培养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图书资料,促进员工潜力的全面开发与利用。

2.有利于图书资源利用效率提升

企业图书馆在依托互联网的基础上,使用计算机科学对企业内图书进行综合性管理,相比于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具有检索方便、准确等优势。虽然现有的企业图书管理系统软件基本为外部公司开发的大众化软件,但却能够满足大部分企业的图书管理需求,通过网络系统为企业员工提供便捷的图书检索与查阅服务,提升了图书资源的利用效率。借助企业员工图书资料的借阅记录,管理层还可以了解员工对各类图书的实际需求,为今后企业图书的订购提供参考。

3.有利于节约信息开发成本

企业图书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便是为企业管理层提供生产经营时的信息决策依据,有效的企业图书管理能够节约信息开发成本。一方面,企业图书管理强调信息的服务支持功能,在企业生产经营面对特定困难或具体问题时,图书可以为企业管理层提供直接的信息支持与知识保障服务,如在企业进行中长期战略目标制定时提供方案性支持;另一方面,企业图书管理强调信息的时效性和针对性,通过互联网等途径为企业管理层收集与甄别最新的市场信息,保障了企业管理层在第一时间获取业务接口的准确数据,有效提升企业决策的质量和效率。

(二)企业图书管理的基本内涵

企业图书管理是指对企业拥有的图书、档案、情报等文献资料的统筹性收纳、管理、储藏与调用。传统的企业图书管理受限于技术难题,只能依靠员工对纸质版图书进行人工分拣、归纳与整理,在图书调用及查询时,由图书管理员根据存放清单进行存取与使用,这不仅是对企业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耗费,而且降低了企业信息获取的速度与质量。现代的企业图书管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呈现出便捷化与信息化的特点,一方面,现代的企业图书管理模式已由传统的人工记录转向计算机数据处理,图书检索和查阅等手段的实行大大简化了图书借阅的时间成本,为图书使用者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服务;另一方面,图书资料在互联网的基础上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图书信息逐渐与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相融合,企业通过互联网收集到最新的市场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企业管理者在生产经营决策时的第一手参考。

三、企业图书管理的经济学分析

(一)图书管理的技术基础

从因特网到云计算、大数据,快速发展的互联网科技是企业进行图书管理的技术基础。图书作为文化智慧、知识技术的主要载体,是企业进行特色文化灌输与员工能力培训的重要途径。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使得企业能够在图书管理的过程中,将图书、档案、情报等文献资料信息化与数字化处理,相关管理人员根据企业员工的实际需求,通过网络技术手段为读者推荐多元化与多样化的图书资源,这不仅有利于图书的保存和传播,而且大幅度提升了图书资源的使用效率。相比于传统的人工图书管理,依托于互联网基础的图书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人工模式下因管理员操作失误导致的图书、档案、情报等文献资料遗失情形,电子图书更是杜绝了实体图书借阅途中的折旧损耗,为企业生产经营节省了一大笔资金。目前,我国企业普遍拥有电子阅览室及内部图书馆,当企业员工对图书资料存在硬性需求时,可以通过电子阅览室查阅相关文献,也可以借阅图书馆中相应的图书资料进行知识补充,在知识能力得到补充的同时企业归属感进一步增强。

(二)图书管理的成本分析

企业图书馆是为企业发展所设立的科研机构或职工福利部门,其运营资金来源于企业营业利润,降低企业图书馆的运营成本有助于节约人力物力的消耗,促进企业的扩大再生产。目前,社会上各家企业都在努力打造现代化的图书管理体系,以期降低图书管理成本,保障企业发展的最基层利益。企业图书管理成本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以图书管理员为代表的人力成本,图书管理员是企业图书资料的直接管理者,现代化的企业图书管理体系对管理员的专业能力与工作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管理员必须掌握一定的网络操作手段与先进的科学管理办法,以提升企业图书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一类是以企业图书管理系统为代表的物力成本,企业图书管理系统是企业进行图书管理的重要工具,一个良好的企业图书管理系统是企业职工快捷准确借阅相应图书资料的保障,企业有必要引进相应的计算机软件以实现适应企业图书管理的基础设施需求;一类是以图书馆运营资金为代表的财力需求,企业图书馆需要一定的资金进行设施建设、设备维护与购买新图书,因此企业从营业利润中划拨资金进行图书管理体系建设十分必要。

