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访视和术后随访在手术室优质护理中的作用

2018-12-11 06:50苏曼珊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20期
关键词:手术室心率发生率

苏曼珊

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手术室,广东广州 510440

手术室是各个医院救治患者主要场所之一,也是医院重要组成部分。其护理质量对手术成功率直接影响患者生命安全。手术室护理工作具有工作负担重、技术性强、护理风险高等特点,手术效果及手术安全性不仅取决于医生的技术,护理方案的实施也十分重要[1-2]。随着新型医疗模式不断改进,优质护理模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普及与应用,对提高护理服务水平、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等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3]。本研究选取本院手术室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1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术前访视与术后随访运用于手术室优质护理中的作用,现作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临床纳入本院手术室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1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全部入选者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均为64例。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全部患者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组年龄16~75岁,平均(59.38±4.62)岁,其中手外整形15例、四肢骨折20例、关节镜14例、泌尿外科手术15例,男35例、女29例;对照组年龄15~74岁,平均(59.83±4.60)岁,其中手外整形14例、四肢骨折19例、关节镜15例、泌尿外科手术16例,男34例、女30例,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术前、术后SAS、SDS评分比较(± s,分)

表1 术前、术后SAS、SDS评分比较(± s,分)

组别 n SAS SDS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研究组 64 43.39±2.25 42.69±2.53 43.28±3.02 43.09±2.57对照组 64 48.57±3.16 47.89±3.20 49.37±5.17 48.94±3.52 t 10.683 10.198 8.137 10.738 P 0.000 0.000 0.000 0.000

1.2 方法

对照组按手术室常规流程开展护理工作,术前协助完成各项指标检查,提供相应心理指导。在上述常规护理基础上对研究组实施术前访视、术后随访,具体实施步骤如下:术前1d下午16:00之后由手术室巡回护士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到病房后首先查阅患者病历,耐心倾听患者主诉,对其现病史、既往史、手术名称、手术部位进行了解。另外,仔细了解患者各项检查结果、胸部X线片及心电图、各系统功能及药物过敏情况。到床边后主动加强与患者间的沟通与交流,耐心向其解释充分做好术前准备的重要性,说明术中体位配合及相关注意事项,了解患者心理特点,给予适当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手术当日做好与手术医生、护士的交接工作,并告知相关注意事项。术后1 ~ 3d巡回护士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如实反馈、汇总术后随访情况,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术后随访主要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精神状况及意识状态,对切口愈合情况进行评估,观察皮肤有无灼伤、破损。另外,询问患者术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意见及建议、满意度调查,并做好相应记录,认真对待患者反馈问题,持续进行护理质量改进,提高手术室护理服务水平。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术前、术后SAS、SDS评分变化,采用焦虑量表(SAS)与抑郁症量表(SDS)评价两组术前、术后SAS、SDS评分[4],分值越低提示患者心理状况越佳。另外,观察两组术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19.0系统行数据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计量资料以(x±s)表示,分别采用χ2、t检验,统计学分析结果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前、术后SAS、SDS评分比较

通过实施术前访视及术后随访,术前、术后研究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术中仅1例患者出现心率加快,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6%;对照组术中共6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中2例血压升高、4例心率加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8%。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手术治疗是临床外科主要治疗方式,手术作为应激源的一种,可导致患者生理上、心理上均出现不同程度应激反应,导致患者术中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不良反应,对手术方案的顺利实施造成不良影响[5-7]。此外,受病情、经济条件、家庭等因素影响,术前患者普遍伴有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心理状况较差,治疗依从性及配合度不高,不仅影响手术效果,同时对术后康复及患者预后均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加强术前访视、术后随访工作是十分必要的[8]。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水平及护理模式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水平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术前访视可帮助手术室护士及医生了解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对于异常指标术前积极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影响手术方案的顺利实施[9-10]。术前访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间的沟通、交流,运用护患沟通技巧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另外,给予患者充分的鼓励与支持,了解患者术前心理状态,及时疏导不良心理,向其介绍手术成功病例,消除患者术前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最大限度降低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11-12]。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实施术前访视及术后随访,术前、术后研究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术前访视、术后随访的实施可有效消除患者术前、术后不良心理,与当前研究结果大致相符[13]。因此,通过术前访视工作可帮助患者平稳度过围手术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术后随访主要是了解、反馈手术效果及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告知其术后相关注意事项,并给予一定的心理疏导,维持患者术后良好心理状况,积极预防各类并发症的发生,进一步提高手术效果,改善临床预后[14]。优质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也是现代护理学不断发展的重要体现,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护理理念。将患者作为开展一切护理活动的出发点、最终点,旨在为患者提供高效、科学、优质的综合护理服务,进一步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及整体护理服务水平。除此之外,手术室优质护理的实施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信任感,拉近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距离,使其充分意识到积极配合手术治疗的重要性,树立正确康复理念,维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良好护患关系[15]。本文中研究组术中仅1例患者出现心率加快,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6%;对照组术中共6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中2例血压升高、4例心率加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8%。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通过进行术前访视及术后随访可最大限度防止患者术中出现不良反应,确保手术顺利进行。作为一名专业护理人员,不仅需具备过硬理论知识水平及丰富临床实践经验,同时需具备高度责任感及道德感,不断强化风险防范意识,注重临床护理操作细节,保障临床医疗安全。

综上所述,将术前访视、术后随访工作运用于手术室优质护理中效果显著,对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况、减少术中不良反应、提高手术室护理服务水平等均具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手术室心率发生率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心率多少才健康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围产期预防保健干预对高危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