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闻坊》看非遗保护和和沪语传承

2018-12-10 09:19黄浩
上海艺术评论 2018年3期
关键词:海派上海

作为一个从业20多年、土生土长的上海主持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总是怕被观众和各地同行问到这样一个问题:“上海是中国内地电视事业的两大发祥地之一(1958年10月开播,比央视晚5个月),可堂堂上海台,却一直没有一档上海话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越是怕,还就越有人问,每每被问到,我心里总是“丫拉勿出”(丫音“渥”,沪语:难以言表、有苦说不出的意思)。全国很多电视台都有方言民生电视新闻节目。那么,上海何时会有融合海派沪语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呢?她的出现是石破天惊,还是水到渠成?笔者将以亲身的工作经历,来同大家一起分享海派沪语在电视民生新闻播报中的融合应用,对于保护非遗、传承沪语的意义。

沪语的传承与保护

沪语属于吴语系方言。现在的沪语,广义上讲涵盖:南上海话(奉贤、南汇、松江、金山、部分闵行地区)、宝山话、川沙话、嘉定话、青浦话。狭义上讲是指“上海白话”。上海白话产生于鸦片战争之后开埠通商的上海滩,她以南市老城厢一带的官话为母体,融入了浦东腔和苏州白话的部分语音词汇特点,形成了如今上海话的雏形。

鸦片战争后的上海租界林立、华洋杂处,各地方言、各国外语也自然融入到了上海话之中。“阿拉”“犯规”(宁波话);“讲张”“牵记”(苏州话);“乖乖隆地冬”(苏北话);“板板六十四”(绍兴话);“老虎天窗”、司别林锁、水门汀、肮三、十三点(出自英语);就连打电话的发语词“喂”,都是来自法租界电话局里,接线生的法语发语词oui。

上海话没有壁垒,开放包容,海纳百川,也很容易受到外来语言的影响和渗透。沪语口口相传,不断迭代更新,尤其经过了改革开放40年,沪语小说、歌曲、话剧、影视作品不断涌现,在多元语言文化的交汇碰撞之下,奠定了海派沪语在海派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如今,在上海的街头巷尾、机关校园、公交地铁、菜场饭店,甚至普通市民家庭里,充耳可闻的都是普通话。许多上海孩子不会说沪语,或是说得非常“洋泾浜”。常常会听到,把山楂片讲成“三只屁”,把小学生讲成“小活狲”,把出生证讲成“畜生证”,把人民公园讲成“人命公园”,闹出过很多笑话。方言是特定人群存在的一种方式,她的词汇、发音、语法,会以特定的结构组合起来,当语言环境好的时候,她会快速发展;当语言环境受限时,她会慢慢变异;当语言环境恶化时,她会逐步退化,直至消亡。当年,在上海推广普通话,沪语广播停播,校园里全面禁止讲上海话,沪语的传播空间渐渐变小,使用频率慢慢变少,加之外来人口的增多,人们日常对话交流的语言都使用普通话;之后,因为小朋友们不会讲上海话,连家庭成员之间的对话都讲起了普通话,上海人的母语—沪语逐渐式微。十年前,有专家惊呼沪语正在淡出上海人的日常生活,上海话正在消失,现在看来绝非危言耸听。上海话在消失,与之息息相关、血肉相连的海派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沪剧、独脚戏、上海说唱、浦东说书、青浦田歌等许多艺术形式也会随之消亡。普通话是官方语言,肯定要依法推广。但推广普通话并不排斥方言,两者不是对立矛盾的。近十年来,上海“两会”期间就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了保护沪语的相关议案,引起了政府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2011年,市语委启动了“寻找上海话发音人”的活动,对沪语的有声数据进行采集保存。2012年,市卫计委在华东医院开办沪语培训班,让医护人员学习上海话,更好地服务上海老年病患。2013年,市教委在全市幼儿园开展沪语上海乡土文化教育,努力推动沪语传承“从娃娃抓起”。2014年,市交通委开始全面普及公交车沪语报站服务。上海沪剧院、上海各滑稽剧团也推出了相關沪语传习班,传承保护上海话,社会各界都行动了起来。

海派沪语在上海广播电视节目中的生态

1961年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开播的《阿福根谈生产》是家喻户晓的沪语广播节目。因故该节目于1992年停播,十年后的2002年更名为《谈天说地阿富根》在新闻频率复播。之后,交通广播 推出《交关有名堂》;都市广播推出了《阿拉上海人》《男人帮》等十多档节目。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新媒体、自媒体的大发展,沪语在各类音视频节目中的使用,也呈井喷之势。许多自媒体主播在互联网上传播圈粉,点击率很高,人气很足,有的被传统媒体请去当嘉宾,有的还参加了上海非遗项目的宣传活动。上海电视娱乐版块的沪语节目,以SMG卫视中心各频道近3年内使用沪语的17个节目为样本,进行的生态调查,可以发现17档节目中:脱口秀1档,调解节目3档,真人秀3档,串编类1档,谈话类1档,综艺类8档。8档在播,9档停播,33%的节目没有活过2年。由于专业沪语编导、沪语主持人数量的严重不足,不少节目存在“炒冷饭”—题材重复、大同小异;“饭泡粥”—脱离主题、开无轨电车;“夹生饭”—张冠李戴、以讹传讹、娱乐至死的倾向。持证主持人13位(沪语面貌良好的4位),外聘嘉宾主持6位(其中曲艺演员3位)。有沪语背景持证的80后主持人仅有4位。主持人整体沪语水平 随年龄递减而下降,后继无人的情况也十分严重。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上海的电视屏幕上,没有一档融合海派沪语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

