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胶体敷料治疗婴幼儿湿疹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总结

2018-12-11 06:50罗永文罗木娇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20期
关键词:胶体湿疹婴幼儿

罗永文 罗木娇

1.广东省罗定市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广东罗定 527200;2.广东省罗定市人民医院儿科,广东罗定527200

婴幼儿湿疹大多数是患儿在出生之后1~3个月,6个月之后逐渐减轻,其中2岁以后大多数患儿逐渐缓解,部分患儿会延续至幼儿以及儿童期,同样也是属于部分婴幼儿出现哮喘以及过敏性鼻炎常见原因[1-2]。因此,针对此类患儿,早期缓解疾病症状控制病情显得尤为重要。针对患儿湿疹治疗,临床上治疗措施较多,虽效果较好但仍会对皮肤表面带来较大刺激,且会留有暂时性色度存在,不易被家长所接受。因此,针对此类疾病除采取有效措施治疗以外,仍然需要改善其后期生活质量水平[3-4]。在患儿治疗的同时予以针对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能够提高患儿治疗效果,缩短治疗、住院所需时间。本研究就水胶体敷料治疗婴幼儿湿疹临床治疗、护理效果进行探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入88例婴幼儿湿疹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婴儿期:婴儿期指从出生到满1周岁以前的一段时期,幼儿期:幼儿指1岁的孩子度过了婴儿期,进入了幼儿期。诊断标准[5]:所有患者遵循以下诊断标准:将其分为

轻度、重Ⅰ度、重Ⅱ度。轻度:患儿会阴部、臀部位置出现皮疹以及皮肤潮红的现象;重Ⅰ度:患者临床症状较强,其表皮浅表位置破溃;重Ⅱ度:症状较为严重,患者会阴部、臀围位置出现溃烂并且感染。纳入标准:本次试验所有患儿经过我院专业医师确诊;无严重心、肝、肾等严重原发疾病;对本次实验药物无过敏者;家属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一般资料不全者;两周内使用过激素类药物或其他抗过敏药物;对本次实验过敏患儿。对照组中男24例,女20例,年龄6个月~3岁,平均(2.2±0.7)岁,病程 1~ 26d,平均(14.5±2.4)d,各病例均累及头面部,累及颈、肩、胸部36例,四肢为8例;按照皮损表现分为:急性期22例,亚急性期12例,慢性期10例。观察组中男25例,女19例,年龄5个月~4岁,平均(2.4±1.1)岁,病程1~27d,平均(15.5±2.8)d,各病例均累及头面部,累及颈、肩、胸部32例,四肢为12例;按照皮损表现分为:急性期21例,亚急性期11例,慢性期1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予以呋锌软膏治疗联合常规护理,所有患儿排便之后使用适宜水温并将湿疹清洗干净使用纱布将水分吸干,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对照组使用呋锌软膏治疗,进行创面涂擦,范围应当大于创面1cm,并轻轻涂擦创面约1mm,每日3次。对于臀部出现湿疹患儿,当患儿每次便后应当使用温水清洗擦干,及时涂抹臀部位置。为保证药物吸收效果,因此涂擦完毕过后并将创口位置暴露半小时。并针对性予以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包括保持创面干燥清洁、隔离刺激物,注意预防伤口感染,更换尿布过后需要及时涂抹隔离软膏进行皮肤隔离保护。

1.2.2 观察组 观察组予以水胶体敷料联合护理干预,针对湿疹位置需要使用碘伏进行消毒处理,并使用生理盐水将碘伏清洗干净,保持干燥之后并将水胶体敷料覆盖于湿疹位置之上,其贴膜需要与皮肤位置保持紧密状态,保证边缘处于密闭、平整、并使敷料贴完全牢靠,在贴敷之后并保持2d左右,敷贴渗出液饱和之后需要及时做好更换处理。观察组予以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向家属讲解相关婴幼儿湿疹发病机制、诱因、临床表现、治疗以及相关护理措施,以取得家属支持以及合作,保持房间通风换气,保证病室空气清新。病室温度需要保持在24℃左右,外出时避免太阳直射到湿疹位置,避免温度过高引起血管扩张从而引起皮肤出现炎症发生。在疾病未痊愈期间避免预防接种。(2)其中引起患儿出现湿疹重要原因之一为饮食不当,极易引起患儿出现消化道紊乱情况发生,大多数患儿自身对异体蛋白出现过敏。因此,使用牛奶喂养应当选择低致敏牛奶,母乳喂养应当指导母亲尽量不要食用易致敏或刺激食品。同时需要向家属合理宣传喂养知识,并让患儿树立治疗信心。(3)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期为患儿洗澡,同时水温需要保持在38℃左右,禁止使用碱性沐浴剂。其患儿衣物选择上应当为纯棉制品,保持柔软干燥、宽松。指甲需要减短,避免抓伤皮肤。每次便后及时清洗患儿臀部位置,并及时擦干护理,注意动作保持轻柔,避免损伤患儿皮肤位置。清晰过程中避免使用肥皂等刺激性物品,纸尿裤选择透气性强,尿布质地应当为柔软、吸水性强的棉布,避免使用塑料以及橡胶布。(4)患儿湿疹位置如出现破溃或糜烂者,及时使用消毒纱布覆盖在患儿创面位置,并根据患儿湿疹发生情况更换纱布次数。维持室内温度适宜,室内温度会影响到患儿创面愈合。(5)告知患儿家属湿疹出现原因、治疗以及预后状况,同时加强患儿家属需要加强对于湿疹方面学习以及护理,加强湿疹方面学习,及时解答患儿家属所提出疑问,针对伴有焦虑等不良情绪家长,需要做好疏导工作,加强沟通。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湿疹消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并对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使用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满分100分,分为满意:满分≥80分,一般:总分≥60分<80分,不满意:总分≤60分,(满意+一般)/总例数×100%=总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湿疹消失时间、治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湿疹消退时间、治愈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湿疹消失时间、治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 s,d)

