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数学活动 凸显核心素养

2018-12-21 06:25庞丽丽
新课程(下) 2018年10期
关键词:橡皮筋轴对称三角形

庞丽丽

(安徽省阜阳市第十五中学,安徽 阜阳)

“核心素养”是教育界关注的一个焦点,我反思自己的教学,如何让数学的核心素养在我们的课堂展现呢?如何开展“数学活动”课使其变得生动有趣、操作性强,使之成为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大课堂呢?下面就对“数学活动”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以教材中的“数学活动”为载体,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材在每一章都设计了“数学活动”“探究”等专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索空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教材中的“数学活动”可大致分为操作实践型、问题探究型、收集信息型三种类型。

1.操作实践型

它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主的活动。例如“木棒摆三角形”“镜子,倒影与轴对称”“作圆柱,围矩形”等。就“轴对称”来说,学习了“轴对称”以后,我就让学生找找教室中的轴对称图形、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还开展了制作轴对称图形比赛。活动不仅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还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动手实践能力和审美情趣。

2.问题探究型

它是学生在研究性活动中不断学习、成长,建构知识的过程,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例如“日历规律”,课堂中我逐步引导学生得出日历中的规律。学生体会到特例只能体现可能存在的规律性,而不能用来作为证明规律的依据。学生尝试发现文字说明太繁琐而且也不易理解。用含有字母的整式来表示规律简洁,辅助表格使问题更清晰化。整个探究活动层层推进,紧而有序,学生的思维处于“欲罢不能”的状态,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3.收集信息型

它是学生对各种呈现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正确获取图表信息,增强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合理决策能力。例如:“调查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抽样调查举例”“统计本周每天本地的实际降水情况”等。例如在“调查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抽样调查举例”中课前我先给学生讲解视力表的知识,让学生借助教室里的视力表或通过询问医生得到自己的视力情况,填写调查问卷,课上师生共同整理调查统计表,分析我班学生视力情况,并让学生写出调查报告。学生在参与中巩固了统计的知识,体会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作用。

二、以“教师设计的数学活动”为载体,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奥妙

教师对教材进行恰到好处的再创造,可以使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更加精彩。

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选择适合于本班学生的实践内容和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让数学活动真正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真正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例如,学习“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实际教学中学生对两条线段等于或小于第三条线段能否拼成三角形还存在疑惑。为了更加直观地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形成,我设计了如下的数学活动:

课前让同学准备一条橡皮筋,一根小木棍。

师:我们刚才用原有的知识证明了三角形边的性质: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现在我们来动态演示一下,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做。把橡皮筋紧贴着木棍并拴在木棍的两头,然后从橡皮筋中任取一点拉动,让橡皮筋和木棍逐渐组成各种类型的三角形,你发现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了吗?

通过实验活动,学生能够迅速准确理解三角形边的关系。这个活动在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时也可采用。

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它们都是教学宝贵的资源,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利用数学活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数学活动应遵循的原则和注意的问题

1.适度性原则

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素材。

2.明确性原则

数学活动课的教学目标,与数学活动课程的内容、组织形式、施行方式、评估标准都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起着制约的作用。没有明确目标的数学活动是盲目的活动。

3.发展性原则

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数学活动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

总之,教师要多学、多钻,开展好数学活动,通过数学活动体现数学魅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橡皮筋轴对称三角形
生活中的小魔术
“轴对称”单元测试题
《轴对称》巩固练习
认识轴对称
橡皮筋
三角形,不扭腰
橡皮筋小妙用
三角形表演秀
关于轴对称的几个基本概念
如果没有三角形