(三)图书管理的效益分析

图书管理能够为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作为企业最基层的文化阵地和精神乐园,图书馆成立的核心目的便在于为企业员工提供自身发展所需的图书资料,同时满足员工的业余阅读要求,助力企业整体文化素养及创新能力的提升。图书管理不仅可以使企业员工更好地利用馆藏图书资料,扩大知识储备,提升精神风貌,而且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决策信息参考,进而推动企业整体竞争力向更高层次迈进。具体来说,图书管理可以通过宣传教育、文化娱乐和信息收集三种途径助力企业效益的实现。宣传教育是指通过企业包装、媒体宣传等途径树立企业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或是为企业员工提供与其业务相关的专业性图书资料,提升在岗职工的业务知识与业务能力,从而更好地为企业创造效益;文化娱乐是指图书管理能够满足企业员工的业余阅读需求,娱乐身心的同时陶冶员工情操,提升员工的品德修养与人生境界,员工在优秀文化的灌溉下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利于增强员工的企业荣誉感;信息收集是指企业依赖互联网络,在图书网络信息化的同时进行外部信息的收集、甄别与处理,并通过企业内部的局域网实现工程资料和信息共享。

四、企业图书管理经济效益不佳的成因分析

(一)图书管理体系建设滞后

图书管理体系建设是企业长期进行图书管理工作的制度性保障。社会上大多数企业领导层对于图书管理体系不甚重视,认为图书管理仅仅只是图书馆硬件设备的更新维护或是图书资料的简单选购,对企业图书馆的认知仅仅停留在为企业员工提供阅读书物的层面上,忽略了图书管理体系的整体性建设。企业图书馆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员工对图书管理存在认知上的偏差,这就使得员工在进行图书借阅时具有很强的随意性,给图书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保障制度的缺位或难以落实使得图书经费不能够按时按量拨付,图书馆文化阵地的作用逐渐弱化,难以满足企业职工教育与培训的要求。

(二)数字资源利用率偏低

图书资料的信息化、数字化是现代科技网络发展的必然性选择,信息技术应用到图书管理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对现有的企业图书信息进行开发与使用,显著提升了企业图书管理的效率水平,促进企业职工教育的开展与经济效益的实现。然而现实中社会各企业图书馆往往面临着数字资源利用率偏低的困境,企业对信息化、数字化的图书管理模式较为陌生,且缺乏相应的操作系统与使用经验,致使数字图书馆建设仍停留在计划阶段,企业只能向图书馆投入更多的发展资金,这不仅是对图书资源的一种浪费,而且干扰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三)图书管理缺乏企业特色

企业图书管理以企业发展为核心,保障企业利益、促进企业发展是图书管理工作的要旨与宗义。但由于我国部分企业领导层对图书管理功能与能效缺乏科学性认知,使得企业发展过程中图书管理与企业核心利益呈现逐渐偏离的态势,如企业发展与图书管理本末倒置,仅仅为追求图书馆建设而置企业利益于不顾;进购较多满足员工业余阅读需求的图书,有关企业生产经营及员工技能培训等方面书籍少之又少;图书管理缺乏企业特色,在进行企业宣传或企业形象塑造时不能抓住公众视野,难以发挥企业图书馆在社会上文化窗口与阵地作用。

(四)图书管理人员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图书管理员是图书管理工作的直接参与主体,图书管理员的一言一行在企业图书管理、部门沟通中都有着较大的影响力。由于社会图书管理人才数量较少,大部分企业缺乏专业性图书管理员,聘任的图书管理员普遍存在自身素质有限的问题,给企业图书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如部分管理员政治思想觉悟较低,在工作过程中缺乏为企业服务的态度,在员工进行图书借阅时不能提供良好的服务,影响了员工知识获取的情绪;部分管理员业务技能生疏,对图书借阅流程或系统使用方法一知半解,这就降低了企业图书管理的效率与质量,给企业的文化建设与内部环境建设埋下隐患,限制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五、提升企业图书管理水平的路径选择

