泺口古镇的历史演变与保护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济南“携河”发展规划的思考

2018-12-10 09:20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古镇民俗济南

(山东建筑大学,山东 济南 250101)

古镇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载体,其历史演变过 程对于揭示该区域社会发展转型的内在机理意义重大。泺口古镇作为当前跨越黄河、北出济南的门户,也是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开发的“桥头堡”,有着重要的战略价值意义。但随着城区向北扩张及“携河”发展战略的推进,泺口古镇面临着空间覆灭危险。如何将古镇的历史文脉延续,并在城市高等级规划项目中予以体现,成为当前济南建设发展中亟须面对的问题。

从当前国内学者对古镇历史文化演变的研究成果来看,研究的内容以空间形态为主[1-3],但也有民俗、风貌等内容出现[4]。而关于泺口研究的文献多是如何从服装专业市场功能入手对该地区进行现代功能的打造[5-6],仅何晓伟等对近代泺口古镇的功能演变进行了梳理[7]。另外,张振水等对泺口黄河铁路老桥的改造进行介绍[8],端木凌云等对泺口段黄河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研究[9]。综上,目前直接针对泺口古镇历史演变的研究成果极少,并且研究中缺少对古镇历史演变要素的综合分析。鉴于此,本文以1848—2018年的泺口古镇为研究对象,梳理其历史轨迹,挖掘其在历史沿革、空间形态和文化民俗3个方面的历史线索和遗存,利用济南“携河”发展规划,为泺口古镇的保护与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1 历史发展概况及研究路径

1.1 历史发展概况

泺口古镇位于原济水和泺水交汇处,在金代始设为镇[10],水陆交通极为便利,是大清河上重要的货物集散地(图1)。明清时期泺口镇是盐运的重要枢纽,在此把山东沿海的盐转运至山东、河南、安徽三省。由于人业兴旺,到清朝末年泺口镇建成独立城池。随着1904年济南开埠,加之后期黄河航运废止,泺口古镇逐渐衰落下来,但在民国仍是济南四大名镇之一[11]。1990年以后,因黄河泥沙淤积和环城路的修建,泺口古镇彻底衰落[12]。现如今,泺口古镇隶属于天桥区,由环城路和泺口段黄河围合而成,整体空间形态呈现半圆形,总面积约为70 km2,并以居住用地为主。

图1 不同历史时期泺口古镇空间位置示意图(来源:(a)图根据(明)宋祖法,历城县志,1640年绘制;(b)图来源于胡德林,乾隆历城县志,1773年;(c)图来源于济南市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济南市志,第 1 辑,1997年)

1.2 研究路径

从泺口古镇整个历史脉络来看,其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①1848—1911年水运勃兴阶段;②1912—1948年交替变换阶段;③1949—1992年走向平庸阶段;④1993年至今等待复兴阶段。

通过4个时段的划分,梳理并总结泺口古镇在历史沿革、空间形态和文化民俗3个方面的演变特征,其中在历史沿革方面,以泺口古镇在不同朝代的建制、隶属和机构为关注点;在空间形态方面,形态、街巷、建筑和网络等要素为研究重点;在文化民俗方面,则重点关注泺口鲁菜文化、盐运文化、码头文化、铁路文化等留传的人文典故遗存。最后结合济南市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的设立和“携河”发展背景提出相关的发展建议,具体研究路线如(图2)所示。

图2 泺口古镇研究路线示意图(来源:作者自绘)

2 历史演变阶段特征分析

2.1 水运勃兴阶段(1848—1911年)

