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中小规模养猪场户副猪嗜血杆菌病及其混合感染的血清学调查

2018-12-13 06:13苏玉贤
养猪 2018年6期
关键词:嗜血猪病养猪场

苏玉贤

(平顶山市畜牧技术推广站,河南 平顶山 467000)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引起的细菌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体温升高,关节肿大,呼吸困难,耳尖发紫,眼睑皮下水肿,共济失调等。剖检病变可以观察到关节炎、浆液炎、心包炎和脑炎的病变。主要感染哺乳仔猪、断奶仔猪和8周龄左右的保育猪,发病率为10%~15%,病死率可达50%[1]。该病通常与H1N1亚型猪流感、猪肺炎支原体、猪圆环病毒病2型、猪链球菌病2型等其他猪病混合感染,增加了诊断和治疗难度。清丰县养殖场户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该病,给养猪业造成很大经济损失。为了解平顶山市养猪场户副猪嗜血杆菌病及其混合感染的流行现状,笔者于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选择有代表性的8个乡镇22个养殖场户进行血清学调查,22个养猪场户均属于中小规模,能繁母猪在50~500头之间,分属于8个乡镇,养殖总量较大,2015年出栏约16.8万多头,占全县出栏量的63.5%,每年正常开展了猪瘟、伪狂犬病、口蹄疫、猪蓝耳病和猪腹泻三联苗常规免疫,未进行副猪嗜血杆菌病、猪流感、猪肺炎支原体、猪圆环病毒病2型、猪链球菌病2型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免疫预防,只在发生该病后采取药物治疗。为了解平顶山市中小规模养猪场户副猪嗜血杆菌病流行现状及其混合感染情况,我们开展了本次调查。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

在8个乡镇22个养猪场户采集可疑副猪嗜血杆菌病猪血清562份(采用两阶段抽样策略,第一阶段采用普查方法,选择这8个乡镇所有22个中小规模猪场户,第二阶段采用发现疫病的方式抽样,按95%置信水平,预期流行率10%,每场预期最大采样数为30头,根据每个猪场的存栏数分别计算样本量,最终采集了565份血样,收样时发现3份不合格样品,最终用于检测的样品数为562份)。猪前腔静脉采血,5~10 mL/头,静置,完全凝固后,离心3 000 r/min,5~10 min,取上清液 1~2 mL 为待检血清,-20℃保存。

1.2 检测试剂

副猪嗜血杆菌间接血凝抗体检测试剂盒购自兰州兽医研究所,猪支原体肺炎抗体检测ELISA试剂盒购自北京IDEXX公司,H1N1亚型猪流感ELISA试剂盒、猪圆环病毒病2型ELISA试剂盒、猪链球菌病2型ELISA试剂盒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ELISA试剂盒,均购自武汉科前动物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1.3 检测方法

1.3.1 HPS血清抗体检测 采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判断标准:效价≤1∶4者为阴性,血清效价≥1∶8者为阳性,效价在两者之间为疑似。

1.3.2 其他猪病血清抗体检测 对HPS抗体检测阳性样品进行H1N1亚型猪流感、猪支原体肺炎、猪圆环病毒病2型、猪链球菌病2型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抗体检测,均分别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观察这5种病的感染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HPS血清抗体检测

由表1可见,8个乡镇的养猪场户都检测到HPS抗体,乡镇水平流行率为100%(8/8),HPS个体流行率为 68.32%(384/562),其中 G镇最高为79.65%(90/113)。各猪场户阳性数都比较高,表明平顶山市养猪场户HPS病感染均比较严重。

表1 HPS个体血清抗体检测结果

由表2可见,22个养猪场户中有16个为阳性,场流行率为72.73%(16/22),场流行率较高,而且另外6个养猪场户虽然未判为阳性场户,但是均为疑似场户。

表2 22个猪场HPS血清抗体检测结果

2.2 其他猪病血清抗体检测

由表3可见,对384份HPS阳性血清进行检测,都存在混合感染H1N1亚型猪流感、猪支原体肺炎、猪圆环病毒病2型、猪链球菌病2型、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情况,尤其是猪圆环病毒病2型感染率最高为54.17%(208/384),其次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 48.96%(188/384)。

