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2018-12-14 10:35黄星艳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有效性教材课文

黄星艳

【摘 要】

語文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对学生综合素养、文化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怎样在语文教学中确保阅读教学有效性,还应立足于多方面、创新教学方法、结合学生个性特点。鉴于此,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方法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性 方法研究

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基础知识、阅读习惯,树立正确的阅读理念;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教师创新教学理念、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到引导作用。但是,根据现阶段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看,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不利于综合素养的提高,还需要各教师给予高度重视,并进行教学方法研究。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一)学生缺少自主学习空间

课堂的的核心是学生,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能够增长知识,这样才算实现了课堂的价值。但是,现阶段一部分小学教师更注重课堂上教学任务的跟进,习惯性的以教学纲要授课,凭借主观臆断将认为重点的知识重点讲解,非重要知识点则一笔带过。这样以来,学生对于知识的跨越度过大,理解受限,对知识点存在问题也不能够立刻解决。长此以往,阅读能力自然也达不到要求。此外,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该多与学生互动沟通,避免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负面情绪。

(二)学生对阅读方法掌握不足

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一切阅读知识还属很迷茫状态,学生们没有合适的阅读方法,不知道怎样阅读理解。加之,教学时间有限,教师能够给予学生阅读课文的时间较少。随后,进入课堂提问,教师在从中点拨,解答完问题对一篇课文的讲解基本完成。针对这一教学形式,教师缺少学生阅读引导,更没有培养学生养成一个阅读的习惯与正确方法。

(三)缺少阅读过程评价

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多数教师首先提出该篇课文所需要探究的问题,随后由学生们自行阅读课文寻找问题答案。这样一来,教师就会将学生的阅读能力评价归属到能否找出答案上,忽略了应注意的细节问题,例如:学生阅读顺序、是否给文章进行段落分割、是否将每段按照清晰脉络标记,这些方面也没有进行评价,仅注重答案正确与否,忽视了阅读的真正含义。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但得不到提高,反而还会下降,写作水平也不会有增长。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方法

(一)明确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教材目标方向给教师教学提供了引导工具。所以,想要提升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有效性,首先应科学的设定教学目标。设定的教学目标立足于两方面,第一,依托语文教材的课程标准与教学的目标;第二,要结合学生学习状态与个性特点,立足于语文教学知识、能力、情感等多方面制定教学目标。小学语文教材皆是选优秀的文章为课文,具有综合性与包容性,文章都有相应的语文知识要点、文章思想感情、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怎样能够把课文的深层含义传输给学生,同时可以让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到有效的提升,需要教师对文章进行深层剖析。因此,教师需要能够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与教学能力,以语文的课程标准为基础与学生的自身情况相结合,细心研究教材,从教材中分离出适应学生的知识重点。这样甄选出的教学内容不给学生增添学习的压力,也提升了学生们的知识积累与综合能力提升,增加了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是第一步。教师应该改变过去那种枯燥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而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引导学生喜欢阅读,乐于阅读,勤于阅读,进而养成阅读习惯,形成阅读能力。让学生从“要我读”转变到“我要读”“我乐读”。为此,教师应该从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选择更加适合小学生的阅读教学方法。

1.播放视频。例如,《恐龙的灭绝》这篇课文,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播放一段有关恐龙灭绝的视频。这样以来,学生就更直观地感受了恐龙的演变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讲故事。小学生对故事较感兴趣,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在阅读教学中适当给学生讲一小故事,进而激发学生的情趣。比如教学《我不能失信》时,就可以让学生讲讲自己经历的或看到的没有失信的故事,这样会大大激发学生的阅读情趣。

3.表演情景剧。小学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占着主导地位,运用直观教学,学生愿意学,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为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试着表演课文情景剧,表演能让孩子们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陶罐与铁罐》一文就非常适合学生表演,学生在表演过程中,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这无疑会提高阅读的效率。

(三)做好教学方法选择与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

教学方法的使用同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密切联系。所以,教师在教学备课时需要多注重教学方法的选取与使用;再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考虑学生的自身实际情况、教学习惯、教学能够使用的教学设施等因素,全面分析主观与客观条件,选取科学适合的教学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全面展现教学优势。朗读较好的教师可以采用朗读教学的方法,深层刨析教材,应变能力较好的教师可以使用交流教学的方法。另外,教学方法的使用还应该考虑学生是否会感兴趣,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下,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丰富与能力的增强。要掌握学生的认知能力、性格取向、知识的基础来去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

另一方面,适合的阅读习惯与阅读技巧可以让学生加深对于文章的思想感情的理解与分析,以此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从而能够融入文章中所附带的感情,培养良好的情感道德与正确的价值观。所以,教师需要着重培养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巧,确保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结 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构建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阅读教学有效性,让学生喜爱上阅读并主动投入到阅读学习中,为今后成长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有效性教材课文
教材精读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