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中的重要性

2018-12-14 10:35何巍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读法课外阅读读书

何巍

【摘 要】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素质教育也成为社会、学校和家长关注的焦点。小学语文的学习重心也从纯粹的课堂教学转移到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升。而课外阅读作为写作素材最直接、最丰富的来源,不仅是一种便捷、切实可行的读书渠道,同时也是一种扩充语言思维空间的过程。这就需要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一方面在具体写作实践中启发学生主动探索课外阅读的技巧与方法,后期教师可以把学生的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一个课外阅读和写作间有效衔接的方法体系。另一方面在掌握阅读技巧的基础上,让学生有意识地提高阅读速度与能力。本文将从课外阅读注重读法方面分析课外阅读对小学语文作文的影响。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作文 课外阅读 注重读法 重要性

作文虽然只是语文学习的一个分支,然而一篇作文就足以看出一个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因为小学作文水平衡量的不仅是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还考验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思维能力。种种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表明,作文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其难点。另外,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也有特别提出,开展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是培养语文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注重读法

如果开展课外阅读仅仅是为了得到较理想的作文成绩,那么这样的学习就过于机械化、目的化了。笔者认为课外阅读的最大的意义就是享受过程,当然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适时地给出一些有效的建议。值得关注的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涉及一些有关读法方面的指导,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养成活学活用、举一反三的学习思维,将课堂教材分析的相关经验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另外,课外阅读还需要一边读一边思考,可以对好的词、句、段进行摘抄,写写自己与作者不同的见解,甚至对原文进行二次创作。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知识面的同时,还能在尝试中调整自己的阅读习惯和读书方法。在不断的阅读的体验中,收获读书的乐趣,打破“死读书”的禁锢,多给学生空间去表达读书心得,从而让阅读成为内心成长的真实需求。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与课外阅读的有效衔接

1.课外阅读的兴趣、榜样作用。小学年龄阶段,心智发展仍处于一种萌芽时期,情绪控制、自我约束能力都比较欠缺。其中,针对小学生上课时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这一情况,课外阅读不失为一个双赢的解决方法。小学生有这样一个特性,一旦对某事物产生了好奇心或者兴趣,随即就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去琢磨、探索,自然就会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同样地,如果学生能够对阅读产生兴趣,能养成随时都能把所思所想记录下来的好习惯,从随笔到规范的写作练习,再到后续写作水平的提高,自然也是水到渠成的过程。不能让学生在一开始就抵触写作、厌恶写作,强制逼迫的学习要求往往会适得其反,所以说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另外,从小学开始,多多少少就已经出现了从众心理和崇拜心理,此时榜样的力量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旧要保持爱读书的好习惯,平时在课上可以向学生多推荐一些符合其年龄階段的书籍。另外,可以多开展类似于读书交流会的活动,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分享一些读书经验和读书感悟。教师的读书热情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阅读这一学习行为的认知,情绪是可以相互感染的,如果教师能够在学生面前多表现出读书收获到的愉快,那么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将会更加顺利。当学生说出或者写出一些优美的词句的时候,教师需要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

2.课外阅读的评价机制。学生在课外阅读时,会根据情节联想到之前所学知识或读过的其他书籍,甚至能够饶有兴致地进行文章改编或者后续创作,这时就需要教师的表扬,并鼓励他继续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并让班里其他学生都学会勇敢地表达自己。如果在课外阅读中,学生提出了一些消极的观点,教师应委婉指出,并引导学生多去接触一些正能量的读物。学会思考也是衡量课外阅读是否有效的标准之一,当然将所思所想转化成写作内容还是需要一定的磨合与转化的。

3.众所周知,作文的组成虽然不是大量素材的简单堆砌,但一篇完整的作文是离不开写作素材和语言材料的。生活中会出现大量的语言材料和作文素材,然而有效过滤、提取是一个看似容易却很艰巨的“工程”。另一种就是从阅读中获取,在学校有限的课时安排中,仍应该挤出20—3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由阅读、分享阅读。阅读活动后再进行评议,同时注重阅读的质量和数量,与此同时,可以将评价结构与语文成绩相挂钩,当作是期末阅读成绩的一部分。通过这种以小见大的形式,能够整体把握学生在课外的阅读情况,还能够积极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促进课外阅读工作的顺利开展。小学语文作文涉及的不仅仅是读书笔记写作,还有对相关体裁的尝试,比如诗歌、故事等。同样是做了课外阅读工作,有些学生看到题目就立马文思泉涌,能写出文采斐然的文章;而另外一些学生却是半天也没有一点头绪。究其原因,应是学生阅读的知识储备以及运用能力之间的差异。小学语文写作过程实则是语言材料和作文素材构建重组的过程。当下由于课业减负的盛行,学生的课余时间相较之间大幅度增多,如果能在空闲时间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多了,写作业就更加得心应手了。总之,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过程离不开作文素材的积累与写作能力的锻炼,将作文和阅读有机整合教学。课外阅读作为一种知识输入形式,在不断的知识积累与自由表达的学习过程后,让学生意识到系统归纳语言组织的必要性,优化作文结构,以此来提高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凤霞.浅议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3(9)

【2】孙琴莉.试论实现小学语文作文创新教学的方法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教师适用,2014

【3】叶玉林.思维培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7)

猜你喜欢
读法课外阅读读书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龙闯迷阵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答案大放送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