表3 其他猪病血清抗体检测结果

由表4可见,22个养猪场户的混合感染率为100%。说明每个养猪场户都存在HPS与5种猪病的混合感染。

表4 其他猪病血清抗体检测结果(5种猪病各场均为阳性)

3 讨论

近年来,HPS已成为养猪生产中的常见病,全国各地均有发生。HPS是一种条件致病细菌性传染病,存在于健康猪的上呼吸道,可通过口腔分泌物、消化道传染,高温高湿、断奶应激、饲料更换等变化是引起该病的重要诱因。本次调查发现,22家养猪场户均存在HPS及其与其他5种猪病的混合感染,分析其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这些中小猪场养殖环境相对较差,从初冬后,天气寒冷潮湿,环境应激逐渐成为重要诱因,同时这些中小猪场饲养管理水平也较差,冬季防寒保暖、通风工作不到位,这些综合因素导致猪群免疫力下降,为猪病的入侵创造了条件;二是养猪场户对HPS等传染病的危害认识不到位,防疫意识不强,没有将HPS纳入常规免疫计划内,轻防疫重治疗,使猪群处于易感状态;三是猪场圈舍消毒不及时,病死猪隔离措施不严格,导致猪场圈舍内环境中容易积累病原,病原达到一定数量,持续入侵免疫力较低的猪只导致一些猪病比如猪流感、猪支原体肺炎、猪圆环病毒病2型等病入侵先开始发生,为后续混合和继发感染打开闸门。

4 结论

平顶山市中小规模养猪场户副猪嗜血杆菌病及其混合感染情况比较严重,应引起当地兽医部门的高度重视。

5 建议

根据本调查结果,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免疫防治。HPS血清型较多,有15个,还有25%的菌株不能确定血清型。我国常见的流行株血清型为4、5、13型[2]。各个血清型之间的交叉保护性不高,因此,如果要通过疫苗来进行预防,则要选择与本地流行的血清型一致的疫苗菌株。二是加强药物防治。抗生素治疗是猪场常用的防治手段,但是,由于药物防治容易产生耐药性菌株,给药物的选择增加了难度。有条件的猪场建议进行药敏试验,选择多种适合本场的敏感抗生素,注意轮换用药,有助于延缓耐药性现象。三是加强饲养管理,执行卫生防疫消毒制度,尤其要做好猪瘟、伪狂犬病和蓝耳病等主要传染病的预防免疫工作。维持合理的饲养密度,保持猪舍干燥通风,严防饲喂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定期对猪场内环境及猪体进行喷雾消毒,最大限度消除各种发病诱因。四是本区域养猪水平总体比较低,猪病发生比较复杂,应加强科技宣传和教育,引导中小养猪场户走股份合作道路,提升猪场生物安全水平,从种猪资原优良的原种场选种,建立股份合作公司的优质核心母猪群,走自繁自养之路,从而提升抵抗产业风险和猪病预防控制的能力。2018年8月3日[3]以来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6个省份10多个疫点发生非洲猪瘟疫情,这些疫情多发生于生物安全水平较低的散养户,也提示本地区中小规模养猪户应及早跟上产业转型升级的大潮流。

猜你喜欢
嗜血猪病养猪场
现代生物技术在猪病诊断和防治中的应用探析
影响猪病治疗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规模养猪场必备防疫条件及操作规程分析
住口
病死猪处理行为的政府与养猪场户进化博弈及仿真分析
浅析影响猪病治疗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副猪嗜血杆菌耐药性调查和耐药机制
“二氧化碳荒”愁坏英国养猪场
治污关停养猪场这可不是开玩笑
我国生猪养殖业是多灾多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