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制造业投资风险及其对策

2018-12-07 03:49林碧云孟庆军张长征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14期
关键词:一带制造业一带一路

林碧云,孟庆军,张长征

(河海大学商学院,南京 211100)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使得许多中国的制造业对外投资有了新的发展机遇。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制造业直接体现了国家的生产力水平。然而制造业如果想享受“一带一路”带来的发展机遇,就需要在市场竞争中采取一系列对策。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也不平衡,既有高铁等先进的部分,也有相当多企业或者产品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在进入“一带一路”国家的市场时,由于面临不同经济环境,不同文化,不同国情的新环境,这些企业将会遇到不同的风险。四个关键要素、两个辅助要素组成。四个关键要素包括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性产业、以及企业结构、战略和竞争。两个辅助因素为机会和政府。采取穆恩、鲁格曼和沃伯克改进后的综合“国内钻石”和“国外钻石”的双钻石模型。

(一)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主要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初级生产要素主要包括自然资源、气候、劳动力以及债务资本等。高级要素包括现代通讯基础设施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源。

1.国内生产要素的影响。从2008年以来持续上涨的纺织品原材料价格、工人成本、土地价格,使纺织企业的直接成本直线上涨,即使是像天虹集团这样的大公司因为在国内规模大也难以克服这些生产要素上涨的巨大压力,有的小纺织企业没有及时地改变策略只能被迫退出市场,而实力雄厚的天虹将目标市场锁向越南这样自然资源丰富且原材料、劳动力和土地价格便宜的国家,从而有效地规避了生产要素价格上涨而带来的风险。

2.国外生产要素的影响。就越南而言,相比于中国的生产要素价格,它更受国内制造业企业的青睐,它的土地价格在东南亚国家中是最便宜的,在过去,一个越南纺织厂的价格仅约6万美元左右,较低的成本才能够让企业存活下去,特别是一些中小型企业。不过,仅仅依赖其低廉的生产要素仍然会给企业带来风险。随着越来越多的制造型企业在越南投资,越南的劳动力优势在逐步丧失,越南劳动力工资改革进展较快,工资水平年年提升,劳动力成本已进入本地区高成本行列。

(二)需求条件

国内需求市场是产业竞争力的第二项关键因素,他认为国内需求规模和需求增长率对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影响[3]。“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中,很多正在大力发展制造业,像越南、柬埔寨、老挝等正需要生产力来带动他们的经济增长。

一、制造业海外投资发展情况

从1978年改革开放来,中国的制造业由弱逐渐变强,在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更加迅速发展起来。在2003年至2014年间,中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每年的流量从6.2亿美元飙升至79.2亿美元[1]。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中企纷纷抓住机遇响应政策的号召,扩大对外投资的规模。从国家发改委的《中国对外投资报告》中2016年末中国对外投资行业分布可看出,制造业的流动投资额约为290.5亿美元,占14.8%,位居行业第二。虽然有着国家政策的支持,中企在海外投资时依旧存在阻碍和风险。中国要想实现2025年制造强国的计划,这些风险是不能被忽视的。

二、“双钻石模型”及其应用

我国制造业的海外投资过去主要集中于亚欧美,集中程度较高。据2005年至2015年6月间合计的249个投资规模大于1亿美元的制造业项目统计,投资成功项目为220个,其中,亚洲占32.84%,欧洲占29.93%,美洲占25.64%,而70%失败的制造业投资多集中于美洲与亚洲[2]。在“一带一路”的政策中,沿线国家大部分都集中在亚洲,潜在风险难以避免。这里将采用“双钻石”模型理论,此模型是在迈克尔·波特提出的“钻石模型”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而得到的。“钻石模型”由

1.国内需求条件的影响。以我国的钢铁产业为例,从1994年,中国中央政府开始认定钢铁行业为重复建设的重点行业,钢铁产能过剩的问题便开始出现,国内需求逐渐饱和,失去扩张弹性,由于钢铁产业结构的升级对于许多实力较弱的钢铁企业来说比较困难,如果不采取措施,不仅很多钢铁企业将无法生存而且剩余的产能也是一种资源浪费,同时还可能对环境带来威胁。能在国内市场站住脚跟的钢铁企业都是一些综合性较强,规模较大的企业,比如,中国宝武钢铁集团,由宝钢和武钢合并而来,通过强强联手优化产业结构,进行技术改良等一系列的措施才得以规避风险。

