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建设重要功能性金融中心探索

2018-12-06 03:45
金融经济 2018年20期
关键词:金融中心功能性金融机构

一、重庆功能性金融中心建设国际经验借鉴

通过借鉴新加坡、香港、伦敦金融中心建设和发展的经验,探索适合重庆功能性金融中心建设路径和方式。

(一) 新加坡路径:政府主导金融中心建设

在金融中心建设的过程中,新加坡政府在不同阶段其角色和投入方向都在发生改变。第一阶段集中于改善金融环境。通过财政支出进行基础设施投入,教育投入和人才引进,逐步降低相关税率,加大新加坡的吸引力。第二阶段集中于完善法治。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改变政府角色,充当金融中心的协调者和维护者,促使市场发挥作用,不再干预市场的运行。

(二)香港路径:政府和市场共同推动金融中心建设

政府高效灵活的作为,以及经济贸易扩张的市场需求促使香港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重庆建设功能性金融中心,应处理好市场需求和政府推动的协同关系。香港灵活便利的财经政策、完善的法律体系、自由市场政策等政府作为都值得重庆借鉴。

(三)伦敦路径:市场主导金融中心建设

经济增长产生新的金融需求,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相应扩张,金融制度与法规随之发生变化,伴随对外经贸交往的广泛发展,区域金融市场逐步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伦敦金融中心建设对重庆建立功能性金融中心的启示在于:一是重视人才培养,二是不断推动金融创新,三是探索在重庆实施原则监管。

二、重庆建设功能性金融中心的可行性分析

重庆地处长江上游核心经济带,具有承东启西、左传右递的区位优势。重庆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经济增速连续多年全国第一。但尚存以下几方面不足:

(一)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尚有差距

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仅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2.35%,与发达地区相比经济总量偏小,经济总规模上不占优势,因而在发挥金融中心集聚和辐射作用受到一定制约。

(二)金融业态发展不均衡

新型金融机构发展不均衡,仍然以银行、证券、保险等传统金融机构类型为主,信托、基金、金融租赁、保理等代表型的新兴金融机构数量较少,发展较慢,创新能力不强。

(三)金融市场发育有待完善

票据市场、期货市场、现货市场等各类市场间没有建立联动发展机制,市场间使用的投融资和交易工具不够丰富,尚未形成完整体系,投融资主体的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

(四)金融业区域辖射能力较弱

重庆金融业的总体规模尚小,行业增加值占比不高,难以充分辐射并影响我国中西部地区。

近年来,产业结构不断升级,重庆建设结算型主导的金融中心市场需求日益增长,有力支持了重庆结算型金融中心从加工贸易结算、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结算、电子商务结算、金融要素结算等四方面推进。

三、重庆功能性金融中心的初步定位及发展路径建议

(一)重庆重要功能性金融中心的建设目标

目标定位为:紧密围绕“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发展重大战略,把握自贸区重大历史机遇,建设以重庆为核心,辐射西南及长江中上游地区,集金融结算、要素交易、物流金融、资金融通、普惠金融功能为一体的功能性金融中心,助推国家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创新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国家战略实现,增强重庆在“一带一路”和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中的战略支撑、对外窗口和辐射带动功能。

(二)重庆重要功能性金融中心的建设重点

重庆应集中力量重点发展要结算金融、要素市场、物流金融、资金融通、普惠金融,打造一个具有自身特色的金融中心。

一是快速发展加工贸易结算、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跨境电子商务结算、金融要素市场结算等金融结算,建设跨境金融结算高地,打造重庆特色金融结算中心。

二是充分利用特色资源,开拓地方要素市场,打造成为服务区域、辐射全国的要素市场,逐步发展成为全国性金融要素市场。

三是探索供应链金融中心建设,鼓励金融机构、物流企业大力以实体物流贸易为支撑,与信用平台、金融机构、进出口保险、担保平台、物流大数据等企业战略合作,打造具有自贸区特色的国际物流贸易金融结算中心。

四是辅导、推进一批企业到深交所、上交所以及港交所、纽交所、新交所等国内外主板市场上市,借助国内外资本力量做大做强。

五是促进政策性、开发性、商业性、合作性金融优势互补,完善机制建设,发挥各自优势,为所有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提供多层次全覆盖的金融服务。

四、重庆功能性金融中心的建设路径

(一)政府全面推动,主导金融中心建设

政府推动是重庆功能性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方式。通过整体建设;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将功能性金融中心建设纳入国家发展的战略部署。

(二)改革开放创新,强化金融资源配置

重点在于金融改革、开放和创新,强调创新应符合功能性金融中心特定的资源配置。通过全面深化金融改革,构建内外联动、互利共赢的金融开放创新新格局,统筹推进先行先试;推动金融开放,积极推动跨境结算创新、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跨境投融资创新。

(三)围绕核心功能,集聚金融机构体系

打造金融机构集群,健全商业性金融、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分工合理、相互补充的金融机构体系。发展总部集群,支持法人金融机构拓展布局;积极培育公开透明、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创新金融机构门类,积极打造全牌照金融机构体系;构建多层次金融机构体系,支持小贷、担保、私募基金、保理、融资租赁等,与传统金融业错位发展。

(四)发展要素市场,建立金融市场体系

健全完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降低市场进人壁垒,完善要素市场机构体系;降低交易成本,提升要素市场辐射能力;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结合,加强无形市场发展的相关制度建设,深化指导及监管;推进要素市场创新,优化运营机制,探索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五)推进监管转型,构建金融机构功能监管

加强金融宏观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制度建设。完善金融功能监管制度;健全金融功能监管机制;强化行业自律维权监督,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

(六)健全政策法规,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功能性金融中心对金融生态环境有更高的要求。全面优化政策法规环境,进一步健全支持金融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加快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健全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信用制度;完善金融中介服务体系,加快提高与金融市场发展相适应的中介服务水平。

(七)加强人才引领,聚集金融高端人才

建设功能性金融中心的关键在人才,完善符合金融人才成长规律、有利于金融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健全高端金融人才国际国内交流机制;完善高端金融人才引进配套制度等。

猜你喜欢
金融中心功能性金融机构
改革是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重要途径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佛山万科金融中心
上海外滩金融中心空中健身会馆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构建昆明市面向沿边离岸金融中心的探究
不同功能性聚合物在洗涤剂中的应用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