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基因传承的百侯古镇保护与利用研究

2018-12-10 09:20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古镇基因传统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85)

1 研究背景

客家民系①客家的说法起源于广东四邑地区,是当时(清朝)的四邑族群对粤东地区(亦称惠潮来民)迁来的族群的一个称谓。客家一说可以说是后兴之词,至今仍有不少地区不清楚这个称谓。最早研究记载客家问题的是清进士、惠州府和平人氏徐旭曾的《丰湖札记》。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徐旭曾在《丰湖杂记》中对客家的界定和论述。在文中,徐旭曾主张客家南迁自宋元时期一说,力陈客家与中原汉族的源流关系,对客家的忠义勤俭、诗书传家、耕读尚武等都作了奠基性的描述,要言不烦,却极具纲领性。徐旭曾的《丰湖杂记》撰于 1815年(清朝嘉庆乙亥二十年),实为系统论述客家问题的第一人。“客家”这个他称名词后来由于罗香林的客家学说而广为人知,并逐渐成为族群名称,不少人开始欣然受之,自称客家人。大约形成于唐末五代至宋初,最早在江西南部的赣江上游和东江上游的一角,后扩展到福建西部的汀江流域和广东东北部的梅江流域。明末清初,又有许多闽、粤客家返迁赣南,并有一部分客家人向四川、广西、湖南、湖北和台湾迁徙,但赣、闽、粤3省比邻地区仍是客家祖地,客属人口多,纯客家县份多,一直保存着最原始的客家语言和文化特色,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文化圈。梅州地区是整个客家祖地内最发达的地区和广东东北部客家地区的中心[1]。

百侯②百侯古称“白侯”,其名最早可见于蔡仙人古圳之摩崖石刻“余甲申年四十有二,因开凿此圳,谬言四句:白侯洞里号神仙,一带江山几百年。……下署:开禧元年乙丑仲春,开山钱公超记”。明嘉靖至康乾年间的《大埔县志》(摄制本),“侯”字被改作“堠”字。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士杨之徐倡将“白堠”的“白”字头上加一横成“百”字,又把“堠”字的“土”旁弃之仍为“侯”字,意在“白侯辖地,出百位封侯”。自此起,白堠变为百侯,并趋于稳定。是梅州地区的历史文化重镇,历来重文崇礼,“一腹三翰林”“一同怀四魁”的典故流传九州。2010年,百侯古镇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定为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5年又被广东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由此,百侯迎来飞速发展的新机遇。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古镇的整体格局、街巷肌理、建筑风貌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日渐激烈。

本文从文化基因的视角出发,梳理百侯古镇的文化基因谱系;根据文化基因传承的特点,为百侯古镇以传承地域文化为目的的保护与利用提出对应策略,以期古镇得以持续发展。

2 文化基因

“文化基因”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牛津大学习性学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自私的基因》中,他认为文化基因是一个与生物遗传基因相对应的单词,是文化传播或模仿的单位[2]。随着社会各界对文化基因的深入研究,许多学者认为文化基因是人类文化系统的遗传密码,主要通过物质载体得以表现,是游离于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文化之间的活跃因子,其核心内容是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具有唯一性、可复制性、变异性和总体优势性等特性[2-6]。

(1)唯一性。文化基因是社会文化系统的遗传密码,与生物遗传基因一样都具有唯一性,区别于其他地域,是地域文化最核心的价值。

(2)可复制性。文化基因在社会发展变迁中,会基于其自身特征被复制和延续。在飞速发展的当代社会依旧存在,使得地域文化得以传承。

(3)变异性。文化基因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干预,导致内部因子变异,呈现不同的外在形式。在历代延续中,虽被复制,但并非完全一致,出现新的变化和时代特征。

(4)总体优势性。文化基因在传承延续的过程中,在区域内形成集聚,并吸收外来文化,形成共融共生的局面,进而影响更大的区域[6]。

3 百侯地域文化基因解析

3.1 历史沿革

百侯镇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客家古镇。据《大埔县志》记载,百侯在秦汉时期属南海郡揭阳县,魏晋南北朝时期属义安郡义招县,唐宋元时期隶属潮州海阳县,明代属广东省潮州府饶平县,明嘉靖五年设置大埔县后,百侯归属大埔县管辖至今。