1848—1911年这一时段是近代泺口古镇经济较为繁荣的阶段,但因清朝末年,国家经济社会的落后,使泺口古镇的繁荣较为脆弱,经不起任何“折腾”。

2.1.1 历史沿革:黄河改道使泺口成为商业和航运重镇,职能得到提升

鸦片战争后,泺口古镇的行政隶属与城镇职能、规模受黄河改道的影响也发生了一定变化。该阶段泺口古镇一直由济南府历城县洛口乡管辖,1848年泺口城外建起圩子墙,以防捻军侵扰,初步形成一座独立的城池[12]。1855年黄河夺大清河河道之后,泺口古镇成为黄河沿岸最大的食盐中转基地,也是黄河第一水陆码头和物资集散地,古镇的经济发展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并享有“小济南”之称[13]。由于河运兴盛,商业繁荣,加强了泺口古镇的管理机制,主要体现在黄河治理和税收管理两个方面(表1)。但随着1902年济南商埠区的建立,泺口段黄河水患频发,古镇内的商户和运输户开始逐渐向商埠区转移。

表1 1848—1911年泺口古镇管理机构设置一览表

2.1.2 空间形态:“半圆形”的空间形态与“三横四纵”的街巷格局

泺口古镇的城镇格局在圩子墙修建完成后基本定型,其空间形态近似为半圆形。古镇内部呈现出“三横四纵”的街巷格局,路网骨架较为方正,空间分区也较为明确,大致可分为3区:中、南部商业区;东、西部居住区;北部航运集散区。其中商业大多沿街分布,呈现“树枝”状,并且不同街道设有集市,使泺口古镇的商业更加繁荣。古镇内园林、宗教建筑十分兴盛,其中较为著名的园林有“亦园”和“基园”,王母庙、兴隆寺等明清时的宗教建筑大多也被延续下来[14],这些公共建筑都映衬出泺口古镇的繁华景象(图3)。

另外,在区域城镇联系上,这一时期形成了“铁路+水运”的网络格局(图4)。黄河改道后,泺口水运交通更加便捷,随着铁路运输时代的开启,清泺小铁路和津济铁路都连接到泺口古镇。水运与铁路运输相结合,使泺口的基础设施和运输网络更加完善,由此泺口成为该时期黄河第一水陆转运码头[12,15]。2.1.3 文化民俗:鲁菜文化和盐运文化发展较为突出

图3 1848—1911年泺口古镇典型平面示意图(来源:作者自绘)

图4 1848—1911年泺口古镇“铁路+水运”运输网络(来源:作者自绘)

泺口古镇在这一时期是整个济南北郊文化的交汇地,多元文化并存发展,特别是鲁菜文化、盐运文化较为突出。自1848年建城起,由于航运发达,泺口古镇成为济南的水陆交通枢纽,客栈和饭庄在泺口兴盛,如新诚东、纪镇园、奎盛号等,发展成为济南知名老字号,泺口的糖醋鲤鱼、瓦块鱼和桂花枣果等也成为鲁菜中的代表菜[16],同时酿造技艺发展十分成熟,特别是所产酱、醋久负盛名。在盐运业文化方面,泺口古镇作为水陆运输枢纽,运送货物中有大量的海盐,城内“顺流通达”四大盐园车马不绝,码头盐运船只穿梭往来,泺口也因此形成独特的盐运文化。

2.2 交替变换阶段(1912—1948年)

进入民国时期后,泺口古镇受到政治、自然、经济、交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由繁荣开始走向衰落。

2.2.1 历史沿革:战乱频发,黄河河运由盛及衰

通过对泺口历史沿革事件的梳理,发现该时期泺口古镇经历了民国成立、军阀混战夺权、日本侵略山东、济南解放4个阶段,其对应的行政隶属变动过程为历城县—第九自治区—北乡区—第十区,政治环境较不稳定。其中“中华民国”成立到抗日战争爆发这一时期,泺口仍是济南北郊门户与商业重镇,1932年泺口人口规模约至1.5万人,济南的原粮和面粉亦主要是通过水运在泺口港集散,商业较为繁荣[13]。1938年后由于战争破坏,导致黄河断流而停运,古镇内的大批商业迁往商埠,城镇建设发展基本停滞,泺口古镇开始走向平庸。1947年黄河流归故道,但古镇航运已不再兴盛,截至1948年,济南解放,泺口古镇人口不足1万人[16],商业职能完全被商埠区取代。这一时期政府对济南段黄河的关注获得加强,泺口古镇因位置特殊,便于观测黄河水位,故继续设立多个黄河管理机构于此,如山东河务局、水文站等,以加大黄河监测和治理力度。