3.国外需求条件的影响。以“一带一路”合作国家中的哈萨克斯坦为例。钢铁是哈萨克斯坦的重要产业且市场需求很大。2010—2013年,哈萨克斯坦在“加快工业创新发展国家纲要”框架下竣工投产 27个钢铁项目,总投资约7.5亿美元,支持第一第二产业优先发展[4]。这样的外部市场环境不仅缓解了我国钢铁产能过剩带来的问题而且还解决了部分钢铁制造企业的生计。虽然海外市场的竞争程度没有国内那么激烈,投资者面临的风险相对较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中企都可以在面对产能过剩时进行转型,比如一些连国外较低的要求都达不到的企业,贸然投资只会增大风险。

(三)相关及支持性产业

众多学者强调交通设施、通信设施、互联网设施、科研设施等现代基础设施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贡献[5]。制造业涵盖的范围非常广,相关产业及供应商很多,比如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基础设施和互联网科技类支持性产业等。

1.国内相关及支持性产业的影响。“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各大金融机构纷纷助力,其中“丝路基金”就是一例,它覆盖的行业较广,为众多中企“走出去”融资助力。如在欧洲方向,“丝路基金”支持中国化工收购意大利倍耐力公司进军高端制造业。但是由于投资的项目太多,其面临着融资困难的局面。从2010年开始的十年间,亚洲基础设施的投资将达到8万亿美元,而世界银行等融资机构能够给予的资金只有约80亿—100亿美元,需求与实际投资差距巨大[6],除了丝路基金,基础设施的配备,比如中国在大南亚地区投资的高铁项目:印尼Primasel CDMA2项目、泗马大桥项目等。

2.国外相关及支持性产业的影响。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影响深远,国外的金融机构也抓住了机遇,很多踊跃加入丝路基金。如与哈萨克斯坦有关部门共同设立了中哈产能合作基金、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也加入丝路基金等,这些国际金融机构的加入,为对外投资企业国际融资拓宽了渠道,但是各国金融机构的加入,主导权的分散化,意见不一致等一系列矛盾都会成为海外投资企业面临的风险。而且,在一些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铁路、通信、互联网技术等相关性产业较少,给制造业的海外投资带来了困难,这些潜在风险都是不容忽视的。

(四)企业结构、战略和竞争

1.国内竞争的影响。以汽车制造业为例,随着近几年国内汽车消费的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涌入行业,加剧了国内市场的竞争。很多企业为了增强竞争力,在战略结构中做出了调整,即引进外资,建立合资企业,外资的引进带来了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及管理经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汽车制造的技术水平[7]。但是这一战略决策也带来了相应的问题,外方控制了知识产权、技术转让、人才供给等具有竞争优势的资源,企业难以形成独创性的品牌,如果其他企业在面对竞争时,都通过引进外资的方法。

2.国外竞争的影响。仍然以汽车制造业为例,面对国内激烈的市场竞争,许多汽车制造业开始转向国外。虽然汽车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也很激烈,但是在比中国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中情况相对较好。据相关资料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汽车业普遍都不发达,大量的商用车需要主要依赖于进口,很多国家还没有相应的生产技术。这对于中国企业是一个商业契机,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竞争力相对较小、初级生产要素较低廉,这给在国内较难立足的企业带来了机会。但来自欧美国家的投资竞争和其他中国伙伴的竞争依旧会对企业造成威胁。

(五)政府

1.中国政府带来的影响。首先,“一带一路”政策下,成功“走出去”的大都是大型的国有企业。根据国家信息中心“一带一路”大数据中心近期发布《“一带一路”大数据报告(2017)》中显示的最具有影响力的50家企业名单中,其中制造业中的代表性企业为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钢集团有限公司、等。其中,2017年4月11日,中国中车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参与的中印尼高铁承包商联合体与印尼相关方签订印尼雅万高铁项目总承包合同,合同总金额约324亿元,负责提供350公里高速动车组,总价约25.1亿元[8]。亚投行和丝路基金都已经正式启动,但首先致力于国有企业,还没有民营企业对接的政策法律。

