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化学信息素养提升的实践策略研究

2018-12-20 09:28洪永健许白恩许丽阳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9期
关键词:提升策略初中化学

洪永健 许白恩 许丽阳

[摘 要]  化学信息素养是学生学好化学的重要保障,是评价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指标,是学生自我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提升学生化学信息素养是教育形势要求,是时代发展需要。通过问卷调研,了解到本区域初中学生化学信息素养现状,结合课题研究提出提升化学信息素养的具体策略:阅读训练提升信息获取能力,合作探究提升信息交流能力,专题辅导提升信息处理能力,重视实验提升信息综合能力,正面疏导提升信息免疫能力。

[关键词]  初中化学;化学信息素养;提升策略

随着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印发,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的方向明确了,促进个人终身、全面发展的“核心素养为本”教学正风靡中国基础教育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对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起到关键决定作用。“信息素养”是“核心素养”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人们对各种信息的获取、加工、运用和创新的综合能力,是当今信息时代公民所必需具备的关键品格,培养、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是教育形势要求,是时代发展需要。

一、提升化学信息素养

化学信息素养是学生学好化学的重要保障,是评价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指标,是学生自我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在这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提升化学信息素养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提升化学信息素养主要体现在:增强化学信息意识,提高化学信息获取能力、加工能力、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免疫能力。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化过程中,教师要以改革的精神、开拓的毅力主动探索,积极开展“化学信息素养提升”课堂教学行动研究,在行动研究中总结和提炼有效方法和策略,从而提升教师开展“素养为本”课堂教学的能力,提高学生解答信息综合运用题的能力。

二、初中学生化学信息素养现状

为确切了解本区域初中学生化学信息素养现状,针对发现的素养缺陷,及时探寻提升化学信息素养的策略,特在九年级下学期初对区域内7554名初中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统计数据分析,我们发现:

1.学生信息意识较强。“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相关信息感兴趣吗?”的调查中有34.18%的学生较感兴趣,43.17%的学生很感兴趣;“平时你会主动去获取信息、分析应用信息吗?”的调查中有61.13%的学生选择“一般”,30.05%的学生选择“很主动”;“对阅读感兴趣吗?”的调查中有43.39%的学生很感兴趣,35.04%的学生感兴趣。

2.学生信息知识、信息能力明显不足。“已知金属镁化学性质活泼,常温下可与空气中的氧气、水、二氧化碳反应,点燃条件下还可以和氮气反应,则金属镁着火时的灭火方法”调查中选择“用沙子盖灭”的只有57.33%;“已知NO气体难溶于水,密度略大于空气,常温下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请说出NO的收集方法”调查中选择“排水法”的只有36.14%。

3.学生信息辨别、免疫能力不强。“对如何看待负能量、色情、暴力等网络信息”的调查中,有86.59%的学生持反感和排斥态度,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持无所谓态度。问卷数据说明了少数学生的是非辨别能力是令人担忧的,一些负能量、不健康信息容易侵蚀这些学生,使他们形成病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学生信息专题辅导需求强烈。“在解答信息量较大的试题时,你觉得最困难的是”调查中,44.48%的学生选择“寻找解题切入口”,25.91%的学生选择“分析信息”,17.73%的学生选择“应用信息解决问题”;“解答信息型试题时,你最想得到的帮助是”的调查中,76.5%的学生选择“解题方法指导”。

三、初中学生化学信息素养提升策略

(一)阅读训练,提升信息获取能力

学生认识世界、积累知识、发展思维的主要途径是阅读,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有关文本材料加强阅读训练,通过问题导学、寻找要点、小试牛刀等不同激励办法,让学生学会如何读取信息、分析信息、提炼信息,在阅读中感受成功的愉悦,從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通过这样的阅读训练来提升获取信息的能力。如在沪教版“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交流与讨论”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从α粒子的运动轨迹中去逐步发现和分析原因:原子是实心的微粒吗?从哪个运动轨迹说明?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原来的运动路径,说明α粒子应该遇到了什么?能让极少数α粒子反弹回来又说明什么?这样,学生在阅读、观察、思考和交流中逐渐揭开原子的内部结构,抽象的微观知识通过教师的逐步引导、学生的阅读与交流顺利建构。

在当前网络信息时代,教师也要积极利用课外的生产、生活信息资源,及时、科学指导学生去拓展阅读和搜集信息,增强信息获取意识,提升信息捕捉能力。如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科普丛书,观看“加油!向未来”、“一站到底”等科学、益智电视节目,查阅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相关的网络信息,了解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体验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提高主动获取信息的意识。