百侯古镇历史古迹丰富多样,有客家传统的民居建筑,还有中西合璧的新传统建筑群;有传统民居围合形成的居住类街巷,还有因消费市场和商业需求形成的圩市骑楼老街;有汉乐汉剧、鲤鱼灯舞、五鬼弄金狮等传统非遗,也有地方特色小吃。

3.2 地域文化基因

百侯作为梅州地区重要的客家古镇,客侨文化成为其地域文化的核心,由此逐渐生长并衍生出自身独具特色的文化基因谱系(图1)。

图1 百侯古镇文化基因谱系(来源:作者自绘)

3.2.1 聚落文化基因

聚落文化包括了建筑文化和街巷文化。

百侯建筑文化主要体现在客家民居。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建筑有120多座,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官厅古民居比较多的地方。这些明清古民居建筑群中,既有众多官宦富商的深宅大院(图2~图4),也有星罗棋布的大小祠堂(图5);既有客家特色的官厅式民居,又有旅外华侨引进颇有特色的中西合璧建筑群(图6、图7)。此外,骑楼老街建筑颇具特色,底层部分架空,形成连廊,既方便使用,又增加了建筑空间的丰富性(图8)。

图2 景足东南(来源:李青儒摄)

图4 通义大夫第(来源:作者自摄)

图5 饶臣公祠(来源:李青儒摄)

图6 肇庆堂(来源:李青儒摄)

图7 海源楼(来源:李青儒摄)

百侯古镇的街巷格局以侯南最为出名,因建筑密度比较大,街巷格局复杂,故被称为“三十六巷”。“三十六巷”多狭窄、幽静,连通交错,成为古镇重要的骨架道路系统。骑楼老街分别位于梅潭河(旧称清远河)两岸(图9),历史上曾有吊桥连通,现状吊桥仅存河内桥墩和河岸拴桩遗址(图10、图11)。

图9 梅潭河(来源:李青儒摄)

图10 桥墩(来源:作者自摄)

图11 拴桩遗址(来源:作者自摄)

3.2.2 科举文化(教育)基因

明中后期,百侯人因参与嘉靖末年张琏的飞龙国起义失败而树立“崇文重教”的社会意识形态,明末百侯人口迅速发展,宗族长生,文化发达,科举仕宦不断③自明末后,百侯文风鼎盛,科甲仕宦,清朝共考中翰林5人,进士23人,文武举人134人,分别占大埔县全县翰林16人中的31.3%,进士58人中的41.4%,举人298人的45%。其中“诗书世家”“一腹三翰林”“翁孙八进士”“同榜三进士”“同堂七魁”等被传为人文佳话。张翱诗赋与宋湘齐名,“状元(庄有恭)之师”杨缵绪名满京华,丘神童故事众口相传。在近现代,百侯镇更是人才辈出,共有省部级及军级干部18人(其中将军12人),厅(师)级以上干部约100人,高职称建设人才1 000多人,各种人才遍布海内外。其中有被蒋介石称为“资质沉毅,晓畅戎机”的原国民党上将、广东省政府主席罗卓英将军,中国科学院院士杨文采和著名的爱国华侨、大实业家肖畹香、杨增蕴、原广东省委常委杨应彬等。,成为粤东地区的“文献之邦”。近现代的百侯更是人才辈出,遍布海内外。

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在百侯影响深远。百侯中学成为全国第三个陶行知教育思想重要实践基地,被陶行知称为“吾道有邻”的学校。

3.2.3 宗族文化基因

繁荣的科举文化,促使了百侯宗族文化的兴盛。为了支持子弟参加科举考试,祖宗制度开始建立起来,祖尝等共有经济也普遍设立,各宗族还相继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化建设。如创办宗族性学塾,隆师课子;经济上予以资助和奖励;组织文汇提高应试能力;以族规的方式,对升学乃至中科举的学子进行奖励等。昌盛的宗族文化促使了百侯祠堂的兴建,仅杨、萧两大家族祠堂就有百余座。

3.2.4 华侨文化基因

百侯山多田少,人多地少,为维持生计,历来就有“走生川”的习俗,乾嘉以来,百侯人大批出外谋生。据1929年民国《大埔县志》统计,百侯乡共14 884人,出外谋生者达4 014人,到南洋者在3 000人以上。几乎家家都有人在南洋,成为粤东地区著名的“华侨之乡”④百侯隶属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梅州古称嘉应州,是客家人的聚集地,也是中国著名的“华侨之乡”,18世纪末至19世纪大批客家人从这里出发“下南洋”谋生,目前梅州有700多万华人华侨,分布在世界五大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国家和省重点侨乡。同时也是港澳台同胞的重要祖籍地之一,而在台湾500万客家人中就有180万祖籍在梅州。。他们成立侯籍华侨社团,团结互助,资助百侯发展,在家乡建设了诸多中西合璧的新传统客家民居,如肇庆堂等。

