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VR多行业迸发新生机

2018-12-21 01:55蒋雅丽
通信世界 2018年33期
关键词:云端内容设备

本刊记者|蒋雅丽

从传统行业看,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游戏娱乐产业正亟待借力云端应用,为主流用户提供新一代内容。可以预见,Cloud VR打破传统限制,其沉浸式体验将在多个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发展。

在VR产业发展初期,由于用户体验不佳、内容生态不完善,产业一度陷入低谷。如今,随着高性价比一体机的推出,以及高质量内容的涌现,VR产业已步入复苏期。更为关键的是,5G逐步走向商用,为Cloud VR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Cloud AR应用从本地走向云端,创造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智终端、宽管道、云应用。

历经高潮跌落的VR产业,在5G助力下,将从“虚拟”走向“现实”。目前可以看到,产业链已经在行动。从全球看,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在2018年11月成立Cloud AR/VR论坛。再看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一直在调研和推动VR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部长苗圩近期表示,VR产业发展的战略窗口期已然形成。而且,工信部也在鼓励产业探索5G应用,5G+VR是其中重点。

从传统行业看,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游戏娱乐产业正亟待借力云端应用,为主流用户提供新一代内容。可以预见,Cloud VR打破传统限制,其沉浸式体验将在多个行业中得到更广泛的发展。

VR视频:8K VR将会成为标配

爱奇艺播控中心技术总监邓治民:VR视频面临的主要是三大问题:内容、设备能力、传输能力。就内容而言,行业的VR视频还远远不够,3D VR则更少,爱奇艺借助自制内容优势,会生产更多更好的VR视频。

在设备能力方向,目前主要存在屏幕分辨率问题。普遍而言,当前还只是2K屏,移动设备中4K屏很少,TV上相对较多;8K屏就更少了,目前仅在个别非常高端的TV才有。就移动设备而言,功耗也是个问题,高分率率的视频解码与渲染必然会带来更高的功耗。

传输能力上,则体现在网络带宽不够大。对于一部较好体验的VR视频而言,需要更高分辨率做为支撑,比如8K,就需要更高带宽、更低延时的网络基础。爱奇艺技术部门,一直在不断挖掘设备硬解的解码、渲染能力,探索减小VR视频网络传输带宽成本等问题,并且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我们希望能借助5G网的发展,给用户带来更好的VR播放体验。

Pico高级产品总监张明:目前,以pico、大朋等国产品牌为代表的VR一体机设备最被业界看好。但受限于移动设备的体积、功耗和散热等方面的限制,移动端芯片的处理能力和桌面级显卡的性能差距大约有20倍。而低成本的头显将有助于提高VR设备渗透率和用户数,高画面质量会增加用户体验、提升用户的设备购买意愿,而便携更符合现在用户利用碎片化时间的使用习惯。因此,VR注定要插上5G翅膀。

VR视频将会面临两个机遇。一是在VR视频方面,不管是点播还是直播,带宽的提升都会使内容清晰度得到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会好很多。未来,8K VR将会成为VR视频标配,这对当前的网络带宽是很大的挑战;另外,5G网络下,也会使 VR内容云端渲染后再传输成为可能,在一些对延迟不敏感的应用、游戏场景下,可以实施云端渲染。当然,为了节省时延,能在网络边缘建立渲染池,并为用户提供图形流化能力是最佳选择。

目前,VR内容量和VR设备保有量是一个循环上升的过程,需要内容和设备厂商都持续的投入。如果有“杀手级”的内容出现,会极大推动设备销量,有了更多地销量,也就会有更多内容厂商进来制作内容。

VR驾驶:急需5G解决眩晕难题

千种幻影虚拟驾驶产品经理台流杰:VR模拟驾驶是VR行业比较适合深耕和深挖的市场之一,其相关专业性对于VR整体集成方案和应用技术要求较高。因此,VR模拟驾驶在开发过程中遇到许多技术难关以及性能限制。

一方面是在渲染引擎方面,对于计算机性能要求较高。举例来说,汽车上通常有三个反光镜以及后视镜,而真实感、空间距离感体现需呈现一定的景深效果,因此每个镜要配备双摄像头以便于成像,相当于计算机要同时负担八个摄像机的渲染工作,挑战极大。5G的大带宽特性将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

另一方面主要是眩晕感的解决。目前VR驾驶主要场景应用于模拟驾照培训方向,对于正常学员来说,想要真正的掌握驾驶技术,一定会面对单次培训时间久且培训周期长的问题。对于目前技术而言,无法避免有眩晕感,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为低劣的画质或者拖尾现象造成人眼的视觉模糊;另一方面,在体验过程中,视觉和人体姿态的不协调或者突然分离,也是造成眩晕感的主要原因视觉阻碍晕动症(晕车、晕船、晕机)——乘坐交通工具时由于视野受阻,无法完整观察外部环境,大脑通过交通设施内部陈设判断人体为静止状态;而人体运动感知器(前庭)感受真实运动的加速度,产生了人体正在运动的结论。两个结论相冲突,人体出现眩晕感。因此,5G的低时延特性将会改变VR驾驶的用户体验。

VR农业:生产过程可被三维记录

启迪虚拟现实CEO刘勇:5G时代,VR与现代农业将“亲密接触”。VR与传统行业的结合早已屡见不鲜,娱乐、教育、医疗、工业制造等诸多领域都因VR的出现焕发了新的生机。正如马云所说,VR要与实体经济结合才更具意义。

VR的特性是解决单一物理空间的时间轴问题。在农业领域,动植物的生长过程是漫长的过程,VR可以解决时间轴限制。目前,VR+农业可以建立三种颇具价值的应用模式。第一,为动植物建立基因库。我们之前与文化部合作过一个项目,将所有戏曲,比如粤剧、京剧、昆曲中的动作利用动捕技术生成3D影像,放在一个数据库中,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随时运用,再现大师的唱腔和动作。对于植物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植物也需要一个庞大的三维基因库,所有植物信息的立体模型、生产过程也同样可以进行三维记录。这是一个可传承的内容,需对其进行不断丰富。

第二,运用于农业防灾减灾中,针对农业中的病虫害或是自然灾害,可以通过VR对人员进行培训。VR的一大特性是可以在虚拟环境中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模拟任何情况,用玉米来举例,从种子到发芽、到遭遇虫害、到成熟要经过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而如此冗长的时间可以通过VR直接缩短到一分钟。什么阶段需要使用什么药物,需要注意的情况都可进行实际操作,运用到实际的培训中可以有效节省时间成本。看书或是观看视频的通常做法并不直观,通过VR进行学习,如同再实际操作一遍已经种过的成熟的玉米,对于学习效率会有明显的提升。

第三,在农产品推广方面运用VR,与镇江农科所的合作中,通过VR技术展示当地的草莓、梨等果蔬,有助于展示当地农业特色,如果只是一张海报、一张图片很难让人信服。通过VR,消费者可以走到基地中去,看看草莓是什么样子的,甚至可以告诉消费者是什么味道,因为VR不是只有一个头盔,还有气味辅助器。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展示农业展品会更直观。

猜你喜欢
云端内容设备
谐响应分析在设备减振中的应用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四海心连·云端汇聚
调试新设备
在云端永生
云端之城
基于MPU6050简单控制设备
主要内容
在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