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刀辅助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效果分析

2018-12-11 06:50黄永鸿潘小明王慧玲徐昌强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20期
关键词:结节性肿块出血量

黄永鸿 潘小明 羊 涛 王慧玲 吕 勉 徐昌强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广西南宁 530000

结节性甲状腺肿是现在临床上比较多见的一种疾病,发病率相对较高,一般情况下比较多发于中年女性患者,一旦发病后,会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因为结节性甲状腺肿有可能会出现恶变,一般的药物治疗不能改善病情,效果不是很理想,现在临床上主要是采取手术进行治疗[1]。以往主要是采取传统的手术进行治疗,虽然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很容易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手术所需的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预后恢复较慢,疼痛剧烈,术后很容易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等,使得患者的预后受到影响,患者的接受度并不是很高[2]。本实验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1136例进行讨论,采取超声刀辅助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治疗,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1136例进行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58例,观察组678例,对照组男148例,女410例,年龄38~65岁;观察组男177例,女499例,年龄39~66岁。所选择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都符合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都经过影像学检查确诊。

1.2 纳入标准

(1)均取得所有患者的知情同意,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2)所有患者临床资料齐全;(3)所有患者都符合手术指征。排除标准:(1)有交流障碍的患者;(2)有其他严重内科疾病的患者;(3)排除有手术禁忌症。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进行传统的甲状腺手术治疗,协助患者取仰卧位,把甲状腺完全的暴露出来,进行消毒铺巾处理,在为患者进行局部麻醉,把甲状腺进行分离,离段血管,切除腺叶创面,并进行引流,关闭切口,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观察组采取超声刀辅助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治疗,首先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协助患者仰卧位,把头往后仰,抬高肩部,进行消毒铺巾,在患者的胸骨上方2cm处进行切口,使用电刀分离疏松的组织,使用超声刀把白线切开,分离甲状腺和假包膜,让腺体完全暴露,在甲状腺两侧的侧叶和峡部完全显露,进行腺体切除。(1)局部腺体切除:如果体积相对较小的患者,可以使用超声刀在肿块1cm处进行切割,把肿块完全切除,不用缝合,检查没有出血后把切口关闭;(2)腺体次全切:使用超声刀把甲状腺的动静脉和下动静脉切断,凝固血管,把甲状腺进行分离,切断气管和峡部的纤维组织,暴露气管前方,切断韧带,游离甲状腺体,使用超声刀切除肿块,放置引流管。(3)腺叶全切除:使用超声刀游离腺体,注意减少时间,以免出现热损伤,操作的时候注意保护患者的喉返神经。

1.4 观察指标

观察疗效、并发症、疼痛情况。VAS评分:总分为10分,所得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疼痛越严重[3]。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分析资料;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VAS评分的比较

通过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后,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VAS评分的比较(± s,分)

表1 两组患者VAS评分的比较(± s,分)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678 9.01±1.02 4.01±1.35对照组 558 9.02±1.03 5.58±1.21 t 0.830 4.255 P>0.05 <0.05

2.2 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81%,对照组为15.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比较[n(%)]

2.3 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的比较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的比较(± s)

表3 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的比较(± s)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切口长度(cm)住院时间(d)术中出血量(mL)观察组 678 45.5±10.5 4.0±1.3 43.1±6.5 4.01±1.35对照组 558 70.3±12.9 6.3±2.1 75.2±8.8 9.03±1.02 t 8.118 4.312 4.008 3.155 P<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结节性甲状腺肿是现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一般情况下主要好发于中年女性患者,一旦发病后,会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多发结节样肿块或者是单发的结节样肿块,肿块一般会在患者进行吞咽的时候移动[4]。结节性甲状腺肿主要可以分为增生性甲状腺肿、囊性甲状腺肿、胶体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炎性以及肿瘤性甲状腺肿[5]。最近几年来,该病的发病人数每年都在不断增加,有学者的研究结果显示,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发病率大约在50%左右,最常见的是良性结节,发病后必须要到医院就诊,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6]。本次实验的结果显示,通过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后,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81%,对照组为15.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明显比对照组的要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果与魏明[7]研究结果一致,说明了本实验所得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魏明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比对照组的要小,VAS比对照组的要低,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少于对照组,对照组发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69%,观察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0%,两组比较(χ2=19.723,P=0.024)。以往临床上主要是采取传统的甲状腺手术进行治疗,虽然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发挥出治疗的效果,但是该方法在进行操作的时候为了处理上下级血管,确保手术的安全,必须要进行大切口,以便于扩大操作范围和空间,给患者造成极大的创伤,留下瘢痕,给患者带来不良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出现自卑感[8];其次,这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也并不是特别让人满意,因为手术过程所需的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相对较大,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对操作者的要求极高,其次该方法很容易对患者的气管或者是喉返神经等造成不必要的损伤,使得患者术后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影响预后康复效果[9-11]。本次实验主要采取超声刀辅助小切口甲状腺手术进行治疗,该方法是一种借助超声振动到达细胞并且可以固话组织,具有较好的切凝效果,切口较小,不但不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创伤,而且手术过程中出血量较少,止血极佳,操作起来简单方便快捷,手术时间相对较短,术后患者恢复较快,不会有遗留的瘢痕,预后好,从而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2-13]。除此之外,该方法在进行操作的时候不会对患者造成热损伤,在进行切割的时候可以凝固血管,保护患者的肌肉和神经安全,从而确保组织安全的进行游离,让手术可以顺利进行[14-15]。

综上所述,对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患者,采取超声刀辅助小切口甲状腺手术进行治疗,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出现,促进预后,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值得在今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

猜你喜欢
结节性肿块出血量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控措施
颈部肿块256例临床诊治分析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超声刀辅助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疗效观察
结节性筋膜炎的MRI特征性表现
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1例并文献复习
胸腔镜微创切除肺小结节性病变临床病理学分析
乳房有肿块、隐隐作痛,怎么办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