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学生都有发光的机会

2018-12-20 04:27
新课程(中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班会导师德育

屈 波

(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湖北 武昌)

“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同成长进步的机会。”作为一位班主任我有责任让我的每一位学生都有发光的机会!

一、更新德育观念,明确德育目标

首先,我认为德育的首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这与我刚做班主任时的想法是很不一样的,当时我认为德育最重要的任务是为社会培养优秀的接班人。但后来我发现学生中“优秀”的并不是多数,他们中的大多数是普通平凡的人,并且因为太关注优秀学生,而不知不觉忽视了后进生、困难生,这部分学生走上社会后较难适应社会,甚至有少数人误入歧途。这让我渐渐明白,作为学生的人生导师,我的首要任务是让我的每一位学生成为遵纪守法、有责任心、有社会公德、有良知的人。也许他们并不优秀,但正是这些普普通通的合格的公民组成了社会的基石。

其次,德育追求的目标是培养有高尚品格的人。品格是一个民族的力量源泉。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品格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动力之一,拥有高尚品格的青年越多,国家的前途就越光明。品格高尚体现在多个方面,如礼貌待人、举止文明、公正清明、乐善好施、宽容豁达、意志坚强、舍己为人等。为此教师在平常德育中要多树立正面榜样,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人是值得他们去努力学习效仿的,将来要力争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再次,德育要尽可能培养有个性特长,有创新精神的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为此我们在教育学生时必须着重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创新与人的个性发展密切相关。可以说,创新是以个性为基础和表现形式的,没有自身独特、鲜明、丰富多彩的个性,就谈不上创新;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依赖于个性的充分发展和展现。美国心理学家高夫在研究人的个性与创造性之间的关系时发现,个性化品质与个人的创造力成正相关的关系。创造性与个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充分发挥个性,才能培养创造能力。

此外,德育还应尽可能培养热爱生活,充满阳光,有情有义、有同情心、有爱心的人。

二、改进德育方法,探索德育新途径

1.率先探索“双导制”

“双导制”即导师制和导生制。导师制已开展多年,它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使师生关系更加亲密、和谐。学生在各方面得到了导师的帮助,有力地提高了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然而,导师制也有一些难以克服的困难。首先是导师精力有限。每天的备课、上课、选题、做题、批改作业试卷等,占据了老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导师很难做到经常与被指导的学生见面交流。其次,由于年龄、观念上的差异,学生有些事也不愿意与导师交流。而且一些学生也认为经常找导师会给老师添麻烦。这些因素会削弱导师制的效果。为此,我在班上尝试了“双导制”模式。将全班分成六个学习“双导”组,每组配有一位导师、一位导生组长和6至8名组员。各科的指导员由不同的学生担任。例如其中的一个组是这样安排的:

导师:数学黄老师。导生组长:学习委员刘×

组员及其指导的科目:李××(语文),金××(数学),高××(数学),甘×(英语),李××(物理),刘×(化学),张××(生物)。

这样每位学生既是学员也是指导员。作为指导员,他必须检查、督促并指导该组某一科的学习,作为学员,可得到组内其他各科指导员的督促和帮助。也就是说,在组内形成了我助大家、大家助我的学习模式。导生组长的职责是督促各科指导员履行职责,并将活动情况定期向导师和班主任汇报。导师和班主任根据导生反映上来的情况开展工作,这样导师的指导也就更及时,更有针对性。“双导制”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只要坚持落实,一定会有收获。在一次班主任例会上我向大家介绍了这种分组学习法,本年级的一些班级也开展了类似的分组学习制,而且有些班做得更具特色,如给学习小组起一个响亮的名字,“武大预科班”“华科突击队”等等。