2.2.2 空间形态:整体空间形态未变,泺口与外部联系得到加强

受近代工业技术的影响,泺口古镇内部街巷格局和公共建筑在这一时期进一步丰富,但整体保持“半圆形”的空间形态未变,空间要素多以居宅、店面商铺以及传统手工作坊等为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工业技术变革,传统的手工作坊开始被工厂取代,居民的生活方式开始出现转变,城镇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

由于道路建设和河道变迁两方面的影响,泺口古镇形成较为完善的“铁路+水运+公路”综合运输网络(图5)。为满足近代泺口古镇货物运输需求,1913年“清泺小铁路”改轨,与胶济铁路黄台桥支线接轨,建成津浦铁路“泺黄支线”,1925年张宗昌政府新建走向呈“U”形的东、西工商河,沟通了小清河和火车站地区之间的联系,后又修建济泺路并设立客运线路[12,16],加强了泺口古镇与济南城区、商埠区的联系。但由于战争频发导致黄河改道和小清河淤浅,泺口古镇附近河道难以继续通航,使得这一水陆运输网络被完全破坏。

图5 1912—1948年泺口古镇“铁路+水运+公路”运输网络(来源:作者自绘)

2.2.3 文化民俗:铁路文化快速发展,近代名人文化得以丰富

该时期泺口文化民俗发展在抗日战争前后有明显不同。民国成立到1938年这一时期,泺口古镇的鲁菜文化进一步丰富和发扬,如张文汉发明的“草包”包子,深受大众喜爱;泺口信诚酱园生产的食醋,获1912年巴拿马国际物品博览会银质奖,再于1915年获金牌奖章[14]。而1938年后,由于战争和黄河断流的影响,泺口古镇盐运文化遭到极大破坏,但随着铁路建设加快,铁路文化得到大力发展,如泺口黄河铁路大桥,不仅完善了济南铁路运输网络,也成为我国铁路大桥建设技术发展中的历史见证。这一时期还涌现出一批近代实业家和爱国志士,具有代表性的有穆伯仁、周宪章等[14—15],其爱国事迹成为泺口近代名人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3 恢复下滑阶段(1949—1992年)

1949年以后,由于黄河河道逐渐淤积,航运功能退化,泺口的商业氛围不再,昔日水陆转运的繁荣景象基本消失,泺口古镇走向平庸。

2.3.1 历史沿革:行政区划多次更迭,商业重镇演变成为居住生活区

1949—1992年这一阶段,城市建设开始兴起,泺口古镇的行政隶属与区划发生了多次更迭(表2),并最终成为以居住为主的生活片区。从1949—1966年这一阶段,黄河航运有所恢复,泺口古镇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文革”时期及以后一段时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降低,泺口古镇破坏较为严重,但管理机构设置变化不大,增设泺口税务所、黄河航运局和泺口工商管理所[15]。改革开放后,随着农村改革的日益深入,泺口的地区职能改变较大,地区发展以乡镇企业较为突出,人口规模为0.95万人[17],但古镇内黄河航运和商业活动停滞,基本以居住生活为主。

表2 1949—1992年泺口古镇行政管理机构一览表

2.3.2 空间形态:泺口空间遭到挤压,乡镇企业发展较为突出

这一时期受道路建设和黄河淤背两方面影响,泺口古镇空间形态发生了3次较大的变化:古镇外围圩子墙于1951年被拆除改造成环城路,标志着泺口自1848年形成的独立城镇格局彻底被打破;1976年黄河凌汛后,北泺口村民迁入黄河以南各村落户,北泺口从此消失;1987年黄河淤背,泺口南移130 m,古镇原圩子墙内的面积约缩小至原来的50%,后泺口古镇北半部彻底废弃[14-15]。虽然泺口空间遭到较大挤压,但由于该时期乡镇企业建设的发展,环城路以南修建了环城路中街、东街和西街[17],使得泺口形成新的内部格局(图6)。同时该阶段泺口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在医疗卫生、水利工程、市政建设等方面都有所推进,且济南泺口黄河浮桥建成通车后,泺口摆渡的历史彻底终结,并重新建立起与黄河北岸的联系纽带。