3.2.5 民间信仰文化基因

百候地方庙宇众多,民间信仰发达。四周都建有宫庙,属于道教的有村东的上洋宫(三山国王)、村中央的下洋宫(五显大帝)、水口的滑濑宫(明贶庙)、村西的龙尾宫(祀平正公主)、村北的天后宫,其中前四者被称为“四大宫”。属于佛教的有村中央的观音亭,村东的宝林寺(惭愧祖师)、村西的马山寺、村南的双龙寺,村北的宝华寺,后者被称为“四大寺”。除此以外,百侯还形成了一些特色鲜明的地方性祈福活动,如“送龙船”“牛头福”“作福”“打醮”等。

3.2.6 商业文化基因

明中叶百侯始建圩市。因人多地少,消费市场巨大,加上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在清初海禁解除后,蓬勃发展,逐渐形成了以粮、盐、竹、木等大宗货物为主,以日常生产生活用品为辅的大型交易平台。乾隆《大埔县志·风土志》载:“在白侯甲溪南地,与枫朗、同仁相连,乡民辐辏,铺店鳞次。每月逢三、六、九为期。”至清代中叶,在梅潭河(旧称清远河)流域逐渐形成以百侯圩为中心的贸易网络,百侯古镇成为区域经济中心。

3.2.7 民俗、饮食文化基因

百侯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汉乐和汉剧、鲤鱼灯舞、五鬼弄金狮等。同时,小吃文化是百侯的另一个窗口,颇具历史渊源的百侯薄饼、忆子粄、鸭松羹、客家娘酒、乌豆羹、笋粄、老鼠粄、绿豆粄、炒牛肚肛、炒牛百叶、苦笋煲、等,都深受追捧。

4 百侯古镇地域文化的传承困境

4.1 文化基因传承主体意识淡漠——文化认同感薄弱,参与度较低

百侯是客家古镇,旧时政府管理力量薄弱,靠血缘和宗族凝聚人心。如今,历经社会变迁的政府主导管理古镇,事务管理更加有序规则,但由于宗族力量的减弱、城市文明的介入,导致古镇居民对于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产生迷茫,对古镇发展的参与度变低。

4.2 文化基因元素缺失——传统民居与街巷的衰落与消逝

百侯古镇中,侯南建筑密度较大,传统民居分布广泛;侯北传统民居数量偏少,建筑稀疏,农业景观更为突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城市文明和城市生活方式逐渐被接受,中青年人离开古镇,传统民居的使用者逐渐减少。即使留在古镇的人,也在现代生活方式的需求下对传统民居进行改建、拆建,传统民居呈现衰落趋势。传统街巷空间比例也因为与现代生活中的交通工具和生产工具体量不匹配,逐渐被拓宽和改造,街巷肌理逐渐被改变。

4.3 文化基因链条断裂——文化传承与创新动力不足

百侯古镇旅游开发模式单一。第一,古镇内现有的古民居利用集中在古镇最南端的游客服务中心片区,且室内展陈多为静态,内容空洞。第二,展现地域文化特色的衍生产品缺乏。第三,因游客服务中心设立在古镇最南端,游览路线纵深过长,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善,导致外来游人多集中在游客服务中心片区,参观完毕即离开,对整个古镇理解不完善,导致古镇较大范围内的区域发展缺乏动力,文化传承和创新严重不足。

4.4 文化基因载体衰败——物质与环境载体缺失

百侯古镇内新建筑呈现插花现象,虽有上位规划但未严格执行;新建建筑材料、建筑体量和高度均与传统建筑风貌不协调。

(1)生态环境。梅潭河河道保存较好,侯北区域的河岸景观良好,但是侯南沿河两岸的河堤道路、百侯大桥以及现代水利防洪设施的建设项目,虽然基本满足安全需求,但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环境的质量。

(2)街巷空间及景观载体。巷道空间被日常生活侵占,造成局部不畅,景观节点无法连续。街巷节点如永庆公园、百侯影剧院等,建设风貌与传统风貌不相协调,景观节点建筑过于新式。现有标识系统严重缺乏,导致外来游人无法准确定位游览地点,从而降低了古镇的整体体验感。