海派沪语在电视民生新闻中的融合应用

1.石破天惊《帮侬忙》,水到渠成《新闻坊》。

2013年10月6日,上海广播电视台通联新闻部创办了一档全沪语民生新闻服务节目《大家帮侬忙》,由上海著名滑稽表演艺术家王汝刚先生担纲同黄浩联袂主持。这是上海电视新闻的首档全沪语节目,45分钟节目从主持人、出镜记者、到旁白配音,统统说上海话。栏目集:信息播报、观众互动、演播室访谈为一体,围绕帮忙服务的主线,为百姓排忧解难,同时挖掘幕后故事,反映事件进展,展现全社会来帮忙的正能量。

其中《周周倒扳账》专注消费类投诉;《满足侬心愿》讲述真情故事,满足凡人心愿;《有难尽管讲》关注各种急、难、愁事,呼吁全社会群策群力协调帮助;《寻遍上海滩》里,有各种寻人寻物、寻医问药等等的信息。

《大家帮侬忙》全部使用沪语来播报、解说、评论民生新闻,是沪语第一次正式进入上海的电视新闻领域,节目力求用准确、规范和广大观众能够接受的沪语来表达,不把沪语作为娱乐炫技的工具和手段,尽量还原沪语的实用属性;但也不僵化、不保守,而是本着沪语海纳百川的特点,与时俱进包容展现新时代沪语的新变化。如:在尖团音上,除了部分特别容易引起误会和歧义的读音之外(“血”和“雪”,血/音 噱 ;雪/音 锡),就尝试不过分强化。还如:微信的微字,根据英文wechat的译音和年轻人的习惯,不读微笑的“Vi:” 音,而读威海的“Wei”音。

2016年《大家帮侬忙》融入了有16年历史的民生新闻栏目《新闻坊》,将沪语播报融入到《新闻坊》的普通话播报之中,开启了融和媒体电视民生新闻的新篇章。

《新闻坊》主播除特殊情况外,尽量避免“播报态”。更多采用生活化的方式表达,既可区隔时政新闻的播报方式,又有较强的带入感。

“说”新闻(盘消息)。开门七件事,天气变化,物价高低,环境卫生,邻里关系,社情民意,寻人寻物。力求说得生动、详实、真切,无疏离感。

“讲”情况(包打听)。道路交通,突发事故,施工通知,公示征询。力求讲得及时、准确、清晰,无滞后感。

“释”条规(劈大道)。答疑解惑,诠释条文法规,尤其是同百姓息息相关的政策法规,把书面化晦涩难懂的条列、规定,用通俗易懂的大白话来分析透彻、解释清楚,力求无公文感。

“聊”热点(嘎山胡)。聊热点事件、持续发酵的社会话题,结合微博微信,从公众视角,聊公序良俗、人情世故、市井百态、人情冷暖。力求聊得有观点、有态度、有情怀。

《新闻坊》讲些坊间的海派沪语,能尽显海派文化特色,也消除了内容与语言的违和感,更有利于主播形成有鲜明特色的语言风格。基于沪语方言的逻辑,主播进行二度创作,“要接地气,把台面上的话,放到脚馒头上来讲”。在语义不变的前提条件下,看似普通话的语句,可以用沪语念出来,生活中的惯用语、口头禅、语气词,也可以直接用沪语讲出来,如:家庭主妇叫“马大嫂”(买、洗、烧的沪语谐音),不认同叫“不买账”,犹豫不决叫“搭搭动”,名气大叫“碰碰响”,AA制叫“劈硬柴”,这样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于是乎上海话水到渠成《新闻坊》。

