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跨文化语用学视域下的语用失误

2018-12-17 12:19秦冠男
理论观察 2018年8期
关键词:用语跨文化角度

秦冠男

摘 要:如今,因为社会和企业在不断发展,所以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需要跨文化交际的人来说,必须要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历史、风俗等,这样才能在语言交流的时候,防止出现用语方面的失误。而且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跨文化交流的机会也越来越多。笔者针对跨文化语用学视域下的语用失误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广大的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关键词:跨文化;用语;角度;失误;文化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8)08 — 0171 — 03

一、关于跨文化语用学的基础理论

(一)什么是跨文化语用

跨文化语用是在语言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同时也是语言学中的一个新兴领域。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美国为了促进和其他国家、地区的交流,提出了这个概念。同时,跨文化语用也和很多领域相关,比如翻译学、社会学、地域学、政治学等等。因为每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风俗、语言习惯都不同,若是不进行深入了解,那么就非常容易出现跨文化语用方面的失误,产生交际方面的问题。

(二)跨文化语用学主要研究的方向

在跨文化语用学当中,主要涉及到不同文化和语言方面的交流,这是一个新兴的跨地区、跨学科交流领域。在这个领域当中,必须和语言学、行为学、社会背景、民族背景、历史文化、语用对比等产生联系,因此这也是跨文化语用的主要研究方向,具体如下。

1.语言学角度研究的跨文化语用

语言是人们生活工作中必需的一种交流工具。而语言行为理论的发展,使得大家对语言的认知范围有所拓宽,人们会从行事的角度来对语言进行理解。从语言的角度来进行分析,说话人和听话人所处的文化背景不一样,那么便可能产生语用方面的失误。

2.社会学角度研究的跨文化语用

社会学角度研究的跨文化语用,重点在文化背景方面。所以必须对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历史等进行研究,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这样才能避免语用失误。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语用交流,多多少少会受到社会背景中文化因素的影响。

3.语用对比学角度研究的跨文化语用

语用对比学角度研究的跨文化语用,必须要重点放在语言社区,民族语言上。对比语言学的缺点时,其必须对“道歉”、“谢谢”等英语行为范围进行限制,而且用作对不同的语言、文化进行描绘。但实际上,这几类英语语言学范围却不存在于其他国家的语言文化中。

二、产生跨文化语用失误的一些原因

(一)语用者对西方文化背景不了解

很多语用者在学习西方语言的时候,对西方的文化、社会背景、语言习惯缺乏深入的了解。而且在大学里所学到的语言学知识基本上全是语法,教师没有促使学生对西方文化进行探索。再加上我国文化背景和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别较大,使得语用者在进行跨文化语言交流的时候,非常容易产生一些失误。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中,动物的象征意义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进行跨文化交流的时候,必须注意这个问题。举个例子,“Dragon”的意思是龙,在西方,龙指的是一种邪恶、恐怖的怪兽。但是在我国,龙却是中华文化的象征,同时也有吉利、神圣的含义。所以,中国人和西方人讨论关于“Dragon”的过程中,中国人会表现出非常崇敬的感情,而西方人则会认为“Dragon”是一种非常暴力的物种,误认为中国人也对暴力非常崇敬。另外,“狗”这个词在汉语中常常有贬义的含义,比如狗眼看人低、狗仗人势等等。但是在西方,“dog”却并不代表贬义,因为西方人认为狗是一种非常忠诚的动物。

再举一个例子,西方人对于血缘关系成员,会采用一些简单的称谓,比如“brother”、“sister”等等。但对于非血缘关系的成员,则不会用这些称谓。但中国则完全不同,中国人为了体现出亲切和热情,通常会采用有血缘关系的称谓,比如“张姐”、“刘叔”、“马婆婆”等等。所以在进行跨文化语言交流的时候,中国人如果称呼西方人为“sister”,西方人会产生很多的疑惑,甚至感到十分不解。

(二)中西方文化背景差异非常大

因为文化背景、地理环境的差异非常大,所以中西方人的语言交流很容易产生误会和隔阂。中国人注重的是关系的和谐和融洽,所以交流过程中不会太过于直接,甚至会跟对方“兜圈子”,中国人认为过于直接的语言影响人际关系。然而西方人则恰好相反,西方人较为直接,他们甚至会认为中国人“兜圈子”的交流方式太过于费解。举个例子,中国人借了钱给别人,想要对方还钱,那么不会直接的说出还钱,而是通过和对方进行交谈,暗示对方还钱。如果是西方人,那么则会直接的向对方表达还钱的意愿。所以,这就是中西方的文化背景差异。如果在交流的过程中,不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那么就很容易产生误解。

(三)语用者对英语词汇含义有误解

我国很多大学的英语教学中,都只注重英语词汇的表层含义。所以,学生在进行跨文化交流的时候,容易产生一些语用方面的失误。举个例子,如果有外教在给学生上课,而学生想去卫生间,那么学生会对教师说“I am sorry”,外教会觉得费解,以为学生做错了事情,实际上学生只是想去上厕所。在西方语言中,“sorry”指的是人们做错了事情后的道歉,在这个地方并不适用。如果学生想要去卫生间,那么他应该对外教说“Excuse me”,这样外教才会理解到学生的意图。

