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库支付体系下同一校内主体资源结算探讨

2018-12-06 03:45
金融经济 2018年20期
关键词:国库财政部门科目

为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国务院进一步推进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这标志着我国科研事业从单纯的规模化、数量化发展转变为追求质量的阶段。这就意味着在高校内部,必须理顺科研管理的相关环节,提升高等教育质量。这不仅仅体现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研能力提升等方面,还存在于高校管理工作的质量之中。高校内部资源结算工作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的优劣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质量。特别是在现阶段,对于高水平综合性大学而言,其拥有的重点实验室、丰富的图书馆资源由于无法进行内部结转,往往使得校内人员无法最大化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就科研经费而言,在国家“放管服”的大背景下,科研经费在同一校内主体的内部结转问题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缓解。特别是教育部部属高校,由于教育部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使得校内结转问题在部属高校并不突出。但是,对于大多数省属、市属高校,由于所隶属的本级财政并没有明确的政策要求,制约了校内资源结转,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

内部资源结算是指对高校内部人员使用校内部分资源以及劳务进行结算,并结合预算安排,能够进一步优化校内资源配置,有效提高利用效率的服务。实行校内资源使用结转是高校科学使用优质内部资源的尝试,能够有效引导校内各方树立充分全面的成本观,提升资源使用效益,减少内部资源利用不充分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充分调动校内各部门的积极性,从而为建设高水平大学服务。特别是对国库集中支付资金而言,如何理顺内部结转的相关问题,梳理出学院机关处室间的内部结算关系,形成内部结转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国库集中支付体系下,校内资源使用费的结转依赖着国库资金项目安排,从国库资金管理上,财政部门限制零余额账户资金直接转至高校基本户,所以,从国库集中支付而言,校内结转问题显得无法操作。但是,使用校内资源所形成的管理费,若无法进行结转,不仅影响校内人员的积极性,还不利于高校日常管理工作的推进。

一、 校内资源结算的现状及分析

内部资源结转是高校内部资源利用的关键环节,对保障高校正常有效运转起到重要作用。按照一级财权,一级事权的管理原则,教育部所属的高校可以根据相关政策,参考市场指导价,允许内部资源使用管理费结转,对大多数省属、市属高校而言,内部资源结转核算是一个新事物,特别是国库集中支付资金项目,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国库集中支付体系下,来源于财政资金的零余额账户核算,只有该笔资金流出高校体系以外,才会形成真正的支出。由于高水平大学往往存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分析测试中心、图书馆查新站等资源,校内人员本可以充分利用,但是由于内部资源结转管理环节缺乏畅顺,已经影响力高校的日常管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高校在目前的财务管理实践中,经常会面临校内人员使用内部资源的情况,如进行分析测试,论文查重查新等;由于其使用资源的便利性等,使得这些部门从自身利益出发,认为使用校内资源并不是无偿的,在提供服务的同时收取一定的费用。而这些费用只属于校内同一主体下的支出,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支出,影响国库支付进度考核。特别是市属高校,由于市级财政的大力支持,使得国库资金总量大。财政部门则认为,对于内部资源的使用,在年初预算安排时已经充分考虑到校内使用情况,对于校内人员使用资源,并不适合内部结转。所以,已有的内部结算方式并未能满足需求。

二是校内资源共享不够,利用率低下。在国库集中支付考核下,原本能够在校内完成的测试、查新等工作,由于缺乏内部结转的操作指导,使得校内人员更倾向于在其他高校进行,然后凭票合法合规报销,这样既能满足工作任务所需,亦能增加支付进度。如此一来,资源的有效配置并未能充分体现,资源共享也就无从谈起。特别是本校实验室水平等处于省内一流水平或者无可替代时,这就打击了科研事业的积极性。现阶段,校内资源使用结转机制缺失,许多内部资源并未能最大化发挥效率,资源利用率低下,校内资源被浪费的现象普遍。