5 百侯古镇地域文化传承的保护与利用对策

地域文化传承是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传承主体是人[7-9]。根据文化基因的特性,结合百侯古镇的传承困境,从强化文化基因传承主体、修补文化基因传承元素、汲取文化基因传承外力、扩大文化基因传承效应4个方面,阐述百侯古镇的保护与利用对策,以期能够合理发展,永续利用。

5.1 古镇保护对策

5.1.1 强化文化基因传承主体

(1)主体内涵。第一类传承主体主要是当地原住民,包括普通居民以及返乡精英、华侨、乡贤等。第二类传承主体则包括外来的运营方、创客等。

(2)主体优势。普通的居民是古镇的主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这里传统文化最直接的承担者和传播者。他们是古镇设施的主要使用者,还是传统工匠技艺的民间核心力量。返乡精英可凭着对古镇的眷恋,将自己所学所长报效故乡。华侨一直以来都为古镇的保护和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宗族血缘的传统影响下,乡绅在返乡参与古镇的建设发展、习俗传承等传统公共事务方面具有较强的号召力。运营方带来了资金和市场化的经营理念;创客们带来自己的文化创意和想法,也带来了自身文化的基因。

(3)强化主体,加强引导。政府部门应当牵头,针对各项主体的优势,定期组织洽谈、宣讲和培训教育,并开展交流活动,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增强主人翁意识。

5.1.2 修补文化基因传承元素

文化基因传承元素包含物质文化元素和非物质文化元素,物质文化元素包含建筑元素和街巷元素。

(1)传统建筑修缮。文化基因的可复制性使得百侯古镇延续保留至今,传统古民居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坚持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做好传统古民居的保护和修缮工作,尤其要将传统古民居的修缮过程记录在案,包括修缮时间、人员、材料、工艺等。

(2)街巷空间维护。街巷空间是古镇的活力空间,也是古镇居民深植内心最深的场所记忆空间。对日常生活侵占原有街巷空间的建筑物予以拆除;对严重影响街巷传统风貌的新建筑予以整治,并对新建设予以严格的高度、体量和风貌控制;对重要的街巷空间节点进行设计修复;对全部的街巷空间,通过传统形式的绿化配置,协调街巷内外的空间衔接,优化空间边界。

(3)非遗展演与美食挖掘。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等民俗文艺活动,增强文化氛围;对当地的民俗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将民间传说、家族源流、民间文学等策划编排,将其应用在展陈设计中,与传统宗族祠堂改建民俗类博物馆相结合,既丰富了展示内容,又提升了互动体验品质。同时,鼓励居民挖掘百侯传统美食,创新现有小吃产品,进行品牌经营。

5.2 古镇利用对策

5.2.1 汲取文化基因传承外力

文化基因的变异性决定了文化基因会受到外来环境的影响和干预[10-12]。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努力做到在古镇保护与利用中,吸收良性干预,警惕不良干扰。

(1)传统建筑功能置换。传统建筑修缮完毕,结合古镇利用发展需求,根据其所在位置和线路,进行对应功能置换。大型祠堂类建筑可以进行博物馆类的展示功能改造,通过采用动态、立体的展陈方式,策划主题文化展览和活动,使其成为地域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民居传统建筑则可以结合原本的住宿功能,维持其原有建筑风貌,并且进行室内空间改造,结合地域文化特色,转化为可经营的商业民宿。

(2)基础设施配套提升。加强道路建设,进行人车分流。古镇主要道路经近年修缮现存状况较好。三十六巷内集中了绝大多数的传统民居建筑,内部道路状况参差不齐,部分被修缮过的道路可通行电瓶车和骑行工具,但仍有大多数巷道未经修缮,且空间尺度过于狭窄,无法通行电瓶车。因此,应对三十六巷进行整体道路质量提升,并进行分级,与标识系统结合,形成只可人行、可骑行、可通电瓶车等3级游览线路。

提升基础设施。目前古镇内给水设施已经基本普及,排水设施在侯南部分敷设,消防设施则仅在侯南主路敷设。所有管道均在道路旁侧捆绑安置。从古镇长远发展、景观效果、设施安全和使用寿命角度出发,应当在后续建设中,在补齐排水设施和消防设施的同时,尽可能进行入地敷设。

