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经济环境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2018-12-06 03:45
金融经济 2018年20期
关键词:记账会计制度会计核算

一、古代会计阶段

在原始社会,随着人类社会活动的丰富、人类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越来越需要计数和记事的方法,由此出现了“结绳记事”。“结绳记事”也是会计出现的萌芽。在生产活动的进一步发展中劳动成果的数量、种类不断地增加,社会中出现了个人获得私有财产以后,获得私有财产的人为了保护自己所占有的财产和不断增加自己的财产,就需要有专门的财产剂量和计算方法。这就使得会计逐渐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特殊的独立职能。

我国官方会计最早出现的时代是在商代。到了西周开始出现了会计的命名,并且还有较为严格的会计机构。西周对于会计的定义是:零星的日常核算称为“计”,综合的年终核算称为“会”。通过这样的零星的日常计算达到日积月累,年终核算的目的来确定整个财政政府的收支情况。并且西周的官方会计机构还有了日报、月报、年报的雏形,用以对整个政府的收入和支出进行核算和监督。

随着会计机构的发展,会计的记账方法和计算方法也有了发展。记账方法从单一的流水账,即把账目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记录的方法,发展到“草流”(底账)、“细流”和“总账”的三账记账方法。会计结算方法也由原始社会的盘点结算法发展起来了。盘点结算法是指通过盘点现存的货物数量、金额对比账目的余额进行结算的方法。到了周代就出现了“三柱结算法”,“三柱结算法”是将一定时期的全部经济业务区分为入或收(本期收入)、出或付(本期支出)、余(期末结余)三项要素,以三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采用入—出=余、或收—付=余的计算公式,来计算一段时期内的财产的增减变化及财产的剩余结果。“三柱结算法”,是确立于秦汉时期,但是到了东汉至唐初期的时候,“三柱结算法”渐渐不再使用。在唐朝的中期出现了“四柱结算法”,慢慢的“三柱结算法”被“四柱结算法”所取代。到了宋代,“四柱结算法”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计核算方法。在“四柱结算法”中会计利用了旧管、新收、开除和见在四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反映一定时期的财产增减变化并结算账目的方法。到了明末清初,由于我国的商业和手工业空前繁荣,物资的丰富使得会计的记账方法又有了改变,会计先辈们设计出了具有复式记账想法的“龙门帐”。在“龙门帐”中将所有的账目划分为四大类,“进”对应今天的“全部收入”、“缴”对应今天的“全部支出”、“存”对应今天的“全部资产、“该”对应今天的“全部资本和负债”,利用“进-缴=存-该”的平衡公式,左右两边双轨计算盈亏和核对账目,如果等式两边计算的数值相等,就叫“合龙门”,“龙门帐”也因此得名[1]。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客观要求,会计机构会计的记账方法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二、近代会计阶段

1494年,《数学大全》一书在威尼斯出版发行,这本书的作者是意大利数学家、会计学家卢卡·帕乔利,复式记账法在这本书中有了一个系统的介绍,作者也介绍了以日记账、分录帐和总账为基础的会计制度。这是世界上出现最早的借贷复式记账方法,并对会计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

15世纪航海技术使人类发现了不同的大陆,随之而来的是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热那亚、威尼斯等地的商业和金融业的不断发展,这样的发展要求会计记账水平的不断改进和提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借贷复式记账方法已经流行了起来。

从15世纪到18世纪,因为经济随着航海发现的降低而逐渐发展缓慢起来,会计的理论与方法的发展也是比较缓慢的。直到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技术的发明,使人们能够更高效率的完成工作,创造出更多的财富,经济也跟着有了很较大的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会计也发展了起来。这时的英国成为会计发展的中心地区,会计的主要工作也由原来的记账和算账发展到了编制审查报表。而为满足编制财务报表的需要,还要求研究资产的估价方法和有关理论[2]。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在战争中英国的国力被削弱,同是胜利国的美国取代了英国的地位。美国在战后注重生产和科技的发展,这样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会计发展的中心也从英国转移到了美国。

我国是在辛亥革命以后,引进了西方会计,这使得我国的会计事业有了发展。在20世纪30年代还曾发起了改良中式薄记运动,那时是出现了“中式薄记”和“西式薄记”并存的局面。

三、现代会计阶段

现代会计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在会计核算方法上有了大的发展。随着1946年在美国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产生,加之计算机的飞快发展,计算机在会计方面的应用也发展起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会计电算化”。在另一方面随着管理科学和生产的发展,会计也分化出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两个分支。

