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锂氢化工段工艺技术研究

2018-12-13 02:33张志月吴会敏李鹏武尹晓刚
山东化工 2018年22期
关键词:液固碳酸锂液固比

张志月,吴会敏,李鹏武,尹晓刚,陈 卓

(贵州师范大学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推动下,我国锂电池使用量占世界使用量比例上升,仅2013到2015年间由43%上升至70%,电池级碳酸锂需求量大幅增加。当前,生产电池级碳酸锂的工业流程和技术得到逐渐完善,孙哲[4]使用液固比为25∶1,每分钟4 L 的CO2流速,在20 ℃下反应1h,制得纯度为99.5%的产品,回收率为74%。马爱军等[5]采用Bys-201型络合剂除钙镁,在CO2流速为每分钟5 L,20 ℃下反应1.5h后,发现制得产品Mg含量大于0.0060%,Ca含量大于0.0040%。彭秋华[6]利用实验母液进行六次循环使用得到纯度99.7%,回收率92%,Mg含量0.0070%,Ca含量0.0038%的产品。目前生产碳酸锂氢化的工艺技术存在费时,流程冗杂,液固比大,高成本及对环境存在一定影响,且工段后期难以处理污水等问题。

本研究旨在进一步精简电池碳酸锂生产工艺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如下为优化改进氢化分解生产工艺技术流程反应机理:

Li2CO3+CO2+H2O=2LiHCO3(氢化反应)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药品及仪器

实验药品:碳酸锂(工业级98.8%)、CO2气体(工业纯)等。

实验仪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TAS-990 AFG)、电热恒温水浴锅(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DK-98-II)、数字控温电热套(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98-1-C型)、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AL 104)。

1.2 实验方法

样品经过预处理后,称量置于1000mL烧杯中,依照制定的液固比加入一定水,调浆后放入恒温水浴加热,同时通入CO2并通电使用搅拌器搅拌,直到氢化反应结束生成氢化液,离心得氢化清液。

2 结果与讨论

2.2 氢化反应探究

在氢化反应中,加热温度、CO2流速、搅拌速率、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氢化效果有很大影响。有研究表明:氢化温度25 ℃,CO2流速为每分钟1 L时氢化效果最好[10-11];搅拌速率定为300 r/min[12-13]。为了减少能源浪费,缩小产品生产成本,实验选择以25 ℃作为氢化反应温度,CO2气体流速为选取每分钟1L,搅拌速率为300 r/min,以上反应条件统称氢化条件。

2.2.1 氢化溶解率、溶液pH与时间之间关系

在氢化条件下,按16∶1液固比反应,分别在15,30,60,90,120,150,180 min时取氢化液样品,样品离心后检测上清液中LiHCO3含量,记录氢化溶解率。图1是16∶1液固比氢化溶解率、氢化液pH值与氢化时间之间关系图。由图2可以得出,在氢化反应中Li2CO3的溶解度前60 min随时间增加呈线性增长模式,当60 min后溶解率曲线趋于平缓,在90 min时溶解率达74%最大值,此后无明显变化,说明氢化已达终点;氢化液pH前60 min随时间的增加逐渐降低,60 min直至90 min后降低值减小。直到180 min后,称量溶液中剩余固体为8.2 g,溶解的Li2CO3为23.2 g。因此,液固比为16∶1不能完全氢化,此时计算出理论液固比为21.5∶1,理论氢化时间约90 min。

参照液固比16∶1实验流程,以20∶1、25∶1液固比反应,每10 min取样检测。图2是20∶1、25∶1液固比氢化溶解率、氢化液pH与氢化时间之间关系图。从图2中可以看出,液固比为20∶1、25∶1与16∶1具有相同变化趋势,液固比为20∶1、25∶1时,最大氢化溶解率分别为91.9%、98.7%。因此,液固比为25∶1实验组能完全被氢化。

由此得出,由氢化溶解率和氢化液pH变化趋势所得到结果相同,氢化反应终点在80 min,此时pH值为7.6,经计算最佳液固比为23∶1。

图1 液固比为16:1氢化溶解率、溶液pH与时间之间关系

Fig.1 Liquid to solid ratio of 16: 1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ssolution rate of hydrogenation,time and solution pH

图2 液固比为20∶1、25∶1时氢化溶解率、溶液pH与时间之间关系

2.2.2 氢化液中Ca、Mg杂质含量变化趋势

测定液固比20∶1、25∶1的氢化反应中各时间段上清液Ca、Mg含量,结果如表2所示,可看出随着时间的增长,上清液中Ca、Mg含量整体缓慢升高但呈波动不定,可见氢化反应没能很好的去除Ca、Mg。在选定的两种不同液固比环境中,液固比越大,上清液中的Ca、Mg含量相对减小。由此可见,液固比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除杂效果,故选定合适的液固比对氢化反应较为重要。

综上可以得出,氢化反应的最佳液固比在23∶1及以上,最佳氢化反应时间为80 min。

表1 液固比20∶1、25∶1上清液中不同时间段钙镁杂质浓度

表1 (续)

2.2.3 氢化除杂效果研究

根据表2分析得出,氢化清液仍存在Ca、Mg杂质且有相对较高含量,需进一步除杂。经实验验证,在氢化清液中加EDTA具良好除杂效果,表3是不加、3倍、6倍、9倍的EDTA在氢化时杂质去除研究结果。可见EDTA加入量增大时,Ca、Mg杂质含量有所下降,当EDTA大于3倍时,Ca含量变化较慢;当EDTA大于6倍时,Mg含量变化较慢。由此说明,EDTA洗涤除杂实验最佳倍数为6倍。

表2 不同倍数EDTA氢化除杂钙镁含量

3 结论

氢化反应条件下,实验探究发现最佳氢化时间为80 min,pH值=7.6,单次氢化液固比应不小于23∶1,最大氢化溶解率可达98.7%;6倍EDTA洗涤除杂,杂质Ca含量降至0.0004%,Mg含量降至0.0040%。

猜你喜欢
液固碳酸锂液固比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磷酸铁锂电池回收碳酸锂的提纯装置
7月我国碳酸锂进口量同比涨108%,均价同比大涨878%
适合海上60~90 ℃储层的液固相变支撑剂相变性能评价
基于喉嘴距的液固射流泵泵效数值分析
Dynamics of forest biomass carbon stocks from 1949 to 2008 in Henan Province,east-central China
精细化控制提高重介旋流器分选效率的研究
Albemarle锂业拟大幅提升产能
某砂岩型铀矿床矿石酸法柱浸试验研究
碳酸锂对欧盟电动汽车行业的影响
液固压缩技术增溶制剂中的葛根总黄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