今年我正在试验“双导、双辅”小组模式,“双导”还是导师与导生,“双辅”是既辅导学习又辅导思想和心理。每个组有两位导生组长,一位负责学习,另一位负责思想和心理。在小组的组建上更多地考虑学生的意愿,同学们选出几位学习组长和思想心理组长,组长们自由选择搭档,成立几个小组,再由学生自由选择参加哪一组,最后由组员们一起给小组起名。这样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小组学习的意愿,增强活动的效果,而且自己选择的导生也更亲近一些,思想工作更容易做,心理上也更容易沟通。

2.精心设计系列化的主题班会

班会课是班级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是班主任根据教育教学要求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阵地。通过班会课的开设,沟通师生情感、启迪做人智慧、增强德育素养、创设和谐班级……从而引领学生完成从他律到自律、从自育到自塑的理想育人轨道,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都起到重要作用。班会课内容系列化是指在学校或班主任的规划下,班会课内容在一段时间内相对集中在某个主题上,通过成系列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课程的实施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它们是德育总目标的细化和分解,而最终又归一到德育的总目标上来,即通过一系列而非单独的课来实现德育目标。如从7月开始我设计“励志系列”主题班会,该系列由8个主题班会构成,它们是《放飞梦想》《高三不相信传说》《奋力拼搏 此生无悔》《我凭什么上北大》《我们都不是神的孩子》《用汗水去追逐光荣与梦想》《一米远的天空》等。

班主题班会

这一系列班会,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他们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

3.注重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的主要内容是班级形象、班级精神、班级凝聚力、班级目标、班级制度、团队意识、班级文化活动等。班级文化的核心是班级精神和价值取向。教室环境是班级形象的标志之一。美化教室环境,既建设了良好的班级形象,也可以用优美的环境陶冶人。更重要的是,优美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情感,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增强班级的凝聚力。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主要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相关制度为依据,同时根据班级实际,体现班级特色。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必要条件,要十分重视。我班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制度,班级学生综合素质考核制度、班级一周工作总结制度、班干部定期会议制度、突发事件处理制度、卫生管理制度等。

班级精神文化属于观念形态层,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包括班级精神、班级凝聚力、团队意识、班级文化活动等内容。这些内容反映价值观、人生观深层次的文化。人的能力在活动中得到培养和锻炼。班级活动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如军训、运动会、艺术周等。这类活动规模大、影响深,对于形成健康向上、团结进取的班级团队精神起到很大作用。鉴于此,在军训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团队意识;积极对待校运会,培养班级凝聚力;培养集体荣誉感,开展班会、辩论会、演讲会、兴趣小组等。这些活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能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4.调动学校、家长、老师,形成教育合力

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需要教师、家长及社会有关方面的配合,因此班主任应主动与各方面取得联系,统一整合成教育合力。

校内教育力量除班主任外,还有任课教师、班级的学生以及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老师等。把这些教育力量统合起来,协调一致地对每个学生产生教育影响,这是班主任的职责。

班主任要与任课教师结成联盟。任课教师是班级教育的重要力量,优秀班集体的建设离不开任课教师的密切配合。班主任全面掌握学生各科学习、品德、身体、爱好、个性等各方面情况,为任课教师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支持他们的工作,体谅他们的困难,取得他们的信任,与他们达成共识,使每个教师都既教书又育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成为步调一致的教师集体,充分调动他们参与班级教育工作的积极性。

班主任还要与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老师以及全班同学融为一体,以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整体力量。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因此,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没有家长的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很难取得好的效果。所以,班主任要充分重视对家庭教育的引导,使其在方向上与学校教育协调一致,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家长会的主角应当是家长,召开家长会要充分发挥每个家长的积极主动性,要让家长看到孩子的学习成果,要让家长听学生发言,使家长了解学校的要求,了解孩子在校情况,同时也使老师了解家长,了解学生在家表现,请优秀学生家长介绍家教经验,请家长谈对班级工作的建议,从而使家长和老师形成默契,形成合力,更好地教育学生。

猜你喜欢
班会导师德育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主题班会
初中生主题班会创新策略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V eraW an g
导师榜
爱情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