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

2018-12-14 10:35马强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交流阅读教学

马强

【摘 要】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阅读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形成良好的阅读素养,学生受益一生。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阅读教学对学生成长有着重要的实践和实际意义。阅读意识、能力和习惯老师要尤其重视,意识的培养、习惯的养成、兴趣的激发、教师的指导等缺一不可,只有变阅读为悦读,才能打造真正意义的“快乐课堂”。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课堂 素养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阅读教学更显示其重要性。阅读能力是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风向标”,因此,阅读教学应是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重头戏。如何在小学阶段组织卓有成效的阅读教学,激发阅读兴趣,形成阅读习惯,培养阅读技巧,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悉心研究,不断探索。

一、开展语文阅讀教学的意义

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教会学生听、说、读、写,这些都是人际交往中的基本需求,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主要体现。阅读教学恰是学生听说读写训练的“主阵地”和“训练场”,科学合理的阅读教学对于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语文素养的形成意义重大。

1.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发展和语感的形成

语文学习重在语感,有了好的语感各种实际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学习语文自然轻松许多。学生的语感从哪儿来?当然是平时的阅读训练。教学实践表明,没有经过系统阅读训练的儿童在语言表达上明显落后于受训的儿童。教师从小学低年级阶段,甚至幼儿阶段就开始对学生进行有规律有针对性的阅读训练,学生便可以从学习母语的起始阶段就接触阅读,了解阅读,尝试阅读,进而参与阅读,形成自己特有的语言表述能力。

2.为今后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许多高年级学生在写作文时往往感觉无从下手,或是不知道怎么写……农村孩子更是如此!为什么会出现这一问题?笔者根据实践,归纳主要原因是这些孩子在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阶段有效阅读教学的缺乏。教师课堂中的轻视,家长生活中的漠视是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儿童正处于语言发展和阅读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进行适当的阅读指导必然会激起他们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久而久之,词汇储备和语言积累就会相当充实,作文也就不会那么难写了。

3.拉近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孔子曾说过:“亲其师,信其道。”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融洽的师生关系,对于课堂教学有着许多积极的作用。人与人之间需要交流,可以想象出没有交流的课堂会是怎样的情景?课堂不应死气沉沉,应该充满“生命”。充满生命的课堂应该是师生共同参与,平等交流,在充满信任、和谐、温暖的交流气氛中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并达成设定的教学目标。师生之间的信任来源于合作,来源于交流,在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强化阅读教学指导,为师生心灵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变“师道尊严”为“平等对话”。

二、实施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课堂教学效果好不好,关键看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教师要做好自身“服务者”的角色。

1.抓实语文课堂的黄金时间

课堂是阅读的起点,也是阅读训练的落脚点,尤其是要抓住语文课堂40分钟时间,用生动的语言,妙趣横生的表达把学生带入阅读的情境中,用文本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感受到“书香”的魅力,继而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如我在一年级语文《升国旗》这节阅读指导课上,采用了如下的教学(片段)设计:

师:(看课文插图)同学们,你们认识这是什么吗?

生:五星红旗!

师:你都在哪里见过?

生:操场边的旗杆上,天安门广场……

师:仔细观察五星红旗颜色和五星各有什么特点?他们代指什么?

生:国旗是红色的,有一颗大五角星和四颗小五角星。(老师对国旗设计作介绍,帮助学生了解蕴含的意思)

师:那我们在读“五星红旗,我们的国旗……”诗句时要读出怎样的语气呢?

生:骄傲、自豪的语气。

师:对,要一字一顿,有气势、有力度,由衷地表达出自豪之情。(齐读)

那么,在升国旗时,小朋友应该怎么做?(讨论交流)

生:我们立正,向您敬礼!

师:好!那我们现在就来挑选几名旗手,共同来升一次国旗。(配乐演示升旗过程)真棒!伴随着嘹亮的国歌,国旗徐徐升起,你的心情怎样?(交流,相互说说)

生:激动、心潮澎湃……

师:那就让我们伴随着国歌声,一起再来把这首诗读一遍吧……

于永正老师指出:“语文教学的焦点在于阅读,阅读的重点在于情。”这节课的设计紧扣感情领悟,从插图观察到读议交流,从模拟升旗到品悟小诗,学生对国旗和祖国敬意之情油然而生,三维目标在不知不觉中很好达成。

2.拓宽学生课外阅读时间和空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扩大阅读面,培养阅读兴趣”课外是关键,二者互为依存,相互促进。实践表明:单凭课堂教学,仅仅只读语文课本显然是“杯水车薪”,期待中的目标就会变成“海市蜃楼”。所以,教师要把阅读向外延伸,向学生的校园、家庭、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各个领域拓展,让课外阅读有序、有趣、有效,最大限度地利用身边的资源拓宽学生课外阅读的空间。同时,要保障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鼓励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家长与孩子之间课外共同参与阅读,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让阅读成为孩子们业余生活的“滋润剂”。这样,孩子的阅读能力就会不断提高,阅读素养就会渐渐形成。

3.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活动是阅读教学的载体,也是丰富学生文化生活,打造学校办学特色的有效形式。我校一直以来以打造“书香校园”为办学特色,积极倡导全校师生广泛开展阅读,营造“悦读·启智·修身”的文化氛围。学校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如:经典美文诵读大赛、古诗词朗诵会、讲周总理故事活动、喜迎“十九大”演讲比赛……在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活动的同时,我还积极开发适合本班儿童实际的读书活动,如:我的缤纷暑假读书活动、亲自绘本阅读赛、童话故事阅读表演赛、“书香家庭”评比活动等。一项项活动既丰富了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指引着他们飞向书和知识的海洋,这种“润物细无声”式阅读指导,效果也应该是最好的。

总之,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从小培养,语文教师加强学生课堂阅读指导,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实践,学生的阅读兴趣就会被充分激发,阅读习惯就会逐渐养成,阅读能力就会不断提升。如果阅读成了孩子们的一种乐趣,那他们也就拿到了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Z】.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马克思·范梅兰.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交流阅读教学
如此交流,太暖!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