(四)漢语直接翻译成英语

我国的汉语和英语的语法、词汇以及逻辑有着非常大的差别。英语的句式中,很多都是倒叙的手法。所以在交流的时候,不能按照汉语的逻辑来理解英语的含义。举个例子,人们常常说“我先走了”,如果中国人要对外国人说这句话,不能直接按照汉语的逻辑翻译成“I will go first”。这样翻译的话,西方人会形成误解,认为走为什么还要排个顺序?你第一个走,那么第二个谁走?这样就产生了严重的误会,不利于交流的进行。

(五)没有理解英语背后的含义

因为中西方文化方面的差异,所以汉语中的善意问候,在西方人看来是非常费解的。举个简单的例子,中国人在碰到西方的熟人时,为了体现出热情,很可能会对外国人说“Did you have dinner?”(你吃饭了吗?)这样一问,西方人会误以为对方想要请他吃饭。

此外,按照中国人的语言习惯,如果想要夸奖一名西方人家里的财力,那么就会说“you have a very wealthy father”,西方人听到这句话容易产生反感,因为他们会认为这句话是在讽刺自己依靠父亲得到财产。

最后,我国非常敬重教师这个职业,所以对待德高望重的人,通常会称呼为某某老师。但是对于西方人来说,教师不但待遇不高,而且社会地位也不高。如果中国人称呼西方人为“teacher”,西方人会认为这是在贬低自己。

三、如何避免跨文化交流中的语用失误

(一)使得学生对西方文化背景有深入的了解

在高校的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注重语法和词汇的传授,没有促使学生了解西方社会背景、文化风俗等。所以学生在进行跨文化交流的时候,非常容易产生误会,这不利于学生将来的发展。为此,教师需要注重语言的具体应用,改变过去的教学方式。不再将重点放在语法和词汇方面,必须促使学生了解西方人的交流习惯、语法、风俗等。同时也要帮助学生将学到的英语词汇和实际交流场景进行结合,从而真正做到正确的跨文化交流,最终防止产生语言方面的误解。

(二)举办一些跨文化语言交流的活动

教师在课堂上所讲解的理论知识非常有限,要促使学生更好的进行跨文化交流,可以舉办一些活动,通过活动使得学生了解西方文化。举个例子,教师可以设立校园英语角,为学生提供西方经典书籍、英语书籍。也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观看英语电影、英语访谈节目。最后,也可以布置一系列的任务,使得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培养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英语应用的能力。

(三)为学生创设一个合适的交流环境

分析目前英语专业学生的状况,发现很多学生在学校的时候,根本没有获得一个良好的应用环境。即便学到了英语语法知识,也无法进行交流和应用。因为缺乏交流的环境,很多学生学到的都是“中式英语”,和西方人的交流习惯存在很大的差异。为此,为了改善这一现状,英语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和环境,借助学校的英语社团、外教资源以及网络资源等,组织学生和外国人进行充分的交流。这样真实的交流环境,可以促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并且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减少学生在跨文化语用方面产生错误。

(四)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因为中西方文化背景差异非常大,所以很多中国学生在应用英语的时候,难免会按照中文的习惯,或者产生不适应的现象。因此,英语教师需要通过各种不同的手段,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促使学生接受西方的思维、用语习惯等。举个例子,教师可以让学生和外校的西方人进行大胆的交谈,一些学生在开始交谈的时候,会产生不适应的现象。这时教师可以借助计算机、多媒体,向学生全方位的展示西方文化,比如街道、钱币、食物等。同时在课堂上设置模拟练习,让学生锻炼自己的胆量,逐渐了解西方人的思维模式,语言内涵。

四、总结与体会

在语言交流中,跨文化语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随着全球经济贸易的不断进行,各国人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语言沟通,难免会产生一些隔阂或者误解。因此语用者必须深入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风俗、历史等,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交流。

〔参 考 文 献〕

〔1〕葛春萍,王守仁.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与大学英语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02):79-86+146.

〔2〕张芝花.跨文化敏感度与英语文化负载词汇习得的相关性研究〔J〕.外语教学,2015,(03):60-63.

〔3〕孙淑女,许力生.大学英语教学中计算机主导的跨文化能力培养研究〔J〕.外语界,2014,(04):89-95.

〔4〕韩晓蕙.高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现状与思考——以高校英语教师为考察维度〔J〕. 外语学刊,2014,(03):106-110.

〔5〕徐慧娟,曹军,蒋道华.跨文化英语教学模式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大学英语教学新思路〔J〕.宿州学院学报,2013,(12):117-120.

〔6〕孔德亮,栾述文.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模式构建——研究现状与理论思考〔J〕.外语界,2012,(02):17-26.

〔责任编辑:杨 赫〕

猜你喜欢
用语跨文化角度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角度不同
人啊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化学用语及常用物理量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
礼貌用语大家学!
网聊用语荟萃
春节用语的英语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