改善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古镇内的停车场和公共厕所集中在游客服务中心、永庆公园和影剧院3处,其余区域较少;古镇内缺乏满足大量外来游人解决饮食的餐厅和售卖点。①应结合古镇现有空间格局与发展需求,增设两处公共停车场,同时配套公共厕所,以弥补现状不足,同时也为侯北蜜柚产业的发展提供便利。②应在古镇内布置公共餐厅和特色餐厅,将百侯小吃融合其中,并增设零售点,在满足旅游发展的基本需求外,还可以起到宣传古镇的作用。

完善标识系统。古镇内已有标识系统与传统风貌较为协调,但数量不足。应增设标识系统,并更新标识地图,以利于游人参观游览。

增设休闲娱乐设施。古镇内缺乏供人驻足休憩的大型室内公共空间,因此,应对位于古镇中心的百侯影剧院及其周边环境进行改造,使其成为古镇的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既为外来游人提供一个能够全面了解百侯历史文化和游赏百侯特色景观的中心场所,也为当地人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交流、互动的室内公共空间。另外,在侯北蜜柚采摘园和百香果园增加小型休闲空间,并增加采摘和互动体验项目,以此带动侯北片区的发展。

(3)生态环境建设。梅潭河是百侯古镇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景观资源,也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沿河的码头、桥埠进行恢复和建设,并提升两边的堤坝形式,使其与传统风貌相协调。沿河两侧的滩地、堤坝道路、栏杆和垃圾收纳点,除了安全需求和功能需求外,应在景观风貌上予以整治。针对骑楼老街和三十六巷的街道拥挤、污物较多的现状,应全面提升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并配合旅游产品的开发建设,提出日常卫生管理要求,并有专人负责监管实施。

(4)人文环境建设。百侯历史文化悠久,应结合市场需求,开展文化复兴的长效经营。根据古镇故事趣闻汇编出版《百侯史实》;邀请创客、摄影家等,发现和拍摄百侯古镇具有代表性的风景,出版明信片、图册等;邀请知名艺术家采风,并进行艺术创作。

另外,百侯圩市曾是地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应结合梅潭河自然环境的修整和建设,对河岸两侧的骑楼老街进行“复生”性改造,包括对老街建筑风貌、建筑质量的修复,对老街业态的重新植入等,唤醒当地居民的记忆,也为古镇旅游发展带来新活力。

5.2.2 扩大文化基因传承效应

文化基因的总体优势性决定其会形成集聚效应,由此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基于其特点,应在品牌建设、媒体宣传和事件推动方面入手。不同文化的交融是丰富旅游文化产品的内容和形式的重要途径,在保护古镇地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将不同时期、形态、类型和属性的文化融合,让彼此共融共生,从而扩大文化基因的传承效应。

百侯古镇在传承自身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吸纳外来文化的精髓,通过文化基因的变异性,逐渐加强自身的文化基因元素,呈现新的时代特征。

(1)品牌建设。文化品牌建设可以从品牌文化、品牌形象、品牌载体入手。设计极具地域特色形象logo,展现以客家与华侨文化为代表的百侯地方特色。品牌载体应从旅游工艺品、纪念品的开发入手,由当地政府组织民间艺人进行研发制作,也可招商引资,扩大开发规模,进而丰富产品种类,同时,结合百侯小吃的创新,逐渐形成百侯古镇的名片。

(2)互联网与新媒体宣传。品牌建设完成,应充分利用目前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宣传优势,进行品牌宣传和推广,导入流量,为古镇的利用和发展带来新的资金和活力。

(3)事件推动。在地事件的举办是对古镇整体建设成果的最好检验,也是古镇优势资源最直接的宣传方式。定向越野、古镇健走等活动能使当地居民和外来游人参与其中,既能增强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起到文化宣传的作用,也能检验古镇现有设施的承载能力,以此推动古镇建设。

6 结束语

传统古镇是我国建筑文化遗产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的变迁密切相关。传统古镇的保护和利用要与时俱进。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和发展;利用和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又反哺保护。保护是根本,利用是途径,两者需同时兼顾,不可偏颇。本文以百侯古镇为例,从文化基因的视角入手,探讨保护与利用的策略,以此为百侯古镇的复兴提供新的思路,同时也希望为传统古镇和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和借鉴指导。

猜你喜欢
古镇基因传统
Frog whisperer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修改基因吉凶未卜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创新基因让招行赢在未来
同里古镇
千年古镇
西塘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