表1 两组患儿湿疹消失时间、治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 s,d)

组别 消退时间 治愈时间 出院时间观察组 2.41±0.74 4.23±1.11 6.34±2.12对照组 3.61±0.89 6.31±2.41 8.64±2.31 t-6.719 -5.080 -4.754 P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5.5%,对照组为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造成患儿出现该病主要因素为婴儿时期曾出现过湿疹,但疾病处于早期阶段,随着年龄不断增长,湿疹发生频率上升。相关研究表明,我国1~3岁婴幼儿中约有16~20%儿童出现过湿疹[6-7]。湿疹是属于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疾病,发病较为复杂,主要由多种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结果。大多数患儿自身属于易过敏体质,其本人或家族中存在过敏性鼻炎、哮喘或荨麻疹等疾病病史。而婴幼儿出现湿疹主要原因是由于自身皮肤角质层较薄,并且毛细血管丰富,皮肤内水分、氯化物较多,极易出现变态反应发生。许春燕[8]研究中表明,临床上婴幼儿首次发病多见于6个月内婴儿,并且大多数婴幼儿发病原因与母亲孕期、哺乳期饮食有一定联系。吴聪颖等[9]研究中,部分食物中存在致敏原,会导致患儿出现湿疹发生,能够通过限制饮食或者某种食物减少婴儿湿疹发生。其室内温度、湿度均会对湿疹发病原因有一定影响。当天气变冷时,20%~25%患儿自身病情会加重,并且出现迁延不愈状况,与地理因素、空气质量有一定联系[10-11]。

针对湿疹治疗,常规予以呋锌软膏进行治疗,由于药物疗效慢,同时外涂过程中存在多种不变,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水胶体敷料主要是由水胶体-羧甲基纤维素钠颗粒、低过敏医用敷料、藻酸钙所制成,不仅吸收力强,同时作为一类闭合性敷料,保留创面本身所释放的生物活性物质,并形成低氧张力,会刺激机体释放白细胞介素,提高局部杀菌效果,同时具有隔热效果存在,针对局部创面温度保持均衡,并使细胞分裂处于一种最佳状态,进而能够使受损皮肤修复。在防止外物进入过程中,小物质可以进入其中,如水蒸气、氧以及二氧化碳,会使通透性增强但并不透水,阻挡外界微生物生成,避免患儿抓伤皮肤,减少感染发生[12-13]。

本研究表明,针对临床上湿疹患儿,予以水胶体敷料联合护理干预,患儿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其湿疹时间消失比较中,观察组湿疹消退时间、治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中,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95.5%高于对照组86.4%。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相关湿疹发病原因,治疗措施以及相关护理措施,缓解患者家属不良情绪,同时保证病室通风,做好皮肤护理,避免出现伤口发言。同时针对性改善患儿饮食,避免湿疹再次复发,同时需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出现皮肤抓伤。治疗上予以水胶体敷料,自身具有较强清创能力,并将患儿受损皮肤坏死组织吸收清理,吸收大量渗液物质以及有害物质,最后形成凝胶,避免敷料与伤口之间黏附,保证创面湿润度,促进患儿局部皮肤血液循环,加速皮疹修复[14-16]。

综上所述,针对临床上存在皮疹患儿,针对性予以水胶体敷料治疗并联合护理措施干预,能够缩短治疗所需时间,减少住院时间,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胶体湿疹婴幼儿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针织婴幼儿及儿童服装》标准探讨
微纳橡胶沥青的胶体结构分析
无创吸痰法在婴幼儿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天然胶体的水环境行为*
黄河水是胶体吗
总有过敏、湿疹,可能是太讲究卫生惹的祸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