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误区及应对策略

2018-12-18 17:50史朝晖
陕西教育·教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字谜禾苗生字

史朝晖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呈现多元化特征,在具体操作中,很多教师缺少方法意识,在引导学生展开识字学习时,方法过于单一,识字教学误区多多,这应该引起我们的广泛关注。为此,在识字教学设计时,我们需要认识到识字教学误区,才能给出规避措施,以提升识字教学品质,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高提供丰富助力支持。

一、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误区

1.重视识记,轻视应用

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比较重视生字词的识记和解读,却严重忽视其实践应用。汉字大多具有多重意义,其语境不同含义和表达作用也不同,学生虽然暂时掌握了生字的读音和字形,却没有建立应用意识,造成识字教学与实践应用的分离,这种分离教学是不科学的。

2.教法单一,效率低下

识字教学方法众多,但教师在具体选择时常常会陷入传统思维之中,让学生反复读写成为最为常见的方法。这种单一的学习方法,很容易导致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因为方法简单枯燥,学生识字效率较低,学习效果难尽如人意。

3.统一评价,忽视差异

学生学习基础、学习悟性、学习习惯等都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在识字教学设计时,往往会忽视学生间的个性差异,对学生实行“大一统”式教学,统一设计、统一要求、统一训练、统一评价,这势必会给部分学生带来不适。这种教育方式是对教学规律的不尊重,其教学效果当然不会好。

二、规避识字教学误区的有效措施

識字教学有自身规律,我们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全面创新,为学生提供丰富体验,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字习惯,促使学生建立高效的学习意识。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识字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建立方法意识,对教学辅助手段进行优化处理,为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情境,势必能够有效提升识字教学品质。识字教学情境创设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为学生设计富有新意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拓展视野,引入字谜、故事、游戏、竞赛等形式展开识字教学,学生对全新的识字方式有独特的兴趣,其激发效果会更为显著。

例如,学习带有“苗”的生字,教师先在黑板上列出生字:瞄、描、喵、猫、锚等,然后让学生创编字谜,看谁创编得巧妙,学生对这样的学习活动积极性很高,课堂教学顺利推进。有学生对“瞄”进行字谜创编:禾苗禾苗真奇怪,不长四肢长眼睛。教师也参与到创编字谜活动之中:大船大船要起航,提起铁钩奔四方。师生互动创编字谜,为识字教学带来丰富动力,学生参与热情高涨,识字效果显著提高。

2.优化引导,提升效率

识字教学启动后,教师要科学引导,对识字方法、识字操作、识字效果等因素进行优化处理。识字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生字的读音和字形,还要让学生学会应用,真正实现识字认知内化。在识字教学操作过程中,教师给不同群体学生以不同引导,让学生猜一猜、比一比、拼一拼、搭一搭、演一演,都可以让其获得更多启迪,以提升识字效率。

例如,学习生字“岛”,教师先让学生找出与“岛”字形似的“鸟”字,让学生展开对比学习:我们对“鸟”字比较熟悉了,而“岛”字要比“鸟”字复杂一点,“鸟”字是象形字,“岛”则是会意字了,其意思为“山上有鸟的地方”就是“岛”。学生很快掌握了学习要领,并根据这样的解读方式,对其他生字进行学习。如“秋”字是由“禾”和“火”拼接而成,意思是禾苗像火焰,说明秋天禾苗都成熟了,变成了火红的颜色。教师对学生的解读方法给出肯定评价。

3.丰富形式,拓宽视野

识字形式没有固定限制,教师在训练形式设计时,要从教学实际出发,为学生提供更多训练形式,以成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识字“对口令”、拆分游戏、部首偏旁站队集合、夺红旗比赛、创编生字字谜、演绎生字故事、识字童谣展示、默读默记活动等,这些识字训练活动个性十足,都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启示。学生识字兴趣一旦被激活,其学习则呈现高效性。

例如,教学“苞、炮、泡、饱”时,教师让学生利用童谣或者顺口溜形式学习。教师给出示范:苞米是草头王,开炮没火打不响,泡澡要热像喝汤,吃饱要有食字旁。学生根据教师引导,展开顺口溜创作,课堂互动气氛热烈。通过创编童谣顺口溜,让学生对生字有了全新认知,识字效果更为突出。

小学识字教学方法资源极为丰富,教师受传统思维的制约和影响,常常出现一些认知误区,导致识字教学方法单一,学生识字兴趣不高,识字效率低下。识字教学呼唤创新设计,改变教师识字教学意识,丰富识字教学方法,可以帮助教师顺利走出识字教学误区,形成更为高效的教学方法体系。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字谜禾苗生字
关于“口”字的教学分析
揠苗助长
揠苗助长
斯诗私塾
禾苗上的露珠
谜语时间
生字变身
纵横字谜
纵横字谜
有趣的折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