2.3.3 文化民俗:码头文化走向衰落,鲁菜文化有所发展

随着泺口独立城镇的空间格局被打破,商业氛围不再,泺口的文化民俗开始衰落。其中在码头文化方面表现较为明显,泺口上中下三关码头和黄河泺口渡口相继废弃停用[15,17]。但由于泺口酿造厂建成,泺口酿造工艺继续发展,鲁菜酿造文化得以较好传承。铁路文化由于线路、站点的使用而延续,但也受到一定影响。在宗教文化方面,由于受到战争、黄河决口和“破四旧”行动的影响,宗教活动一度停滞,改革开放后,宗教文化有所复兴。

2.4 等待复兴阶段(1993年—至今)

20世纪90年代后,泺口已完全融入北园地区,与小清河以北地区协同发展。在济南市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的带动下,泺口正面临新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定位。

图6 1949—1992年泺口古镇典型平面示意图(来源:作者自绘)

2.4.1 历史沿革: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获批,泺口迎来发展新契机

该阶段随着划区设办不断推进,泺口古镇已完全演变为居民住区,商业也仅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图7)。1991年北园镇由于各行业十分突出,因其经济实力而成为“山东第一镇”[17]。2018年济南市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开始规划建设,现存的泺口古镇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的特色风貌轴上,泺口片区由于区位优势,是该轴线上的重要节点,把握此次发展契机,泺口将成为集旅游、居住等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和服务集聚区[18]。

图7 泺口古镇现场调研图(来源:作者自拍)

2.4.2 空间形态:违章建设与日俱增,空间格局亟须保护

随着城市发展建设和泺口片区的整体环境改善,泺口古镇北部被建设为济南百里黄河风景区的一部分,泺口古镇南部经过片区更新,居民生活品质有所提高。但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泺口古镇风貌被破坏,住户为了在未来的拆迁中获利,加盖了许多违章建筑,仅保留部分传统街巷至今有遗迹可寻,古镇内部空间格局亟须保护优化。

2.4.3 文化民俗:泺口文化民俗流失严重,亟待挖掘复兴

城市化进程持续推进,传统文化民俗大多踪迹难寻。泺口古镇北半部建成的百里黄河风景区,其内部对泺口码头旧址还有一定说明和标记,泺口浮桥和黄河泺口铁路大桥至今仍在使用,但景区内人们也仅将此处当作吃烧烤的河水观览地,缺少文化品质,原有的文化内涵未得到挖掘和展示。

2.5 小结

通过对近代以来泺口古镇的4个历史阶段进行梳理分析后发现:①泺口古镇曾在历史上具有显赫的区域交通辐射力,但近代以来古镇的发展由盛转衰,而影响泺口古镇历史演变的两个主要因素为黄河河道变迁和政治局势变化;②“半圆形”的城镇形态是泺口古镇近代建城以来延续百年的空间形态,也是界定泺口古镇空间范围的重要标志,该形态成为泺口最典型的空间形态;③文化民俗是古镇的内在灵魂,泺口古镇的文化民俗也较为丰富,特别是在鲁菜、铁路、盐运、码头等方面发展较为突出,但流失较为严重,亟待挖掘复兴。这些历史文化遗存都将为今后旅游产业、文化服务产业等新兴动能的发展提供资源支撑和历史依据。

3 保护与发展策略

3.1 保护——构建 “三位一体”的历史文化保护体系

3.1.1 自然环境要素保护:济南传统山水田园风貌保护

泺口古镇-华山-鹊山-大清河(黄河)共筑的山水田园风貌片区是济南传统山水风貌的典型区域之一。在济南先行区规划中,“泉城特色风貌轴”特意划定了“鹊华秋色”风貌组团,泺口将在这一组团中发挥重要节点作用。因此,在未来的规划中,要强调对泺口古镇-华山-鹊山-大清河(黄河)这一田园风貌区的整体格局保护,注重鹊华二山的保护性开发,以生态优先,深入挖掘并整理其自然风貌与历史文化特点。

