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建设的金融支持研究

2018-12-06 03:45
金融经济 2018年20期
关键词:基础设施一带一带一路

众所周知,古代的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促进了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如今,在复杂多变的经济背景下,中国政府于2013年先后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念,合称“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使我国积极开展对外贸易的程度不断深化。随之,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在解决这些问题方面,金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支持作用。

1.“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问题

1.1 资金缺口大

实现全方位基础设施建设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内容之一。和我国改革开放前的国情类似,大多数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因此基础设施投资项目成为建设“一带一路”的先导。而如果要实现全方位基础设施建设,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依据亚洲开发银行(AsianDevelopmentBank)的数据,在之后的两年间,除中国之外的亚太地区国家每年需花费5000亿美元左右来满足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需求。不过,公营及私营机构每年可动用的资金总额只有2000亿元,这其间3000亿元的差额约占它们国内生产总值的5%。据此推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每年在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缺口不少于6000亿美元[1]。由此可见,“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缺口之大。

1.2 金融合作意愿不足

沿线省份和国家分散。无论是在我国境内的“一带一路”的沿线省份,还是在我国境外的“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它们都分布得比较分散。这一分布特点容易产生步调不统一的问题,即国内沿线省份热情高涨,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的建设,而沿线国家或是对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存在疑虑,或是参与的热情度不高。

部分国家与我国缺乏政治互信。虽然“一带一路”倡议不缺少理解和支持,但是仍有一部分沿线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存在疑惑和抵触。受上世纪美苏冷战的影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的做法有着不太正确的解读,因此需要我们用实际行动让沿线国家的人民对中国形成正确的认识,让他们知道发展壮大后的中国仍然是世界和平的坚定维护者。

1.3 投资风险大

地缘政治风险频发。“一带一路”战略的建设面临很多现实威胁。一些沿线国家地区持续发生武装冲突,如缅甸、泰国进行政治转型会造成政局动荡。“一带一路”部分沿线国家和地区长期生活在恐怖主义的威胁之下,例如叙利亚、阿富汗等。

文化差异显著。文化没有风险,但是文化差异会带来风险。除了语言沟通不畅外,宗教信仰差异也是一大潜在风险。据美国World Factbook对各国宗教的统计,中国有52.2%的人没有明确宗教信仰,而中东欧以基督教为主,西亚以伊斯兰教为主,南亚以佛教和印度教为主等[2]。巨大的文化差异使国家间的“熟悉度”偏低,进而使双方的贸易合作的不确定性增大。

2.“一带一路”建设的金融支持策略

2.1 完善多元化的融资体系

扩大投融资参与主体。目前为止,由于“一带一路”的基础建设的项目周期长、风险大等原因,项目的融资资金主要来源于三大政策性银行、开发性金融机构和五大商业银行。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未来更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因此可以尝试通过PPP模式让社会资本参与到“一带一路”的基础设施建设中。

PPP模式不仅可以聚集民间资本,激发市场活力,而且还可以加快基础建设,提高建设效率。

发展融资方式。“一带一路”建设项目主要依靠直接融资方式,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内金融机构。单一的融资方式不利于“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因此需要重视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比如根据“一带一路”建设项目的特点,将标的物、收益开发为金融创新品种,并尝试将其发行在纽约、伦敦等国际资本市场上[3]。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在项目所在国尝试探索融资方式,真正实现“一带一路”建设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2.2 提高沿线国家参与度

针对沿线国家金融合作意愿不足这一问题,我国可以先从国家层面上统筹规划,平衡好各方利益;再利用现有平台发挥国内沿线省份各自的优势,形成优势互补的局面,让国外沿线国家消除疑虑,积极参与到“一带一路”的建设中;然后鼓励我国金融机构在沿线国家开设分支机构,和沿线国家金融机构寻求合作,让其切实体会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给他们带来的好处;最后我国还可以利用互联网金融来吸引沿线国家的小企业和普通百姓,为其提供更具特色的差异性服务,发挥现有金融机构难以替代的积极作用。

2.3 做好风险防范措施

为了降低地缘政治风险,一方面,我国可以对投资项目所在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进行全面的评估,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在危险来临前有序安排好撤侨和减缓施工等事项;另一方面,由于所在国政府的解决方式直接关系到地缘政治风险造成的损失,我国可以与沿线国家建立利益共同体,促使对方在政治风险发生时对“走出去”企业给予适当的照顾。

为了降低文化差异带来的风险,一方面,我国可以在沿线国家加大汉语的传播力度,比如与沿线国家的高校寻求合作,适当开设汉语专业;另一方面,我国可以鼓励学术界开展对沿线国家宗教方面的研究,探究宗教对国家间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影响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由于缺乏了解和信任,交易双方为了降低交易风险,通常会选用商业银行作为中介,此时商业银行需要提供多样化和专业化的服务。 一是商业银行在沿线国家的分支机构要充分了解所在国的经营环境,除了帮助“走出去”企业了解政策法规外,还要帮助其鉴别交易对手,做好交易前风险防范。三是商业银行需要在金融业务和金融产品方面进行创新,发挥控制风险的能力,灵活使用风险对冲工具,比如要加强对国际金融市场和金融衍生工具的运用,为“走出去”企业提供降低甚至规避交易风险的服务。

2.4 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一带一路”建设不仅要注重质量,还要追求效率。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是为“一带一路”建设“提速”的有效方式之一。

首先,商业银行应不断改善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资金清算模式,提高人民币跨境使用的便利化程度。其次,为了减少因使用第三国货币而和他人分享部分收益的情况,商业银行还应进一步扩大人民币的使用范围,以便使“走出去”企业和他国企业交易时可以使用人民币直接结算。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在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要确保人民币币值稳定在一定范围内,防止出现剧烈波动不利于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

3.结论

综上所述,“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长期性和广泛性,会在未来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惠及超过半数以上的世界人口。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存在很多问题,要想减少甚至解决这些问题,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作用。

我国可以采取扩大投融资参与主体、发展融资方式的方法来完善多元化的融资体系,进而解决资金缺口问题;我国可以采取在沿线国家开设分支机构、与沿线国家金融机构开发合作、发展壮大跨境电商的方法来提高沿线国家的参与度;我国可以采取构建风险预警机制、与沿线国家建立利益共同体、深入研究沿线国家宗教文化的方法降低风险;我国可以采取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方法提高“一带一路”建设的效率。

猜你喜欢
基础设施一带一带一路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充分挖掘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潜力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