(一)完善企业现代化图书管理体系

随着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的集散地,将会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承担更多的责任,若企业管理者墨守成规,轻视企业图书管理体系建设,传统落后的管理理念不能及时更正,则必然会造成自身优势和潜力的退化,最终成为企业进一步成长的隐患。建立与完善图书管理体系,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必然选择,企业应当重视图书管理制度建设,制定并落实一系列图书借阅、电子资源阅览、音像资料使用等规则,选择科学、合适的图书管理系统,保障企业图书管理工作正常有序运行;加强图书管理保障体系建设,确保图书经费的及时跟进和图书资源的及时更新,不断提升企业图书馆活力;提高企业全体员工对图书管理体系的认知程度,树立科学正确的图书借阅理念,严格遵守管理体制,为企业的生产经营营造舒心温情的文化环境氛围。

(二)加快图书资料的信息化与数字化进程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加快了我国社会各企业图书资料信息化和数字化的进程。当今社会读者不再局限于从纸质图书中获取信息,而是更倾向于利用各种电子终端阅读各类电子书籍,电子终端的便携性以及电子文档的可获得性为读者带来了更为出色的生活体验。当代企业图书管理体系下,图书资料的信息化和数字化不仅降低了企业采购图书的成本,提升了企业图书管理工作的效率,而且加快了信息在企业内部的流转速度,管理层根据市场信息分析判断企业面临的机遇与风险,及时制定和转变企业发展战略。提升图书管理的信息化与数字化水平,必须紧跟新时代科技发展趋势,加强企业全体员工对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更新图书管理理念,促进图书资源共享;引进相应的图书管理技术,实现图书管理的智能化与自动化,以图书馆的现代化推动企业基础设施的现代化,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注重图书管理与企业特色有机融合

企业图书馆设立的核心目的便是保障企业利益,促进企业发展,图书管理应当主动对接企业业务,在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基础上进行图书馆建设。首先,生产经营是企业的中心,图书管理工作应当在不侵犯企业利益的基础上进行,不能舍本逐末,为图书馆建设延误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其次,应当根据企业性质与生产经营特点进行图书管理工作,购买契合企业业务类型及生产需求的图书资料,为企业员工提供学习培训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娱乐、休闲等其他类型图书的补充;最后要保持企业特色,图书馆是企业面向社会的文化窗口和阵地,图书管理应当注重公关策划的作用,通过自身宣传、大众媒介、公益活动等途径,塑造企业良好形象,提升企业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进一步增强企业在产品市场的竞争力。

(四)培养懂成本管理的创新型图书管理人才

优秀的图书管理人才是企业图书馆的知识领航员和智力咨询师,在面对员工各式各样的图书需求时,能够从图书馆中快速找寻相匹配的图书资料,帮助员工应对与解决各种技术难题。对于新时期的图书管理员来说,首先应当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图书管理工作,在图书管理过程中敢于承担责任,主动为企业员工提供真诚贴心的引导服务,为企业营造积极融洽的文化环境氛围;其次应当拥有思维创新和管理手段创新能力,不断改进图书管理工作的服务方式和服务质量,提升管理员应对各种问题和困难的能力,为企业的发展做好文化服务工作;最后应当熟练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和计算机使用技能,有助于图书管理员更好借助先进信息技术手段,有针对性地将图书资料推荐给读者,实现企业图书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行,为企业的长足发展奠定良好的内部环境基础。

猜你喜欢
图书资料管理员图书
我是小小午餐管理员
我是图书管理员
我是图书管理员
图书推荐
可疑的管理员
关于图书资料管理创新的分析与研究
近代杜定友图书资料管理思想的思考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促进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的策略分析
班里有个图书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