20世纪50年代正是中国的建国初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在进行着经济的恢复,这就要求会计的发展是为经济的恢复而服务的。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的时期,会计就需要按照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来完成对应的会计工作。

1950,中央相关部门发布了一系列的会计制度,从而规范了各种不同种类企业的会计行为,结束了我国不同种类企业在会计核算方面的乱象,并初步形成我国企业会计制度的统一体系的雏形。在1952年底,我国国民经济结构产生了新的变化,中央提出经济建设工作在整个国家生活中以及于首要的地位。当时的大部分企业是由私营企业改革重组为公私合营的企业,这部分企业由于机器的简漏、工序的简单、产品的种类少等各种各样的原因很难按照我国中央的要求完成相应的会计核算。所以针对不同生产规模的不同企业行业的会计制度就产生了,这措施适应了当时国民经济结构和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要求。1985年,在“冒进”、“大跃进”和“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经济理念下,。我国出现了许多“无账会计”、“以单代账会计”等不符合会计操作基本准则的现象。这样违反计操作基本准则的现象使很多企业的会计部门职能完全形同虚设,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和监督职能被削弱,致使企业的资金大量流失,从而导致许多企业破产、负债等后果。这样的现象,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并且对于我国实行的经济建设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对于这样的现象,财政部与国家计委发布了四个核心会计制度,对我国的的会计体系进行了重新的规范。但是这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期间国家整个经济发展都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会计体系制度也几近瘫痪,国民经济发展缓慢,甚至是没有发展。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才使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走上了正常健康的道路,会计的规范化和会计制度也开始进入全面恢复的进程。

在1979年到1992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外资企业涌入中国。但是这些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方面发现难以完成,这是因为中国一直实行的是计划经济背景下的会计制度。这样的制度难以适应改革开放的要求。所以国务院和财政部为了适应经济改革以及改革开放的要求颁布了一系列的条例,这些条例使会计制度适应了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并开创了中国企业会计制度建设工作的新局面。另外由于外资企业他们的核算方法与中国的国营企业的核算方法有着较大的差异,所以这也要求中国的会计核算制度也要进行一定的变化,根据不同的企业要求要求不同的核算方法。财政部就根据这一系列的变化,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发布了若干项规定制度,逐渐使具有多元化特征的会计体系适应了中国经济发展。

1992年随着邓小平同志的南巡我国的经济发展的步伐得以加快。与之相对应的我国的会计发展也加快了步伐,并且有了一系列的改革。为了配合我国的财政税收制度的改革,财政部对于企业的税收也进行了改革。制定了新税制的会计核算方法和实施细则。由于大量的外资企业在我国落地生根,会计的外币业务的核算也需要改革。国务院和财政部颁布了相对应的定对于外币业务的核算作了具体的要求。这一措施,对于外资企业在我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随着企业制度的改革,财政部规定了企业财务报告和会计核算行为。对于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了要求,并且要求加强会计监督和会计核算的职能。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股份公司的大量出现,为了适应这样的股权多元化的特征,我国在1998年有颁布了新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这个制度对于帮助规范我国股份有限公司的会计行为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使审慎性原则得到了更加充分的运用。这所有的改革,基本上实现了我国会计核算准则与国际会计核算准则等国际会计惯例条例的充分协调。

在我国加入WTO后,我国的上市公司、跨国集团、外资企业和出口导向型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比重逐渐增加。原来使用的会计制度已经不再符合这样新的经济形势,资金来源的多渠道和利益分配的多元化,对于会计核算、使用、管理都有了新的要求。经过将近五年的研究,我国根据市场经济对于会计核算的具体要求,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又符合国际会计通行惯例的会计准则,作为我国会计核算和会计工作的基本标准。我国于2006年2月15日由财政部发布了新会计准则体系,新的会计准则体系的贯彻和实施更加符合我国加入WTO以后企业经济的发展。这个体系对于进一步规范我国的资本市场,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建立和完善企业制度,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四、总结

纵观会计发展史,以及不同时期会计的重大发展,再次强调了,经济环境的发展状态都会影响着会计的发展。经济环境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会带动会计的新发展。在我国,随着改革开发以来,不管是会计体系还是会计制度都有了相同的发展,尤其是在会计体制的创新,与国际会计体系接轨等各个方面都有体现。随着现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那么以后会计的发展也在往这儿方向发展,尤其是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是发展的重点。

猜你喜欢
记账会计制度会计核算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的难点与重点
记账类APP
记账类APP
记账理财的好处有哪些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切合实际完善政府会计制度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思考与探索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若干问题探讨
代理记账:会计“工学结合”的新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