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乡土资源进行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

2018-12-20 08:43戴晓明
赢未来 2018年24期
关键词:因地制宜乡土资源主题

摘要:《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的空间、设施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互动作用。”乡镇幼儿园应充分开发和利用当地独特的乡土资源,创设出适宜本地区幼儿发展、并与教育相适应的特色幼儿园环境。农村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当地资源,当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挖掘其中包含的教育价值,结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当地的资源巧妙地渗透到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渗透到一个环的每一个角落,让孩子学会珍惜资源,愿意合作.在实践中积极探索.

关键词:因地制宜;环境;乡土资源;主题

我们农村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蕴含着巨大的教育财富,我园通过合理的规划与建设,精心营造出具有浓郁生态特色的室内外环境,使园内的环境自然化、生态化、动态化,从而给予幼儿丰富的学习、生活体验,使幼儿的学习、生活回归自然。诸如开辟种植地,设立动物饲养角,建立各班自然角等。以此为突破口,将幼儿园的环境资源作为一部真实、形象、生动的教材纳入幼儿园的全部活动之中,让孩子们真实地了解和感受幼儿园的特色,十分有意义。那么,做为教师,我们应该如何充分利用幼儿园现有环境与与乡土资源对幼儿实施教育呢。

一、充分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幼儿园室内环境。

在特色主题进行的过程中,我们把幼儿的问题及活动中的照片布置在主题墙上,孩子们看到自己的照片和作品,总是情不自禁地向同伴、教师、家长介绍,与大家交流、分享他的收获。为此我们应尽可能将所开展的每个幼儿园活动的相关教育活动都与墙饰相互呼应,把墙饰变成幼儿学习过程和经验的总结和提升,让每一墙饰都成为孩子学习和发展道路的一个里程碑。不仅如此,我们还把与主题相关的具有农村特色的活动材料投放在活动区中供幼儿操作。如在“好吃的红薯”主题活动中,我把红薯秧投放到美工区,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了红薯秧“藕断丝连”的特性,并根据这一特性制作了“项链”、“手链”等。在红薯成熟后,我把它投放到美工区,幼儿尝试制作印章,并了解了阴刻、阳刻等方法。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幼儿学到了知识,发展了多种能力。

二、充分利用乡土资源,打造生态式环境教育。

为了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对植物的影响,我利用幼儿园内的种植区让幼儿进行探究。春天来了,我们在种植园中种些么呢。孩子们在讨论之后决定种西瓜,于是我把种子发给孩子们,让他们自己培育小苗。孩子们兴高采烈地种下种子,可是一个星期后,种子仍然没有发芽,孩子们着急地去问后勤的老爷爷,原来是室外的气温太低了,种子被冻死了。我问他们:“那哪里比较暖和呢?”孩子们立即想到了把种子种在盆里,放到室内,又过了一个星期,有的种子长出了小芽,可有的盆里还是空空的,这是怎么回事呢。我把发芽的和没发芽的花盆放在一起,幼儿发现没发芽的盆里土特别干,是浇水太少了。在活动过后,我带领孩子们总结经验:“想一想,我们的西瓜种子开始为什么没有发芽?”幼儿说“是温度不够。”“是水太少了。”我又说:“那温度和水对植物和动物还是哪些影响呢?”在我的提示下孩子们回家在家長的帮助下查到了大量关环境对动植物的影响的资料。并了解了当今社会人类在不断追求利益的同时,自然资源被大量浪费,森林被砍伐,水质和空气被污染,自然受到了严峻的考验,萌发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和初步的环保意识。

三、充分挖掘幼儿园现有资源,创设特色主题活动。

幼儿园课程最重要的是符合幼儿的求知需要,与幼儿的生活经验有关,活动应该围绕幼儿周围的世界展开,这样有利于使幼儿的原有经验得到运用,知识得到升华。当课程内容取材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当活动的主题和内容为幼儿所注意时,他们就会产生极大的兴趣、热情,更积极地运用自己的心智去探索、去发现、去尝试。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主要的知识来源,因而教育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应该得到充分的体现”。 这时教师就要善于观察发现,支持孩子们的探究欲望,使他们的探究活动得到发展。

四、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探索多种活动形式。

多元智能观认为:孩子的智力及其表现形式是多样的,每个人各具特色,只要给予适当的环境开展个性化的教育,几乎每个人的所有多元智能均能获得相当高度的发展。孩子生活环境不同,他们的生活经验也有较大的差异。因此,我们不能期望任何时候所有的孩子都对同一活动感兴趣,应相信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兴趣、需要和能力。基于这种认识,在一日生活中我们都充分利用本园的自然乡土资源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活动,努力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幼儿园的玉米成熟了,在户外体育活动中,我们利用这些玉米开展了“小熊运玉米”的活动,运用各种布袋、塑料袋等穿越各种障碍运玉米,培养合作精神,同时也让幼儿感受了劳动的艰辛和生活的丰富多彩。

五、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完善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总则里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如:在一次种植活动中,家长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种子,有豆角、丝瓜,还有比较少见的怪葫芦。可是什么时候种合适呢?我让幼儿回家向家长请教,很快他们就带回了答案,很多家长都告诉孩子一句谚语“谷雨前后,种瓜点豆”,就是说种植活动要在谷雨节气前后进行,就幼儿在活动中还了解到了有关节气的知识。就这样,在家长的参与下我们的种植活动取得了成功。

总之,我们农村园的乡土资源就是一部活的教材。儿童既然喜欢玩耍,大自然、大社会中都可以找到很多好玩的东西来作活教材和活教具。农村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当地资源,当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挖掘其中包含的教育价值,结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当地的资源巧妙地渗透到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渗透到一个环的每一个角落,让孩子学会珍惜资源,愿意合作.在实践中积极探索.

参考文献:

[1]刘霆昭:《<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施细则》,同心出版社,2006年7月,第一版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年

作者简介:

戴晓明,女,汉,江苏淮安,二级教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猜你喜欢
因地制宜乡土资源主题
因地制宜 张弛有度
合理利用乡土资源进行区域活动
地理教学中的乡土教育
利用乡土资源提升幼儿园区域游戏质量
关于乡土资源在小学语文中高段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侯俊明教授运用肝胃同治法治疗乳痛症经验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岩井俊二的青春片摭谈
近十年武侠电影主题的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