(二)合作探究,提升信息交流能力

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决定了他们对同一事物的认知程度和接受程度,不同学生个体相对他人就是一个可以学习、借鉴、交流的信息源,通过学生间的合作探究可以互通交流信息,拓展视野,科学、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事物,从而提升学生信息交流、互补、内化的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一条具有丰富信息内涵、层层递进、富有调动性的问题链,激发学生对化学信息探究活动的高度热情。同时,指导学生分工搜集相关化学信息,并共同对信息进行分析、评价、应用,解决化学实际问题。如在“烧不坏的人民币”探究活动中,首先由教师展示实验用品和实验过程,通过奇妙的实验现象让小组同学就纸币烧不坏的原因展开交流研讨,同学们要先搜集燃烧的三个条件信息,再对三个条件逐一交流、分析,找到问题所在:纸币温度低。但熊熊大火中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时,同学们就会再去搜索、发现关键信息:纸币浸了体积比为2∶1的酒精和水混合液,最终分析、归纳出纸币烧不坏的原因:混合液中的水吸收了酒精燃烧产生的热量而蒸发,这样,纸币因温度达不到其着火点而燃烧不起来。奇妙的化学现象在小组同学合作交流中得以解释,丰富的化学信息在小组同学合作交流中得以传递、加工和应用。

(三)专题辅导,提升信息处理能力

现代社会对公民信息处理能力方面的要求是加大的,中、高考中信息类试题的考查比重逐年加大,对学生信息素养的要求明显提高。但是,学生在信息处理方面能力明显不足,面对繁杂、新颖的化学信息往往感到陌生、畏惧,难以进行有效处理,信息类试题解答情况不理想,对信息专题辅导需求强烈。因此,教师一定要通过开设化学信息专题辅导课程,传授给学生更多获取化学知识和化学信息的渠道和方法,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解题方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寻找解题的突破口或切入点,帮助学生树立审题、解题的信心,提升信息处理、迁移能力。平时,教师要传授学生利用计算机、现代智能技术查询、收集、筛选、存储信息等基本方法;指导学生使用化学工具书,查阅化学文献,查询化学网络资料;引导学生从提供的繁杂信息中抓住关键特征信息,筛除干扰信息,分析重组信息,确定解决相关化学问题所需的有用信息。

(四)重视实验,提升信息综合能力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魅力之处,是提升学生信息综合能力的优质载体和重要途径。学生在亲手实验、亲身体验中,极易获取许多生动、有趣的化学实验信息,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和思维去分析、概括、评价这些实验信息,进而运用实验采集的信息解决化学问题。

实验教学中,教师应预先根据实验内容和要求创设好每个环节需要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任务单,让学生根据任务单顺利捕捉到重要的实验信息,同时,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记录信息、表述信息,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加工信息、整合信息、创新信息,有效应用新信息解决化学实际问题。如基于化学信息素养下的《燃烧与灭火》教学可以设计如下:(1)情境引入:钻木取火,野外求生(提供丰富的信息素材,培育信息意识);(2)實验探究:燃烧的条件。学生根据分发的实验任务单中的提示,采用控制变量法逐一设计实验方案,并让小组同学交流汇报,分析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最后由小组同学分工完成实验验证和结论汇报(培养学生提炼、加工、评价、验证、交流化学信息的能力);(3)拓展迁移:红磷、白磷燃烧改进实验(通过对实验的分析和改进,培养学生信息分析、整合、创新能力);(4)实际运用:“灭火我最行,方法我最多”环节(通过现场灭火体验,加深理解、运用所学原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5)反思总结:燃烧条件、灭火方法、逃生措施(培养学生信息总结概括能力、信息应用提升能力、信息反思评价能力)。这样,学生在教师不断设问、追问下,在积极实验探究下,认真思考、交流汇报、反思应用信息,在捕捉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创新信息中体验成功,收获快乐,极大提升学生化学信息素养。

(五)正面疏导,提升信息免疫能力

信息伦理道德是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交流与传递中各方要严格遵守的行为规范要求。当前形势下,教师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信息伦理道德的教育和渗透,让学生在严格遵守信息道德准则的基础上,有效抵制不健康、负能量信息的干扰和侵蚀。教师在指导、布置学生搜集、下载网络信息资料时,一定要把“网络安全”“网络法律”等教育渗透进去,让学生学会选择,学会判断,懂得自律。同时也要善于搜集一些典型案例,积极对学生进行案例剖析和正面疏导,这样,培育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和信息观的同时,也提高学生对不良网络信息的免疫能力。例如,在学习“蛋白质的性质”时,教师要适时拓展食品安全、家居安全、校园安全相关信息,并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介绍“海产品保鲜”“甲醛污染”“重金属盐中毒”等身边案例,让学生懂得判断、免疫诈骗信息,远离危险,避免伤害,保护自己,关爱他人,懂得改正不良生活习惯,拒绝不良商品,抵制一切暴力伤害。

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学生能更好掌握和应用学科知识,能更快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将“信息素养提升”作为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和价值追求,努力培育学生成为具有良好信息素养、能胜任未来工作的新世纪接班人。

[参 考 文 献]

[1]刘江田.化学信息素养及其考查途径与培养策略[J].化学教育,2008(12).

[2]张红俊.例谈高中生化学信息素养培养的实践[J].化学教学,2014(5).

[3]洪永健,郑长龙,贾梦英.新视角下的初中化学熟手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6(6).

[4]陈进前.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化学教学[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7(1/2).

猜你喜欢
提升策略初中化学
计算机软件技术特征及其提高其可靠性的合理化建议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试论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教学瓶颈及解决策略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