2.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推出全媒体线上线下的海派文化互动。

2017年底,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同志提出打响上海服务、制造、购物、文化四大品牌。其中,打响上海文化品牌,要用好用足丰富的红色、海派、江南文化资源。《新闻坊》一直以来就是宣传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重要阵地,中共一大、二大、四大会址,团中央旧址,左联旧址,周公馆,鲁迅故居,中山故居,毛主席故居,先施、永安、新新、大新4大百货公司,大世界,大舞台,百乐门,外滩,哈同花园,和平饭店,三山会馆,百代小红楼,豫园城隍庙,江南造船厂都会出现在坊间报道里。《新闻坊》所在的新闻综合频道是中国电视媒体的地面王(节目收视&广告收入双第一),播出覆盖长三角、收视人口近8000万。《新闻坊》在看看新闻网上同步播出,可以有效加强观众在移动端的即时参与性,可以随时回看、选看。节目扩版、公众号升级,《新闻坊》服务的边界也在快速外延。一直以来,《新闻坊》上服务党和政府宣传各项方针和政策、法律与法规;下服务广大观众,反映社情民意、民生诉求。现在,随着微信公众号功能的升级,许多观众过去无法在节目中直接得到满足的诉求,可以在微信公众号和线下活动中达成。“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通过微信互动,普通观众还能直接走进演播室同专家和主持人展开探讨。观众会在《新闻坊》里看到居委会爷叔阿姨、教过你的老师、瞧过的医生、遇到的警察等等,在《新闻坊》里说着上海话的老百姓也可以变成明星。为了深入服务受众,增加栏目对于观众的黏性,《新闻坊》的线下活动也做得风生水起:有针对摄影爱好者的市民手机摄影大赛;有针对爱猫爱狗家庭的“我家萌宠是网红”走秀活动;有针对小朋友的《新闻坊》小记者暑期训营、“大家讲白相”宝宝沪语秀等等。家里的老老小小、猫猫狗狗都可以成为《新闻坊》栏目的参与者,这也是“兼容并蓄、海纳百川”海派文化精神内核的展现。

尤其是《宝宝沪语秀》之“大家讲白相”是《新闻坊》在微信公众号上推出的针对4到10岁孩子的“看新闻坊 讲上海话活动。”从2016年开始,已经举办了2届。除了网上征集寶宝说沪语的俏皮视频并进行网友投票评选外,活动同时在《新闻坊》电视节目上播出宝宝说沪语的精彩片段,部分人气宝宝还参与线下展示活动、《新闻坊》节目的录制,同王汝刚、黄浩一起,用沪语问答、演唱歌曲、戏曲、念绕口令……把“上海话”的乐趣带进千家万户。

“大家讲白相”这个活动之所以会诞生,与眼下悄然兴起保护沪语的热潮分不开。活动在策划之初就把参与人群对准年轻一代、“新上海人”一代、和对沪语好奇却苦于没有学习环境的人,最终,我们决定把“宝宝”作为“讲上海话”的对象。

可以说,“大家讲白相”每一轮的视频,都在线上线下收到了超乎预计的好效果,报名十分踊跃。我们的评选标准并不是单纯讲究字正腔圆,更注重孩子们能在日常生活中说上海话。一些宝宝的日常对话视频出乎意料地精彩,在微信票选中人气王的比拼十分激烈。

让人印象深刻的李沁妍只有四岁,却能在电视上用一口道地的上海话把王汝刚问得哑口无言,收获了一批自己的忠粉。现在,李沁妍自己已然也是一个传播沪语的小小广播台,无时无刻不在把上海话“辐射”给她身边的孩子和大人。还有中法混血小男孩丁煜祺,法文、英文、普通话、上海话样样会讲,一段上海说唱“金陵塔”唱得有板有眼,如今,他已是非遗上海说唱的外国铁杆拥趸了。一位带孩子来参赛的家长是这么说的,“普通话以后总归会学的,但是上海话如果你现在不讲,以后就改不回来了,我对孩子说侬在家里讲普通话,阿爸要请侬‘吃生活(指打孩子)的。”可见“讲上海话从娃娃抓起”早已深入人心。

两届比赛的所有线下活动,我们都同时开辟了网络直播通道,让不能到现场的网友也能在网上边看直播、边评头论足,无形中,他们也成为了“大家讲白相”的一员。

可以说,“大家讲白相”在网络、电视和线下“三管齐下”,实现了三个维度的同时投放并相得益彰—活动的征集、评选、投票放在网络进行,不但能够实现最远距离的传播和覆盖最广的人群;而且还拉近了参赛者、观众与上海话之间的距离,带领人们去观察、欣赏、体味上海话平时不为人知、不易觉察的韵味,谈笑间弘扬非遗、传承沪语。

结语

沪语是海派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吴越文化的历史沉淀。传承弘扬海派沪语既留住了大上海的历史,又保护了海派非遗的根基。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作为有责任担当的主流媒体,采用民生新闻节目《新闻坊》的全媒体平台,为海派沪语在新时代传递核心价值观、讲好中国故事、打响上海品牌,进行了创造性的融合应用探索。让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际儒学联合会五届会员大会上的讲话:“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为指导思想,有原则、不保守、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地创新传播方式与内容,让海派沪语发扬光大,让海派非遗文化代代相传。

猜你喜欢
海派上海
多元多样的海派文化
海派牙雕传承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有效措施
海派《七侠五义》重现舞台
为“海派”正名
跨界合作引领时尚
欢乐上海迪士尼
海派,一种“变”的渴望及行动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