2.国外政府带来的影响。“一带一路”沿岸国家大部分都是欢迎中国企业进行投资的,特别是制造业。比如,在越南,为了发展迅速发展制造业,越南降低了海外投资者的税收门槛,放宽了税收政策,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投入,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转移了国内低端制造业的生产能力,减轻产能过剩带来的压力。但是很多潜在的风险依旧存在。中国裕元工业集团的子公司在越南投资的制鞋厂面临着数千名工人的罢工,而主要原因是越南改变了当地的社保政策。可见,当地政府政策改变,会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风险,而且多数风险是可能是不可控的。

(六)机会

1.国内机会的影响。因为政府的支持,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开始在沿线国家开拓自己的业务。根据2015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从投资分布上看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制造业占比48%,接近总投资额的一半。大量的企业参与海外制造业投资,从而使越来越少的企业持有国内投资的意愿,这样会懈怠了国内制造业发展的脚步,同时也让中国制造业整体水平下降,对制造型企业的长远发展都很不利。

2.国外机会的影响。“一带一路”战略中,国际金融市场的融资问题给中企带来了危机,危机伴随着亚投行合伙出资国的避险情绪上升,对于一些实力不强的中企,想要获得金融机构的资助是非常困难的。这不是中国企业大包大揽,而是需要沿岸各国的共同投入,仅是亚投行和丝路基金根本无法覆盖那么多的项目。所谓优胜劣汰,很多经济实力不够的企业将会面临融资困难的风险。所以,虽然国家的支持,别国的欢迎、条款优惠等一系列好的机会让参与海外投资的企业获得便利,但是同时融资的棘手、不断变化的国际经济形势、不稳定的国际经融环境等不利的机会也给企业带来很大的风险。

(七)制造技术

1.国内制造业技术的影响。中国的很多制造企业因为缺乏技术创新,在新技术潮流的冲击下,濒临倒闭的风险。如2015年4月诺基亚关闭了东莞工厂。由于人力成本的不断高涨,加上低端制造业利润的不断压缩,低端电子加工制造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低。技术的落后限制了大量制造业的发展,而且中国的制造业大量购买国外的先进技术想以此提高社会经济,但这样使国内公司的市场被跨国公司和国外的公司大量抢占,这种以市场换技术的事情大大增加了中国制造业的危机。

2.国外制造技术的影响。在国内市场上,制造技术跟不上的企业都被淘汰了,在激烈的国际市场上,落后的技术更是加大了风险。来自美国、德国、日本等制造业技术在国际领先的国家的企业无疑是中国参与制造业投资的威胁。西方很多大国公司开始登陆“越南”,在越南投资制造业。虽然东南亚地区国家的制造业技术普遍落后,但是随着很多发达国家的投资带动,如三星已有两个产品在越南生产,微软、苹果公司、LG公司等国际知名公司在越南掀起新兴制造业的热潮,中国很多处于低端制造技术的企业完全没有竞争力,如果不提高制造技术,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将会丧失制造业市场。

三、降低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制造业投资风险的对策

(一)政府方面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我国对于对外投资的法律建设不完善,虽然国务院和各部委颁布了相关的行政法规,但是立法层次不高、对民营类企业法律的保障和政策的支持没有覆盖到位。因此,我国政府应当加强法律的建设,完善“一带一路”政策中的法律法规,不能仅仅停留在“办法”“意见通知”、等法律层级较低的文件,而是要制定能具体约束和指引企业对外投资的法律文献,使得我国的制造业有法可依,能够凭借法律识别投资风险,从而进行合理的决策。