三是高校内部结转项目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如论文查重费、分析测试费、体育场馆使用费等。就目前传统的内部结转体系而言,使用校内资源所形成支出的经济分类科目,在办理校内结转时由于经济分类科目不一致,不仅会影响科研项目的结题审批,还可能会影响年终决算。在国库集中支付体系下,任何一笔资金的支付都必须带有经济分类科目,而且要与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相对应。如通过国库资金的项目进行内部结转时,项目支出为查新费,但是在国库集中支付中并没有形成支出,只是校内项目账的结转;而日后查新费所属部门在真正使用这笔查新费时,其国库支付的经济分类科目与账上不符,这就造成了差异,而且这种差异势必会影响年终决算。

二、 加快内部结转体系建设势在必行

校内资源的使用并不是完全无偿的,建立既能满足日常管理需要,还能满足财政部门要求的内部资源使用结转机制,对于引导校内部门树立使用内部资源的有效利用意识,促进校内资源的最优化利用很有必要。建立内部结转体系建设能够有效减少资源的浪费,充分利用校内有限的资源,完成既定的任务,发挥内部资源的最优效率。高校作为一个整体,由于学科的专业性和业务的差异性,使得学院部门之间所能支配的资源往往具有互补性。通过内部结转,能够最大限度内发挥资源的使用价值。

对于国库资金总量大的高校而言,在进行内部结转时,如何化解国库支出与经济业务支出之间的经济分类科目差异问题更为关键。国库集中支付改变了高校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进一步强化了高校的资金支付管理和预算安排,对于高校的每一笔财政资金支出,国库账户都需要留痕,强化了国库支付的监管。内部结转并不是直接由国库单一账户直接转账到高校实体账户,这是财政部门所不允许的。所以,如何建立适合高校内部管理需要的结转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减少经济分类科目支出时所产生的差异,是国库支付体系下财政资金内部结转的关键。

三、 高校内部结转方案探讨

高校内部结转面临的现状与问题,一是源自于目前国库资金无法内部结转的困局,特别是国库集中支付体系无法直接办理资金转账到高校实体账户;二是高校内部管理效率不够。但是,从客观上而言,这些都是可以通过优化管理方案、财务管理制度创新来部分化解的。

一是领导重视与支持。校内领导层对内部结算的支持是推进校内结转工作的关键,内部资源结算建设是关乎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科学化、高效化的重要落脚点,是需要全校人员积极参与的。内部资源的有偿使用政策推行和舆论引导,如果缺乏校领导的有力支持,仅仅依靠财务部门以及业务部门是不现实的。所以,校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是进行内部资源结算的先决条件。

二是向财政部门申请国库资金的内部结转,并就日常所遇到的问题定期沟通。国库集中支付体系正在不断完善,涉及内部结转核算支付问题,与财政部门及时沟通很重要。积极反映本校实际情况,就内部结转体系的建立争取财政部门支持,是高校进行内部资源结算的重要环节。

三是通过校内预算安排划拨进行内部结转。在国库集中支付下无法直接进行财政资金转账到基本户,所以通过预算新建校内结转项目,如分析测试、查新等专属项目,进行账上划拨,直接从支出项目核算划拨到专属项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此类内部结算的问题。此时,内部结算只是一种账务操作,并未形成国库资金的支付,因而会导致国库支出进度与账上项目支出不一致,此外在日后管理部门通过归集结转的项目进行支出时,会导致经济分类科目不一致,因此在年终决算时,必须进行账务调整以及,这样一来也会费时费力。此外,可以汇总参考以往年度校内人员在使用内部资源的费用均数,可以考虑在下一年的预算中直接安排此笔预算给所属部门,对校内人员的使用资源免费。

综上所述,通过加快国库集中支付体系下的校内结算体系建设,将会有效减少内部资源的浪费,促进校内资源的有效配置。但是,由于内部结转仍然属于新尝试,结算方式的便捷性,收费标准的合理性,特别是国库资金项目进行校内结转的合规性以及操作风险等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加以思考和探讨。

猜你喜欢
国库财政部门科目
2024年拟在河北招生的普通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发布
规范财政部门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于我国进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思考
全国各地财政厅局国库处、国库支付中心负责人名录
对财政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
反腐倡廉工作中发挥财务部门作用的策略
让讨厌的科目“牛”起来
人民银行与财政部门财政支出数据差异分析——基于新疆2008年-2013年数据
财政部国库司主管预算会计司处级人员名录
汉语或成俄罗斯高考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