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低年级阅读教学指导方法的“三部曲”

2018-12-14 10:35苏建花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三部曲手势课文内容

苏建花

纵观当下语文课堂教学,大多数教师只是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内容,但对于表达方法的揣摩与运用却不到位。长此以往,势必造成学习方法的缺失,阻碍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影响语文素养的提升。因此,我们要从低年级开始重视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

一、明确要求,指导到位

低年级学生由于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都较为薄弱,迫切需要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就低年级学生而言,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显得非常重要。学习方法的选择更应该贴近学生实际,到位而不越位,以增强方法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关注课标。新课标指出,低年级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因此,我们要将课标要求内化于心,具体化为每一阶段方法指导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方法训练。如教学《雨点儿》时,我们要教会学生抓住语气词、标点,通过停顿、重音等朗读的基本方法来进行朗读训练。可见,我们只有明确各学段的具体要求,在进行方法指导时才能知道指导什么,训练到什么程度,不至于出现方法指导错位、越位的现象。

2.关注基础。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把话说具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方法指导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关注学生学习基础,贴近学生学习需求。如教学《“黑板”跑了》时,笔者先引导学生交流安培是一个怎样的人,接着出示“他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引导学生读中质疑: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安培“专心”的,在边读边画中找出具体表现安培“专心”的句子。很快,学生画出了“可是安培好像什么也没有看见……”“安培高兴地走过去,从口袋里掏出粉笔……”“可是‘黑板还在向前移动……”等关键句子。这时,笔者告诉学生,这就叫围绕主要内容把话说具体。这样的教学,正是建立在具体学情基础上的方法指导,更贴近学生实际,更具有针对性。

二、依据特点,切合实际

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天真活泼、好奇心强、喜欢模仿。因此,我们在进行方法指导时,要充分考虑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让方法指导真正贴近学生的实际。

1.展示画面。低年级语文课本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图文并茂,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从而培养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如教学《小松树和大松树》时,笔者在指导“你看我长得多高哇”一句时,让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找到两棵松树所在的位置,比一比谁长得高,高多少。然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把小松树的“高”读出来。学生有了插图的形象感知,充分感受到小松树的“高”,读起来声音格外响亮。当然,不仅仅是插图,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创造性地采用画简笔画、看视频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度参与,深入理解词句内涵,感悟朗读方法。这些简笔画、视频,形象直观、通俗易懂,也非常切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2.表演手势。在课堂教学中,手势表演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难度适宜,充满趣味,适合低年级学生表演。如教学《小松树和大松树》时,笔者多次提醒学生:“能加上动作读吗?”在指导“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高哇!我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你呢”一句时,提醒学生读“喂”时要双手成喇叭状,读“你呢”时两手叉腰。在指导读“山下”“托起来”时要分别加上相应的手势。学生借助手势,深入理解“喂”“你呢”“托起来”等词句的深刻内涵,读起来更形象、更投入。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手势表演便是一种以“动”促进“思”的过程。笔者借助手势,引导学生用眼看、用耳听、用手演、用嘴读,多种感官同时作用,获得对语言的直接、深刻的理解,为学生打开解读文本的又一扇窗口。

三、降低难度,拾级而上

低年级学生迁移运用的能力不强,迫切需要教师在进行方法的迁移运用时搭建必要的梯子,降低运用的难度,让学生沿着方法的梯子拾级而上,逐步内化运用。

1.紧扣课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必须尊重教材,以教材为主,用好教材资源,扎实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如于永正老师教学《草》时,紧扣课文内容创设情境,及时引导学生背古诗给妈妈、哥哥、奶奶听。在背给奶奶听时,于老师故意把“枯荣”说成“窟窿”,引导学生理解“枯”就是干枯,“荣”就是茂盛。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朗读、对话来表达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巧妙实现了方法的迁移运用。可以说,在这节课上,于老师创设情境迁移运用的方法,让我们大开眼界。在課堂上,于老师仿佛真的成了妈妈、哥哥、奶奶。在对话过程中,于老师不断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创设运用的情境,寓教于嬉,寓庄于谐,把教学过程推向了高潮。学生在于老师的的引导下,内化了对词语的理解,实现了方法的迁移运用。

2.联系生活。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阅历浅、知识面窄,迁移运用时往往会出现许多困难,教师可以将方法运用与学生生活有机衔接,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去还原情境,激发学生迁移运用的热情。如教学《梅兰芳学艺》时,有位教师在学完第三自然段“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根据课文内容设计这样的拓展练习:“经过激烈的战斗,解放军终于______ ”让学生进行说话训练。但课文对于“激烈的战斗”并未涉及,而且二年级的学生对于战斗知道得很少,让他们完成一个远离课文内容和生活的练习,只能胡编乱造。因此,我们在设计时,一定要紧扣训练重点,联系学生生活,找到方法迁移的着力点,可以把训练的点放在“勤学苦练”上,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象,想象周围人勤学苦练的情形。这样,打通了课堂与生活的联系,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学生都能有话可说。

低年级作为小学起步阶段,既要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也要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才能不断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三部曲手势课文内容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挑战!神秘手势
胜利的手势
低年级写话“三部曲”
日杂志总结出轨者“三部曲”
认手势说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