3.1.2 人工环境要素保护:滨水古镇要素布局的保护

泺口古镇作为滨水古镇,目前需要保护的主要人工环境要素为城镇形态、功能分区、传统街巷3个方面。半圆形的城镇形态是泺口古镇延续近百年的空间形态,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注意维护这一空间形态,并增加具有地域特征的标牌,以作介绍说明之用。而对传统功能分区的保护上,要以典型的代表地点和场所为引领,进行传统功能的记忆展示。在街巷保护方面,“三横四纵”的街巷格局和聚落式街区建筑特质彰显了泺口历史固有的传统民居风貌和商业特征,建议重建古镇特色街巷空间,恢复居民住区内向型传统四合院落的布局。

3.1.3 文化民俗要素保护:传统地域文化的挖掘保护

古镇保护的核心在于保护其文化民俗。泺口古镇的文化民俗要素保护可分为物质类文化民俗和非物质类文化民俗要素两类。其中泺口物质类文化民俗要素有鲁菜文化中的黄河鲤鱼等泺口传统美食,铁路文化中的黄河铁路大桥等,这些物质类文化民俗要素可以通过申请加入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获得相关部门的关注与保护。而对于泺口非物质类文化民俗要素,如泺口醋酿造工艺等,可通过建立工艺学习班和公司对泺口古镇工艺进行传承,并结合“老字号”等商业店铺的重建,重新焕发泺口古镇非物质文化的活力与魅力。

3.2 发展——打造文化旅游引领的济南传统田园风貌样板

3.2.1 文化开发:建立新型旅游开发模式,实行“旅游+居住”一体化的规划编制策略

泺口古镇位于济南历史文化传承的主轴上,具有鲜明的历史特征, 这就要求泺口古镇旅游发展规划也应具备相应的技术性和文化性[3]。由于泺口古镇当前以居住为主,文化资源大多流失,在古镇开发利用前,必须进行充分的资源调查,把密切联系居民生活和心理愿望的文化空间确定下来,科学合理地制定符合泺口本地特征的“旅游+居住”一体化的发展规划。同时建议设立多元规划服务平台,为泺口本地居民提供相关旅游经营管理的专业知识,立足于长远,实现泺口古镇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3.2.2 文化展示:分析把握各类文化民俗特性,创建多元文化展示、体验平台

泺口古镇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把握各类文化民俗特性并合理利用,成为泺口文化复兴的关键。对于鲁菜文化的开发利用,可结合泺口历史集会、庙会等定期举行饮食文化博览会,通过先进的高科技展示手段和鲁菜品尝、制作等体验项目,满足游览者近距离感受与体验泺口鲁菜文化的需求。而铁路文化的展示,可依照泺口铁路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建立文化体验园,并恢复部分铁路的站线、站点等,使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进行创意性的复原与再现。由于盐运文化和码头文化在近现代泺口发展过程中基本堙没,故可以通过设立以博物馆为主体的文化主题公园,将不同时期泺口盐运、码头的历史文物保存到博物馆中,并模拟建造盐园、渡口等观赏性场景,为游客居民提供一个直观了解、接触泺口文化的平台。

4 结束语

古镇的历史演变研究对时下城市的产业发展和规划编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系统梳理了泺口古镇历史演变脉络及文化内涵,深入探讨古镇在不同文明阶段下的历史沿革、空间布局和文化特征,整理出对当今规划编制有意义的历史文化要素体系,为泺口古镇未来建设发展提出了适应性建议,其研究成果不仅能弥补当前对泺口古镇演变研究的缺失,丰富济南历史文脉研究和传承,更为时下济南“携河”发展规划编制和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的设立提供文化支撑和历史依据,也为未来同类古镇的研究提供案例参考。

猜你喜欢
古镇民俗济南
民俗中的“牛”
民俗节
漫画民俗
同里古镇
Paving Memory Lane
济南
千年古镇
西塘古镇
光福古镇
Hi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