2.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的政治与文化交流。从上文的很多案例看出,很多投资的失败是由两国政治体制和文化的不融洽而导致,所以,为了使中企对外制造业投资更加顺利,我国政府可以通过经常的交流,包括政治体制、地域文化、风土人情等各方面进行交流,认识到精神文化传播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与“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人民的大融洽,才能建立长期友好的关系。争取和相关的合作国签订投资保护协议、建立驻外服务系统等,为制造业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

(二)企业方面

1.加强制造业技术的创新。通过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对参与制造业投资的企业十分关键。中国制造业目前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国内的很多制造型企业由于技术的落后,生产结构得不到改良而被淘汰,这些企业如果进行海外直接投资的风险将会更大,所以技术的创新是首要任务。企业要加大科研的投入,要大量引进创新型人才;同时企业组织架构和制度的创新也至关重要,针对对外投资的高风险时,应当更具企业自身的特点和情况,制定相应的风险规避和风险防范机制。

2.努力提高自身国际形象。好的形象就像企业的无形资产,能够给企业降低很大的风险,特别是在东道国投资时。企业应主要致力于提产品形象、人员形象、组织形象和文化形象等方面。打造高质量的产品、与贸易方诚信合作、配备高素质的企业员工,和合作伙伴进行良好有效的沟通、能够包容当地的文化等。只有做到这些,企业才能逐渐与东道国建立长期的投资关系,降低东道国的投资风险。

(三)金融机构方面

1.发挥各金融机构间优势互补的作用。一是,中国的金融机构参与比较多,但国际性金融机构包括开发性金融机构参与较少;二是,政策性银行向纵深方向发展,但商业银行的积极性有待提高;传统金融产品比较丰富,但是创新型的金融机构比较少。因为“一带一路”资金项目的需求量非常大,期限也很长,所以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和国际性开发机构需要将强合作、优势互补,组成开放式、多元的金融服务体系。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共同投资、共担风险、共享收益。为“一带一路”的建设提供长期的、市场化的、互利多赢的金融保障支持。

2.加大创新型金融商品的研发。近年来,金融科技成绩斐然,但传统金融机构、新兴互联网金融机构,以及这两类金融机构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比较明显。所以加大传统金融产品的转型升级是降低企业海外投资风险的有效措施。传统金融机构应当向新兴金融机构学习,提高自身金融产品的创新能力。比如在研发模式方面,要注入快捷轻便环保的产品设计理念,发展绿色金融业务;运用敏捷开发、高效运维等产品设计研发方法,主动适应互联网环境下市场需求快速变化,提高金融产品创新技术支撑水平,从而创造更多的新金融产品,从而给参与“一带一路”企业海外投资提供更加有力的资金支撑。

结语

“一带一路”政策的提出与实施,对于制造业的海外投资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企业想要在投资过程中降低风险一定要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国家要为参与制造业海外投资的企业提供各方面的帮助,降低投资风险,保障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去”。

参考文献:

[1]谢士江.中国制造业对外投资分析[J].商,2015,(44):106-107.

[2]方旖旎.中国制造业海外投资国家特征与风险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6,38(7):62-67.

[3]Porter M.E.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M.NewYork:The Free Press,1990.

[4]鹿宁,高升.借力“一带一路”节点国家建设,中国钢铁走进哈萨克斯坦[C].//第十届中国钢铁年会暨第六届宝钢学术年会论文集Ⅱ.2015:1-7.

[5]邱晓兰,余建辉,戴永务.低碳视角下中国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一般化双钻石模型[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2):35-49.

[6]东方财富网.丝路基金任重道远.[EB/OL].(2015-01-2916:20).http://fund.eastmoney.com/news/1593,20150129473284593.html.

[7]尹敬敬.现阶段中国汽车行业竞争力分析——基于“钻石模型”[J].中国集体经济,2010,(19):42-43.

[8]中国一带一路网.“一带一路”数据观丨中国制造出海展现“硬实力”金融业为“一带一路”落地引活水[EB/OL].(2017-11-2815:57:00).https://www.yidaiyilu.gov.cn/xwzx/gnxw/37118.htm.

猜你喜欢
一带制造业一带一路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一带一路风光无限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澳门:“一带一路”上的璀璨之城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